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新 让绿水青山成为增长极

2022-11-15 01:40
中国生态文明 2022年5期
关键词:溪湖高新区绿色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开发区中少有的与市区融为一体的开发区

坚持“产在城中、城在绿中、产城交融”的理念,打造“四园相依,绿色高新”的生态格局,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纷至沓来,实现了从重产业、轻配套的“产业孤岛”向宜业、宜居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华丽转变

守得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自然来。舍弃50亿元的土地收益或数百亿的工业产值预期,投资数亿元建设的艾溪湖湿地公园,已成为城市“绿肺”、候鸟天堂,助力周边成为总部经济带

全力推进“三年蝶变”计划,打造“最实高新、最美高新、最潮高新”

新的目标是,挺进全国二十强,打造万亿高新区

从青山湖时代,到艾溪湖时代,到瑶湖时代,再到现在的鄱阳湖时代,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初期以湖边开发建设为主到近年来以临江滨湖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为重点,成功探索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具体可以归纳为四个“生态+”。

一是“生态+产业”。突出生态底色,坚持“产在城中、城在绿中、产城交融”,打造艾溪湖湿地公园、瑶湖森林公园、鱼尾洲公园、南塘湖人才公园“四园相依,绿色高新”的生态格局,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落户,实现了从“产业孤岛”向宜业、宜居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华丽转变。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站稳“第一方阵”,连续两年在江西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二是“生态+科技”。建设研发项目、总部项目和功能性配套项目,聚集了中科院江西育成中心等一大批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了数十名院士等国家级人才和省市高层次人才,吸纳青年大学生及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让绿色的生态环境不断涵养出科技创新成果。

三是“生态+文化”。建设“一圈(十分钟文化圈)、两节(瑶湖读书节、瑶湖艺术节)、三馆(艾溪湖美书馆、瑶湖书房、区图书馆)、多点(三一书店、新华书店、社区24小时智慧书屋、清华北大分校纪念馆等文化服务点)”的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

四是“生态+生活”。完善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域、通达四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省市知名的学校和医院,加快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停车场、农贸市场等,营造出“畅通有序、亲水灵动、生活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在于高新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遵循和根本路径,致力于打造蓝天碧水“绿色增长极”,坚持以世界眼光谋篇布局,让生态文明引发产业的“核裂变”式增长。

突出高起点规划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

高新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生根、生命“五生”发展理念,学习借鉴国内外科技新城的先进理念,对全域进行规划设计。例如以瑶湖为中心打造圈层式产业新城空间形态,第一层为临瑶湖100~500米区域,规划为环湖生态景观及休闲区;第二层为近湖区域,重点布局研发、总部产业;第三层为远湖区域,规划为商业配套设施等;第四层为外围区域,规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园区科学布局了航空城、大学科技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合理规划了总部经济港、高新区图书馆等城市功能区,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网点等布局,统筹推进“科技、产业、生态、城市、人文”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科技新城和中国最美高新区。

突出高水平建设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

高新区北临赣江,西接青山湖,内有4平方公里水域的艾溪湖,外有20平方公里水域的瑶湖,东北与鄱阳湖接壤。依托丰富的湖泊资源,高新区建设了2600亩的艾溪湖湿地公园,打造了长约15公里的全省第一条示范性样板绿道环艾溪湖绿道,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还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了南塘湖创新公园等一批公园,成为南昌市具有创新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点。同时,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移步闻香”的10分钟绿色休闲圈,打造“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的绿色廊道,使碧水、蓝天、净土成为标配。

其中,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守得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自然来”的实践典型。艾溪湖东岸3000余亩土地原本是村庄,早期规划为商住用地,若在2007年进行建设开发,至少可获得50亿元的土地收益或数百亿的工业产值。高新区坚持生态优先,慎重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毅然放弃了所有在谈、待建项目,转而投入数亿元建起了艾溪湖森林湿地中心,而且每年都要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维护。如今,艾溪湖湿地公园成了南昌“绿肺”、候鸟天堂、市民乐园,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研发项目、总部项目等落户,助力湖边的昌东大道形成了总部经济带。

突出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区按照“集中、集聚、集约、集成、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从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角度出发,引导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并逐步打造了“一区多园”的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这些园区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航空科创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园、数字经济及软件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等。

一是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高新区创新“重资本、轻资产”的招商模式,紧抓电子信息产业产能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引进了多家行业龙头和配套企业,迅速成为手机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完整的LED产业链,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具有原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区之一。举全区之力发展航空制造产业,仅用7个月就建成瑶湖机场并投入使用,一座集整机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航空器交易与维修、航空人才培训于一体的航空产业新城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全国第二家“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广泛聚集国内外医药健康知名企业。按照“专业化、信息化、差异化、品牌化”的总体要求,推进“5G+VR”特色产业园、大数据特色产业园等专业特色产业园建设。

二是推进旅游生态产业。高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围绕“候鸟天堂、旅游胜地、科创智谷”的发展定位,加快规划建设白鹤旅游小镇,推动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环境整治,承接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逐步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

三是探索“一体化”发展模式。高新区多年来严格按照产业链条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管理创新、政府协调、互利共赢的方式,构建企业自身、园区内部及园区周边3个循环圈。现在,园区内及周边的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物基本做到互供和共享,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突出高效率管理持续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

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高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把准入门槛,科学评估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评估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引入。

率先建设绿色生态景观。2017年,率先在全市启动未用地“荒改绿”工作,将“脏乱差”的荒地改造成“清绿透”的生态绿肺。同时,打造美化、彩化的园区景观通道,实施“绿改彩”工程,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彩。

推行智慧环保大数据管理“全方位”。区内建设了3个空气监测点,布设了4座水质监测站房和43台污水管网监控设备,对全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全部接入智谷大厦,实现数据共享。

推行水生态综合整治“体系化”。全面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组建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高新区领导小组,下设以分管副主任为湖长的瑶湖、艾溪湖及南塘湖河湖长制领导小组。出台《高新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辖区河湖的区级河湖长及责任单位。组建赣江、抚河、瑶湖、艾溪湖以及南塘湖管护工作队伍。大力推行“人放天养”,禁止向水体投放化肥、饵料,不间断引水对瑶湖等水体进行活化。在全市畜禽养殖实施“三区”划定的基础上,只保留禁养区和限养区的“两区”,取消宜养区。通过实施环瑶湖路网工程实现区内排水截污。先后关停30余家违法排污企业。

猜你喜欢
溪湖高新区绿色
绿色低碳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梅溪湖蛙鸣
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文化中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