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已完成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论证
一个滨江生态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区域内近1/3是湖泊和森林、绿地,有多处自由山体和两条绿色生态走廊,部分区域仍保持着原生态
一座现代产业新城,培育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行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健康产业、航空运维产业为主体的“2+4”产业发展体系
国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创建于1992年,位于南昌市北郊,2000年被批准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已完成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论证。
这是一座现代产业新城,也是一个滨江生态区。生态环境优美,背山面水,西临梅岭风景区,东靠赣江生态廊道,东北面紧靠鄱阳湖生态湿地,区域内近1/3是湖泊和森林、绿地,有多处自由山体和两条绿色生态走廊,部分区域仍保持着原生态。区位优势独特,靠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个经济圈。人才资源丰富,有高校20所、科研机构24所、各级各类研发中心140多个。产业集聚集约,有法人单位1万多家,其中,产值过亿的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25家,上市公司15家。现已培育形成了“2+4”产业发展体系,即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航空运维产业,奋力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高标准绘制蓝图。成立以区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管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形成了高位推动、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制订《南昌经开区在全面建设美丽江西中充分彰显经开担当实施方案》《南昌经开区在全面建设美丽江西中充分彰显经开担当2022年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责任单位。制定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工作调度方案、工作台账等,细化工作细则,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对标稳步推进。严格按照《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锚定2035年美丽江西目标要求,对照工作台账,逐项推进细分目标落实。全区环境空气监测站点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30.1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2021年,全区1个国考断面水质平均优良率达到100%,1个省考断面水质平均优良率达到100%,赣江干流2个断面水质保持Ⅱ类。
加强联防联控,让天更蓝。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围绕“四尘三烟三气”(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餐饮油烟、烧烤油烟、生物质焚烧浓烟;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煤炭锅炉烟气)进行整治。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施重点治污工程,在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其他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深化工地扬尘治理,2021年对全区在建的81个项目工地进行拉网式巡查,加强跟踪治理,取得明显效果。重点开展工业废气治理,逐步建立智慧平台VOCs网格监测监控网络体系,搭建监测预警监控平台,聘请第三方环保管家开展企业系统排查及常态化核查,落实企业帮扶改进措施,建立完善的VOCs环境管理及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全区225家营业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管控,实现“网格人防+技防”全覆盖禁烧管控。在无人机巡查的基础上,又投入使用由11套高空资源加装热成像双光谱云台摄像机组成的露天禁烧系统,做到全范围、全天候监控,高效准确定位,快速协调处置,涉事人员精准追溯。
抓好标本兼治,让水更清。开展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溯源和监测,实行“一口一策”。推进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市政管网、合流制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深入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2020年底基本实现“长制久清”,水质基本保持非黑臭水体指标。按照市水办下达的2022年完成442个排水单元雨污分流改造的整治计划任务,大力推进城市水环境整治,开工率、完工率、达标验收率均位于全市前列。
做好预防监管,让土更净。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督促企业开展用地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持续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研究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相关工作。强化危废监督治理。2021年以来,对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等全过程进行督查,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放偷排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行为的力度,督促企业对重点环保设施、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和隐患排查治理。将辖区294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单位纳入危废平台管理,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电子化监管。持续加强对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规范化管理,每天出动环卫作业人员800余人和大小型垃圾清运车约50台,日累计清运量达260余吨。
高度重视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和反馈问题的办理工作,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省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的整改工作。2016年以来的5次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共转交信访件425件,整改率达100%。
自江西省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被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被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以来,经开区坚持以“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作战,问题在一线整治,成效在一线巩固”为原则,扎实推进问题整改。2020年4月,启动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投资总金额达1.34亿元,已于2021年3月完成整改摘牌销号,同年5月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环保验收评审和环保验收备案工作。目前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运营稳定、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深入加强“散乱污”工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杜绝“死灰复燃”现象。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优化生态环境,实施了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投资6.6亿元实施杨家湖及周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投资9.3亿元开展南昌经开区污水系统提质一期PPP项目,投资15亿元开展黄家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等。
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构建有效的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体系。2021年启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初步研究报告项目,全面摸排重点工业企业230余家,利用数据核算模型预测达峰全区达峰年份,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发电、水泥、造纸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措施。为全区年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双碳”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全区企业双碳知识水平。建立南昌经开区绿色发展促进中心,聘请能源、环境类专业人才统筹推动全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工作。园区不断完善智慧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园区环保信息“一图、一库、一档、一云”全景展示,早在2019年就入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展循环化改造项目,基于园区电子政务系统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以汽车废旧配件、废旧电子、废旧塑料、废钢等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交易为发展重点,建成园区废弃物交换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与废物交换有关的企业、产品、项目等数据库,推动园区工业废物交换、再制造旧件、可再生资源和废物处置等废物循环在线交易,实现园区循环发展。
大力推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深入开展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经开天虹等一批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区内梅岭等森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综合补偿建设,建设焚烧发电、垃圾封场项目,提升全区环境质量。利用环境日等举办专题活动,积极创建低碳社区、节约型机关,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