□裴晓华
为“大主题”找到“小切口”,简单地说,就是从小事切入,对宏大的主题进行微观的表达,将抽象的内涵落脚于具体的人和事,再谋篇布局,烘托宏大主题。这样可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
那么,如何为“大主题”找到“小切口”?笔者结合实际,试从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等角度浅析写作技巧。
如何对宏大的主题进行微观的表达?最好的做法就是将具体的主题内涵落脚于具体的人,有了一个个典型人物才能有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惟其如此才能使主题报道真正活起来、生动起来。
我国新闻界著名学者李希光教授认为,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这就是说,找到典型人物,关注人物的命运与重大主题之间的关联,再谋篇布局,烘托宏大主题,是为“大主题”找到“小切口”的良好途径。
近年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取得巨大成就;承担宣传报道任务的新闻媒体,可施展的舞台同样大。
2019年是岫岩满族自治县脱贫摘帽的关键一年,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关键节点,主流媒体如何在同题竞技中脱颖而出?鞍山综合广播《鞍山新闻》节目的记者,从众多的采访对象中选取了徐忠国这个典型人物,徐忠国是一位淳朴的农民,他所在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镇石灰窑村交通闭塞,没有村集体经济和致富产业,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徐忠国要养活年迈多病的父母,只能靠种田为生。2018年,鞍山师范学院扶贫驻村工作队进驻石灰窑村,为徐忠国量身打造了“养溜达鸡”的脱贫项目,从此改变了徐忠国的命运,他不仅脱贫致富,还解决了个人“老大难”问题。记者以徐忠国为采访对象,采写了录音新闻《老徐今年喜事多,脱贫之后又“脱单”》,通过这个典型人物的脱贫故事,写出了新时代鞍山党委、政府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经验,也生动反映了鞍山精准扶贫的成果,成为“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佳作。
在“大主题”中寻求“小切口”,就是将创造力和深刻性融入讲典型人物的故事中,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来折射宏大主题,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重大主题的内涵和意义,从而用见微知著的“小”唱响时代主旋律。
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如何拉近这个宏大主题与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让普通受众真切感受到其内在的价值,是新闻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鞍山综合广播《鞍山新闻》节目的记者选取了“深藏功名65年,一生把自己交给党的‘人民功臣’张贵斌”这个时代典型。老英雄张贵斌冲锋无畏,解甲无求,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感人事迹和可贵品质正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记者据此采写了通讯《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人民功臣”张贵斌一生把自己交给党》,使这一典型人物成为极富时代特色的教科书,凝聚起磅礴的社会正能量。记者通过勤跑、勤问、勤看、勤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住典型人物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从而表现出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通过描写典型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也使主题报道在更深层次上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凸显重大主题的重大意义。
重大主题报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宏大主题能否“落地”,而“落地”的关键在于选取的新闻事件是否足够典型。这就要求记者既要吃透“上情”,胸有全局,还要了解“下情”,找准落点。从而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找到反映新时代新议题的好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机构,实施顶层设计。许多主流媒体对此都开展了大型报道,这些报道规模宏大,气势有力,结构丰满,高潮迭起,承载的意义重大,社会影响深远。不过,往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鞍山综合广播《鞍山新闻》节目的记者避开成就报道“大而全”的常用模式,选取了“世界镁都”海城成立辽宁菱镁矿业有限公司并于当天关闭了86座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镁加工窑炉这一新闻事件为切入点,抓住海城“从当初的开矿卖山到如今的闭坑关窑还绿”的重大变化,全面反映了多年来将菱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动脉”的海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生态环保战役的壮举,同时报道了海城重新对菱镁产业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实现菱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60万平方米矿山排岩场进行生态恢复,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考察时重点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实干描绘“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生态画卷。长消息《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世界镁都”海城践行总书记嘱托》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引发了各行各业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思考,海城市菱镁产业生态治理措施也成为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的样板。正是选准“小切口”,使重大主题的深刻表达和传播效果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使这一报道集独特性、样本性、新闻性等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重大的新闻价值。
在采写重大主题报道和人物通讯时,有些记者往往习惯使用概括性语言,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新闻报道中一些空洞和宽泛的描述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让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就需要将采访聚焦在一个适当的点上,对新闻事实作细致深入的报道,同时善于捕捉并描写出那些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生动感人的细节,这样才能让新闻报道的内容久久地留在听众的脑海中。
比如防洪一线的最美睡姿、抗疫英雄的口罩脸,这些抓住生动形象、富有特点同时又符合新闻主题的细节,不仅可以精准地传递信息,让新闻人物栩栩如生,而且可以对受众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正如艾丰等著《记者的素养与技巧》书中所讲的那样:“这样的细节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撼人心魄。”细节呈现着新闻的宽度,开掘着新闻的深度,彰显着新闻的温度,它可以使人欢欣鼓舞,激动不已;可以使人凄然泪下,哀惋欲绝;也可以引人哭、逗人笑、发人思。
正如读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人,不会不为这样的细节所打动:“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着肝部。”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会不被这样的细节所震撼:“那个牺牲了的战士口中仍咬着敌人的半个耳朵。”就像穆青所说的那样:“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这就需要记者在描绘人物性格、事实场景、自然环境、展开情节等环节,少用概括性的语言,多用生动感人的细节。比如,《潮平两岸阔——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篇新闻作品细节之一:“习近平、马英九面带微笑,面向媒体80秒钟,两只手始终紧紧握着。”长达80秒钟握手,体现出两岸人民血脉相通的浓浓亲情。细节之二:“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马先生还带了他自己最爱喝的‘马祖老酒’给习先生。”“马祖老酒”是台湾的特产酒,中国人在亲人团聚的时候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把家里最好的酒拿出来共饮。世界上那么多好酒,为什么要用我们自己家里的酒?因为这是家人团聚。古语说“浊酒一杯家万里”,马英九赠送酒的方式表达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用意。“马祖老酒”更加深化了主题。
鞍山综合广播《鞍山新闻》节目的记者采写的通讯《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人民功臣”张贵斌一生把自己交给党》,描写人物形象时写道:“94岁的退伍老兵张贵斌,穿着洗得有些褪色的旧军装,脸上镌刻着深深的皱纹,但精神矍铄、身板挺直。”褪色的旧军装和挺直的身板,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老英雄“不改本色”的光辉形象。细节描写能够让新闻报道由呆板变得灵活,由乏味变得生动,由抽象变得具体,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真实性和感染力。
总之,为“大主题”找到“小切口”,要求记者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注意从群众身边的变化切入,从群众身边的小故事开讲,讲清楚变化、讲明白原因、讲透彻政策,做到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运用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器”,将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的心灵上,渗透到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