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会约医镜》积聚的证治特色*

2022-11-15 12:47张璐砾梁怡兰魏嘉悦
中医药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罗氏

张璐砾,梁怡兰,魏嘉悦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罗国纲(以下简称罗氏),字振占,号整斋,湖南湘乡人,著有《罗氏会约医镜》。该书现存清乾隆五年(1740年)大成堂刻本、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翰林第刻本和清抄本[1],共20卷,为综合性医书。《罗氏会约医镜》收集了《黄帝内经》及历代有关文献资料,并加以选择会要,使前人的丰富经验,由博返约地供读者借鉴,故名曰“会约医镜”[2]。罗氏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在脉法、治法、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科、儿科、本草等方面作了发挥。

积聚为中医病名,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相当于西医的肝硬化、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3]。罗氏在《罗氏会约医镜》中专篇论述积聚,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奥义,析理精微,切合实用。笔者就该书记载的积聚证治特色,简述如下。

1 溯本求源,详辨积聚

积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4]《难经·五十五难》云:“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5]朱丹溪的《格致余论》曰:“积聚久则形质成,依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泊之窠臼,阻碍津液气血,熏蒸燔灼成病”[6]。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积聚》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7]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曰:“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故有形者为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8]。罗氏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积聚的区别,扩展了积聚的分类。

1.1 明辨积与聚 罗氏认为积与聚的区别与阴阳、形质、脏腑、疼痛位置有关。他提出:“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上下左右,痛有定处,本有形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上下左右,痛无常处,此无形也。”[9]109积由阴气所成,与五脏有关,全身均可发生,属于有形之物,疼痛位置固定。聚由阳气所成,与六腑有关,全身均可发生,属于无形之物,疼痛位置不固定。罗氏还阐述了积聚的病因:“有形者,或饮食脓血之类,渐积成块,属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无形者,或胀或痛,随触随发,属在气分,气无形而动也。夫饮食成积,因风寒而凝,虚邪中人,留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9]109罗氏认为,积,病位在血分,与饮食和血有关;聚,病位在气分,随触随发。罗氏还从脉象上对积聚进行分析,如“沉细附骨者积也。沉而有力为积。沉紧者为寒积,浮而牢者为积聚。浮大而长,脾有大积。”[9]109在预后方面,他强调:“坚强者生,虚弱者死”[9]109。罗氏从病因、症状、脉象和预后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积聚诊断的理论和方法。

1.2 积聚的分类 明代之后,医家对积聚的认识不断深入,其分类颇为详细。如明代王肯堂将积分为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共9种类型,明代李中梓进一步研究将积分为酒积、气积、血积、痰积、水积、茶积、癖积、谷积、肉积、蛋积、菜积、面积、鱼鳖积、狗肉积、虫积、疟积共16种类型。罗氏在李中梓的基础上,将积分为酒积、气积、血积、痰积、水积、茶积、疟积、癖积、果积、谷食积、肉积、面积、鱼鳖积、狗肉积、蛋积、虫积共16种类型,并将李中梓的谷积、菜积合为谷食积,另外增列果积。由此可知,清代民众生活水平较明代有所改善,饮食品种丰富,水果已成为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可见,随着清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罗氏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积聚的认识,将积聚的分类更切实际,以满足时代所需。

另外,罗氏还提出五脏之积和产后积聚。产后积聚自金元时期开始,愈来愈得到医家重视。罗氏对产后积聚的论述着眼于产妇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瘕块者,谓浮假成形,无定处也。皆由气血虚弱,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气血相结而成者也”[9]229。罗氏认为产后积聚是由于气血虚弱,风寒侵体所致。另外,他还强调:“又有产后恶露未尽,补涩太甚,不用活血去瘀之剂,以致败血停留,久而结聚成块,依附子宫,为害不小”[9]229。罗氏已意识到产后一味尽补会导致产后血液瘀积子宫出现肿块,在临床上亦为常见。

在五脏之积方面,罗氏提出:“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令人呕逆;或痛引小腹,足寒转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如覆杯,气逆背痛,久则喘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若奔豚状,上下无定,久则喘逆,骨萎,少气”;“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大如覆杯,痞蹇吐泄,久则饮食不扶肌肉”[9]111。罗氏不仅列举了五脏之积的别名,还详细论述了五脏之积的发病症状与体征,更有利于临床的鉴别与诊断。

2 治宜精一

积聚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病证。罗氏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积聚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治疗方法,提出治疗积聚应尊崇治宜精一的原则。罗氏认为:“精一者,圣道之本。而医道,亦须精一以为之本,故《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盖以病之变态虽多,其本则一。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既得其要,但得一味二味,便可拔除。即或多味,亦不过于此而辅佐之,而其意则一。此余之数数然也。”[9]36“精一”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0]这是我国古代治国之“十六字心传”,罗氏认为治国之法即治病之法,应根据疾病的本质,灵活精纯专一的方法和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罗氏还列举了医之不精的危害,“若医之不精者,必不能一。凡遇一证,毫无定见,欲用热而复制之以寒,恐热之为害;欲用补而复制之以消,恐补之为害。若此者,其何以拨乱而反正乎?即使偶愈,亦不知其热之之功,寒之之功也;若其不愈,亦不知其热之为害,寒之为害也。彼病浅者,或无大害;若安危所系,即用药虽善,而不敢猛用,则药不及病,尚恐弗济,矧执两端而妄投者,其害更将何如?为医者先求其精,乃知其本,而能一之,不可以人而试药也”[9]36。再次强调了医者必须掌握疾病的本质,而不可以人而试药,草菅人命。罗氏根据治病精一的思想,提出:“凡治积者,审之何经受病、何物成积,见之既确,发直入之兵以讨之,不用群队之药以分其势,何患不愈。至于补后攻,攻后补,因时制宜可也”[9]111。积聚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经络,因时制宜,审时度势,采用或攻或补的治疗方法,直达病所,治愈疾病。

3 养正则邪自除

罗氏在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张元素“养正则积自除”的基础上,提出“养正则邪自除”的观点,他认为:“凡积聚未久,元气未损者,速速攻之,缓则养成其势,反为难制。若积聚久而元气虚,先补脾胃,后用攻伐。且不论其积去多少,又补又攻。若积去半,纯用甘温调养,使脾土健运,则余积自消矣。至于正气亏弱,惟有补之一法,或稍加破积之味,以渐收功。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故知养正则邪自除”[9]109。罗氏以积聚为例,尤其积聚久而元气虚的患者,采用甘温调养脾土的方法,使得余积自消,探讨了养正则邪自除的观点,这与《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一致,即通过调养人体的正气,正气抗邪,使得人体邪气自然去除。这是对张元素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发挥。

气血是人体的根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罗氏还强调治疗积聚过程中药保护人体的真气和阴血,“治者,当治所留,不可发散以伤真气。又不得纯用辛热,使阴血干涸,以郁火得助而愈热矣”[9]109。治疗中,攻其邪散其积,常常中病即止,禁止滥用攻法,“若愈攻则愈虚,是不死于积而死于攻,非善治者也”[9]109。他还重视扶助人体的正气,“凡脾肾不足,多有积聚。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无论有形无形,但以正气为主,则邪自除。如虚在脾胃者,宜归脾汤之类,肾虚者,宜八味地黄丸。若肝肾虚寒,用暖肝煎”[9]110。可见,罗氏在治疗中,注意观察患者气血耗损的情况,辨证施治以求正气足而邪气去。

4 勇创新方,随证用药

临证中还根据积聚的特点,不仅擅用名方,还致力于传承创新研制方药,尤其强调随证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4.1 擅用名方,勇创新方

4.1.1 擅用名方 秘方化滞丸最早见于明代方广的《丹溪心法附余》[11]。罗氏化滞丸由秘方化滞丸灵活化裁而成。罗氏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认为化滞丸能使“久涸者磨之自消,暴滞者导之自去”,通治一切积聚。化滞丸组成及用法用量:“南木香、丁香、青皮、橘红、黄连各一二分,莪术(煨)、三棱各二钱半,半夏钱半。八味共研细末,后用巴豆去壳,滚水泡去心膜,以醋浸少顷,慢火熬至醋干,用二钱;次用乌梅肉三钱以慢火熬成膏,再用白面四钱滚水调发,合前药末捣为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七丸,五更空心用陈皮汤下”[9]109。方中木香、丁香、青皮行气止痛;三棱、莪术破气消积;橘红、半夏化痰和胃;黄连清积滞之郁热;巴豆攻逐积滞;乌梅涩肠止泻,又可防巴豆之攻下太过[12]。罗氏还详细的阐述了丸药的熬制方法,并将化滞丸组方中的陈皮改为橘红。明代贾所学《药品化义》记载:“橘红味辛带苦,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13]橘红增强了理气化痰的功效。

在服药方法上,罗氏强调“五更空心用陈皮汤下”,要求凌晨(03:00:00—05:00:00)空腹,用陈皮煎汤送服用化滞丸,将陈皮从丸剂入药改为汤剂,更能发挥陈皮理气和中、芳香醒脾、降泄胃气的作用。在临床使用上,罗氏还强调根据积聚的性质,采用不同汤药的送服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化滞丸的应用范围,如:“若知积系何物,取本物汁冷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吐食,以津咽下即止。妇人血气积痛,当归汤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痛,石菖蒲汤下。诸气痛,生姜陈皮汤下。肠气痛,茴香汤下。若欲推荡积滞,加三五丸,热姜汤下。利多不止,饮冷水一二口即止。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小儿疳积,量儿大小,白汤下。孕妇勿服。加沉香、檀香、砂仁、香附更效”[9]109。可见,罗氏临床经验丰富,对化滞丸化裁颇具心法,运用灵活,疗效倍加。

4.1.2 勇创新方 罗氏创制了益气养荣汤用于治疗产后气血虚弱,风冷所乘,搏于脏腑的积聚患者,即“人参、当归四钱,香附(醋炒)钱二,干漆(捶碎,炒令烟尽)钱半,干姜(炒)、肉桂各一钱,陈皮(去白)七分。水煎服。如无参者,加黄芪(蜜炒)三、五钱。如坚结不能化者,加三棱(醋炒)钱半,莪术(火炮)钱半”[9]229。本方为攻补兼施之方,以补为主。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以振中土生机;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专功血虚血滞之病证;二药合用共为主药以补后天;辅以干姜、肉桂温里散寒以助气血运行;香附理气行滞;干漆破血消积;陈皮健脾和胃[14]。益气养荣汤具有益气养血、破瘀消瘀的功效,补而不滞,行而不散,阴阳兼顾。罗氏认为坚结不能化者,虽为产后,临床还亦建议应用三棱、莪术,以增强破瘀消癥的功效。同时,罗氏还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若无力购买人参者,建议用蜜黄芪替代人参。

而对于使用益气养荣汤效果不佳的患者,罗氏提出用丸剂治疗,达到“积块坚结,渐磨自化”的功效。罗氏研制的丸药处方如下:“熟地、香附(醋炒)、归身各二两,枣皮、肉桂、川芎、三棱(煅,醋炒)、莪术(醋炒)、鳖甲(醋炙)、桃仁(去皮)、元胡、补骨脂各一两,五灵脂两半,广木香六钱,丹皮两半。共为末,蜜丸。用去白陈皮汤下五十丸。”[9]229方中熟地黄、当归补血活血;香附、木香疏肝理气通经;川芎、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三棱、莪术、五灵脂、桃仁破瘀散结;牡丹皮、鳖甲滋阴清热;补骨脂生用以生发肾气;枣皮即山茱萸[15],以补肝益肾;肉桂引火归元助阳行气以化瘀散结;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活血、滋补肝肾、化瘀散结之功效;而方中三棱、莪术药力竣猛,入丸药,减缓药力,更适合产妇服用。同时组方配以养血活血、滋阴补肾、温阳补虚的药物,更适合产妇服用。

4.2 随证用药,灵活多变

4.2.1 随证用药 罗氏在临证中,常常根据积聚的特点随证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如:“酒积:轻者,葛根、神曲、黄连、白豆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轻者,木香、枳壳、厚朴、橘红;甚者,枳实、牵牛。血积:轻者,干漆、桃仁、归尾、赤芍、红花;甚者,大黄、虻虫、水蛭、穿山甲、花蕊石。痰积:轻者,半夏、瓜蒌;甚者,滚痰丸。老痰用海石(痰在皮里膜外用白芥子)。水积:轻者,五苓散;甚者,用商陆、甘遂、芫花。茶积:轻者,姜黄、芝麻;甚者,吴茱萸、椒姜。疟积:鳖甲、草果。癖积:轻者,三棱、莪术;甚者,巴霜、大黄。果积:丁香、肉桂、麝香。谷食积:轻者麦芽、谷芽、神曲、砂仁;甚者、鸡内金。肉积:轻者,山查、阿魏;甚者,硇砂、硝石。面积:萝卜子,姜酒煎。鱼鳖积:紫苏、橘皮、木香、姜汁。白马尿专治鳖瘕积,以鲜虾食之,不痛,乃鳖瘕。狗肉积:杏仁、山楂。蛋积:白豆蔻、橘红、豆豉、姜汁。虫积:雄黄,锡灰、槟榔、雷丸、芜荑、榧子、使君子、川楝子”[9]110-111。罗氏根据疾病的特点列举了16种积聚的常用药物,对积聚疾病的不同时期、不同证候和不同病位,还提供不同的用药指导,如:“痰积:轻者,半夏、瓜蒌;甚者,滚痰丸。老痰用海石(痰在皮里膜外用白芥子)”[9]110。罗氏认为痰积的治疗应关注病情的轻重,如较轻的痰积,选用半夏以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蒌以润肺化痰散结;较重的实热痰积,选用滚痰丸以泻火逐痰;患病时间长的老痰选用海石,海石味咸,以达到咸能软坚、清肺化痰的功效;而对于病位在皮里膜外的痰积,选用白芥子以豁痰利气,散结通络。再如果积,“果积:丁香、肉桂、麝香”[9]110,由于水果性味多为寒凉之品,罗氏认为可以选用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肉桂以散寒止痛、温通经脉,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消瓜果食积[16]。

4.2.2 重视脏腑之积 罗氏还重视脏腑之积,尤其对五脏之积提供了选方用药的指导,如:肥气丸“治肝之积……柴胡二两,黄连七钱,厚朴五钱,川椒(炒)三两,甘草三钱,广荗(炮)、昆布、皂角(去皮、筋、子,煨)、人参各半钱,茯苓、川乌(炮)各钱半,干姜、巴霜各五分”[9]111;息贲丸“治肺之积……厚朴(姜炒)四钱,黄连六钱,干姜(炮)、人参、茯苓、川椒、紫芫各七分,桂枝、桔梗、三棱(炮)、天冬、陈皮、川乌(炮)、白豆蔻各五分,青皮、巴霜各三分。……积去大半,勿服丸,当服补药”[9]111;伏梁丸“治心之积……黄连七钱,人参、厚朴(姜炒)各二钱,黄芩钱半,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川乌(炮)、红豆、菖蒲、干姜(炒)、巴霜各三分”[9]111;奔豚丸“治肾之积……厚朴(姜炒)七钱,黄连五钱,苦楝子(酒炒)二钱,茯苓、泽泻、菖蒲各二钱,元胡钱半,附子、全蝎、独活各一钱,乌头(炮)、丁香各五分,巴霜四分,肉桂三分。……秋冬另加厚朴五钱”[9]111;痞气丸“治脾之积……厚朴(姜炒)五钱,黄连八钱,吴茱萸(炮)三钱,黄芩、白术各二钱,茵陈(酒炒)、砂仁、干姜(炒)各钱半,茯苓、人参、泽泻各一钱,川乌(炮)、川椒各五分,巴霜、肉桂各四分”[9]111。罗氏详细列举了五脏之积的治疗,明确了组方和用药,还提出了根据气候特点如奔豚丸“秋冬另加厚朴五钱”和病情变化如息贲丸“积去大半,勿服丸,当服补药”的服药注意事项,因此,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 小结

罗氏博览群书,在继承前人经验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对积聚的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积聚的临证中,他强调明辨积与聚,提出了16种常见之积和脏腑之积。在治疗上,罗氏主张以治宜精一为原则,倡导养正则邪自除,不仅善用秘方化滞丸等名方,研制益气养荣汤等新方以治疗积聚,还重视随证用药,灵活多变。可见,罗国刚的学术经验理法严谨,切合实用,对当今临床的内科病,尤其是内科杂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猜你喜欢
罗氏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论罗含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成因
自闭症治疗药物的中国专利状况分析
罗氏线圈原理及外磁场干扰研究
浅谈广西SPF罗氏沼虾研究进展
园有小鹿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