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王肃
6月25日,2022中国科技智库论坛在长沙举办。今年的科技智库论坛以“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下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使命与责任”为主题,深入探讨在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中国科协如何紧扣智库中国建设,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等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呈不断增速的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研发支出增长差不多2万亿,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2%,跃居世界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排名从2015年的第二十九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根据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表的数据,我国2019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跃进全球第一,在2020年更是形成了对美国对日本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
“科技自立自强相比于自主创新,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认为,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就要做负责任的创新,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走科技创新的群众路线,才是实现从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他表示,要积极支持我们国家组建高水平的国家实验室。从世界科技发展格局来看,战略科技力量赢得优势的关键也是因为拥有高水平的国家实验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科技领先和保障安全以及新型举国体制和创新生态系统等重要矛盾关系。马明杰进一步表示,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创新体系的开放度相对来说较低,走出去面临比较多的政策性壁垒,要立足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创新政策体系,鼓励外资企业在华研发,建立有利于全球科技人才流入的大环境。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原创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针对如何建立完善这一类型技术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李平表示,要注重颠覆性技术产业在创新生态阶段的识别。他认为,尤其要注重颠覆性技术形成产业关键节点的识别,不同阶段、不同节点制定差异化政策,构建基于颠覆性技术形成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体系,有效支持和刺激关键节点的形成和过渡,助推颠覆性技术形成产业。
论坛还发布了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的智库成果《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11234.1万人,继续保持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