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芳,李雪苓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8
2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者不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科疾病危险因素之一[1]。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日渐改变,人们因长期精神压力、高钠饮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使得血压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大幅度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根据2018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我国18岁及以上年龄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粗率为27.9%,加权患病率为23.2%。高血压总患病人数达2.44亿人[2]。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显著升高的趋势18~3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35~44岁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已接近1/6,65~74岁年龄组有高血压的人数超过50%,35~64岁是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最快的年龄段[3]。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依然很低。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已具备多种药物,但此类药物的作用环节较局限且副作用较大。而中医可以根据脏腑、八纲、三焦、六经辨证等对高血压辨证施治,且中药的作用层面更全更持久[4]。因而,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医具有相当的优势。
李雪苓教授从事临床,教研工作二十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精于总结。对中药干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急症、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本人跟随李雪苓教授学习,对于治疗高血压颇有体会,现将导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中国古籍并无对高血压病名的记载,但中医理论知识对此早就有所论述。《频湖脉学》中记载:“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古人已经知晓脉为气血的管道,脉中有营气,脉外组织里有卫气。还有中医脉诊中脉象浮沉、有力无力、往来快慢、流利、滞涩就是血液在流动中对血管产生的各种张力的识别。世代医家依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肝风”等病症范畴。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的证型分类趋势中气滞血瘀证、肝热瘀阻证占有一定比重。《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程郊倩指出:“热结于气分,则为溺涩,热结于血分,则为蓄血,血既蓄而不行”。高血压的发病与肝脏密切相关,肝失于疏泄,则气不行,血、热瘀滞于脉管之中,沉积脉道,导致脉管通道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可致脏腑气机丧失了对脉络舒张及收缩的调节功能,影响血液在经脉中的分布与运行,继而血压升高,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
目前对于高血压病机的认识已经取得一致,其发病多由气机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其病位在脑窍,与肝肾有关,早期尤与肝密切相关。《仁斋直指方》言:“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医宗金鉴》曰“瘀血停滞……神迷眩远”;《医学正传·眩运》中:“外有因坠损而眩运者,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经,以散其瘀结”。均论述血瘀与眩晕的密切关系。恩师通过临床诊疗与理论研究,对高血压的诊治有着独特的见解。将“气滞血热血瘀”视为本病的关键病机,认为临床诊治过程中当以行气活血凉血为法纲,辨证论治,标本兼顾。
气滞则血瘀。《素问》中记载: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机体的能量来源。符仲华认为“气”和“血”的关系约等同于“肌肉-血液(血循环)”的关系,气血的功能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肌肉和血液(血循环)的功能实现[5]。气血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彼此渗透而又互为制约,共同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运转。《医学正传》记载“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与,血非气不运”。《仁斋直指方》言“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证治汇补》中“七情所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气行则血行,若气的功能失调,则气运行无力血液易积滞于内,血运痹阻不畅而致瘀,阻塞经脉,上扰于脑窍,则发为眩晕。
肝热则血瘀。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不断上升易致焦虑、紧张、烦躁而致心理精神问题,从而影响肝脏调理气机而致气不疏,郁滞于内,日久化热。《重订广温热论》言:“因伏火郁蒸血液……煎熬成瘀。”《金匮要略》记载:“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诸病源候论》指出:“气不得宣畅……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均说明内热成蕴,久致瘀血。《伤寒论》“所以然者,以太阳经,瘀热在里故也。”;周仲瑛教授也指出了“瘀热相搏证”[6]。高血压的患者普遍存在肝热的征象,一般表现为肝热与血瘀彼此交化成瘀热而发病。
根据高血压患者多呈气滞血瘀血热的病理改变,李雪苓教授确立了行气活血,清热化瘀为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法则。主方为钩藤、川芎、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芩、泽泻、茯苓、柴胡、枳壳、桔梗。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的升降出入维持着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高血压病以气机运行通常为顺,以痹阻壅塞为病,治宜以疏泄通络,以复气机升降。徐新春指出:眩晕当从风论治,主以疏泄,使风得法而出,则诸症除[7]。其主要体现在临证遣方,以疏为阳升,以泄为阴降,在疏肝理气药中增加泄热化瘀药。方中柴胡、枳壳、桔梗、川芎均可归属于肝经,其气上升、外达、内窜无所不至,调节一身之气使气中则血和。生地黄、丹皮、丹参、赤芍凉血活血,黄芩清热燥湿,泽泻、茯苓通泄利水,药物相互渗透共奏血凉瘀散之功。理气与凉血化瘀之药合用使得气机运顺,瘀热等病理产物因利凉而去而达机体升降平衡,阴平阳秘。
李教授注重经方的引用,在临床上采取古方新用。充分继承先人的经验下再结合现代药理学而达更理想的临床疗效。如牡丹皮、茯苓、泽泻、生地黄相配滋养肝肾,清热凉血;取自《小儿要证直诀》中六味地黄丸,现代研究发现其有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降血脂、抗炎的药理作用,从而降低血压的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8-14]。赤芍、钩藤配伍川芎用于治疗高血压,而赤芍、川芎可以拮抗钙离子,使血管舒张,改善微循环;钩藤含有的钩藤碱类成分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15-17]。柴胡、桔梗、枳壳、黄芩取柴胡枳桔汤中开达、清泄上中二焦之意,药物研究表明可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调节脂质代谢,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8-21]。
高血压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迥异,病情变化较快。本病的发病与多个脏腑密切相关,郭维琴教授认为论治本病当从多脏腑出发尤以调肝、理脾、护心神为主[22]。临床上以气机失畅为本,继而出现阳盛、痰浊、淤血、气血亏虚等病理因素,形成了不同特征的证候。因此,在临床上需准确辨证,随证加减。肝阳过盛者加葛根、丹参、桑寄生、牛 膝。若伴双眼干涩,视物模糊可加决明子,菊花;若伴烦热寐差可加郁金,合欢皮。痰浊上蒙者加竹茹半夏、陈皮、枳实、薏苡仁。若伴有脘腹胀满、纳差可加麦芽、山楂。瘀血阻络者加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若伴疼痛过甚者则可加全蝎,蜈蚣;若伴夜寐不安者夜交藤,茯神。气血亏虚者加白术、党参、麦冬、山药;若伴有畏寒肢冷则加干姜,附子,若伴有夜寐不安可加酸枣仁,远志;若伴有腰膝酸软可加龟甲、肉苁蓉、黄精、山茱萸等。
张某,女性,58岁,2021年2月6号首诊。主诉:反复头痛半年余。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头痛,呈胀痛,持续时间大约在2~60min,休息可缓解,偶有头晕伴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耳聋耳鸣。平素易怒易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最高血压至178/99mmHg,平素规律服用缬沙坦胶囊 80mg,1次/d,自诉平时血压控制在130-145/80-90mm Hg。刻下症:血 压:156/99mmHg,头痛头晕,口咽干涩,烦热不能寐,纳可,小便黄,大便干结3~4日一解。望闻切诊:神清,精神可,目光有神,面色红,呼吸平静,形体适中,舌质偏暗,舌边尖红,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苔黄,脉涩。中医诊断:头痛。辨证为气郁化热,瘀血内阻之证。治以行气活血,清热化瘀。处方:钩藤10g,川芎10g,生地黄 15g,丹皮 12g,赤芍 15g,丹参 15g,当归 10g,黄芩 8g,泽泻 15g,茯苓 10g,大腹皮 10g,柴胡 10g,桔梗8g,夜交藤 15g,酸枣仁 20g。共 12剂,水煎服用(早晚分服)。余继续维持原降压方案,嘱其适当调整饮食生活,注意休息,监测血压(早晚各一次)。
2021年2月17号二诊:血压:150/94mmHg,诉近几日喜嗳气,胸部闷胀感明显,伴有口干口渴。头痛较前稍好转,仍有头晕。夜间睡眠入睡困难。舌质偏红,边尖尤甚,舌苔黄腻,脉弦数,小便黄,大便干结。考虑患者仍有头晕且失眠,大便干结未见改善,脉象变为弦数,在原方的基础上去当归,加郁金15g,菊花8g,知母 10g,龙骨(先煎)25 g,火麻仁 12 g。共 12剂,水煎服用(早晚分服)。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2021年3月03日三诊:血压:140/80mmHg,诉头痛头晕,胸部闷胀感明显好转,睡眠有所改善但仍有夜间易醒,小便正常,大便二日一解,质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短数。上方去黄芩,加枳壳15g,再服12剂。嘱患者清淡饮食。
2021年3月17号四诊:血压:132/79mmHg,患者诉诸症消失,舌淡红,苔薄黄,脉平和而有力,二便正常,纳寐可。考虑患者虽诸症已除但头晕头痛症状时间持续较长,且平时易情绪激动,故继服理气凉血活血之剂以巩固疗效,处方如下:生地黄10g,丹皮12g,当归 10g,泽泻 15g,茯苓 10g,薏苡仁 20g,陈皮 10g,柴胡 10g,枳壳 10g,茯神 15g,酸枣仁 15g,甘草 8g。共12剂,1剂/d,早晚分服。其后多次就诊,血压平稳,脉象平稳皆阴阳调和之象。
按:患者中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病史,近半年频繁出现头痛。其口咽干涩,面红,苔黄,小便黄,大便干结为热伏之象;舌质偏暗,舌边尖红,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脉涩可见其内有瘀阻。患者平素易产生愤怒、生气等不良情绪,情志失于调和,肝气失于疏泄,气机阻滞。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机升降失常则血液运行无力,运输缓慢,瘀阻于体内则见头痛、舌下脉络青紫曲张,脉涩;气滞日久易化热化火则见烦躁易怒、面红;火热伤神则见心中烦扰,入睡困难,睡间易醒。火盛则伤阴,阴虚水亏,阴津亏虚机体失于濡养故见口咽干涩。治以行气活血,清热化瘀,方中大腹皮、柴胡、桔梗理气宽中,调节一身气机,气机畅,情志遂,瘀阻通则气血得活;赤芍、丹皮、黄芩 可散气郁之火,又可凉血分之热,外至气血,清气分则脉涩得行,清血分则血失于蓄积而运;内至心神,烦扰得除。川芎、钩藤、丹参调肝气、补肝血、通络脉,合用泽泻、茯苓清热利水渗湿;佐以夜交藤、酸枣仁清热安神。二诊,患者烦热不能寐,热象明显,血瘀征相好转去当归,加以清热安神之品。三诊,患者诸症皆消,血压正常,临证减药,巩固疗效。四诊,考虑患者不适症状较久,适当调整用药,继续予以治疗,进一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