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阳
互联网的兴盛,悄然改变了经济、社会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而泛媒体的出现,则深刻改变了传媒格局。个人、企业、组织机构……所有个体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记录、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看法。
信息传播进入了全民记者、全民写作、全民评论阶段。在这样一个泛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顺应新时代,更好地完成新闻舆论工作新的历史使命,笔者想从职业能力、职业精神两个角度谈一些粗浅看法。
全媒体传播,对传统新闻从业者新技术能力、采编能力、创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传统新闻单位的管理、技术等也提出了新要求。
泛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渠道、广度、深度和传播方式等与从前相比都有了质的变化。一条新闻,尤其是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如果采写、编辑、审核、发布的任何一个环节慢上半拍,也许就是几秒钟,可能这个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就上不了热搜、占据不了头条,传播效果当然就要打折扣。
我们经常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采编和发布速度。
首先,加快整体节奏,除了需要进一步强化一线新闻工作者的采编、创作等个人能力,设备和新技术手段也必不可少。笔者在一线采访时经常看到,很多传统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还在用着相对落后甚至比较原始的采访工具。人机的完美配合,才能满足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高速传播的需求。适时更新设备,需要资金支持。只有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传播增强影响力,新闻媒体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改进采编工作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完全基于互联网的采编和多端、多平台发布方式,给传统的审稿发稿流程和工作体系带来挑战,更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完善空间。传统新闻单位有非常成熟、周密的稿件审核、刊发或播出流程。在确保新闻严谨性的前提下,如何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是亟须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以传统新闻网站为例,依托新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一次录入、多级审核、多平台发布、多端输出;实现稿件数据库即时管理,方便多人次对稿件协同操作,处理痕迹长期留存、随时可查,责任清晰;可以实现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图表、海报、动漫、H5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同时生成、同时审核、同时发布、定向推送。
笔者建议,可以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采编、管理团队的技术能力,从而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和新闻传播速度。
最后,传统新闻从业者应多钻研新兴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不断提高互联网传播方面的理论能力、理论水平,以推动新闻采编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互联网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内容泥沙俱下,需要主流新闻媒体肩负起传播有价值信息、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重任。而受众普遍黏性较差,注意力分散,想扩大新闻影响力、提高引导力,需要制造“爆款”,更需要吸引和培养“铁粉”。建议加强策划,及时研判,突出特色,统筹协调新闻“大餐”和“快餐”生产,合理分配采编力量,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激励采编、管理、运营团队形成有机整体,合力达成目标。
通常,“铁粉”是成为一个网络平台稳健运营比较牢固的基础。互联网传播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碎片化、交互性、多媒体等特点,既需要大众传播,也需要小众“圈子”。这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受众接收信息方式的变化趋势,以充分满足当下的受众需求。比如,在内容呈现上尽量提供多种选择,尽量采取简洁直观的表达方式,提供分享、探讨、交流、互动的机会和空间,考虑为某类群体开辟专门的频道、栏目,甚至单独设立专业化平台以满足越来越细分的小众人群需求。
当然,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依托什么平台工作,持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苦练调研、写作等新闻基本功,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等永远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信息多到接近“爆炸”,它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也让人眼花缭乱。如何保持定力、守正创新,怎样才能不随波逐流、做有灵魂的新闻工作者,是我们必须探讨的另一个问题。
职业精神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这个话题永不过时。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我们要坚持“内容为王”,始终保持初心,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底线和新闻道德。
人,总是新闻工作中最鲜活的因素。人心,也是新闻工作中最难把握好的因素。要让我们的新闻宣传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真诚是唯一的方法。老老实实、带着真情如实记录事件、记录生活,这样的新闻才有生命力,才能让受众发自内心地愿意接纳。
每天接触大量线索、题材,如何从这些纷杂的信息中优中选优,找出好故事、挖掘出好新闻?这需要我们有一颗能感受世间冷暖的真心。有一颗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在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敏锐地感知、抓住大众核心需求。人心本质上是相通的,真诚的新闻作品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坚定保持真心,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对职业充满敬畏、真正尊重受众,进而在不影响时效性的前提下对自己采编的新闻产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同时,真心真情,大概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时代下能够胜过写稿机器人、虚拟主持人等最有效的看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