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程吉东,杨大男,温淑云,李云,李晓娟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德州 25300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黏膜及黏膜下炎症性疾病,197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免疫、精神、遗传、感染、过敏、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其病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主要侵及结肠黏膜[1-2],临床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3],具有病程长、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难治愈、易反复、易恶变等特点。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不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4]。西医针对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侧重于缓解临床症状,虽然起效快,作用明显,但是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停药后容易复发[5-6]。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明显优势,有调节免疫功能、减缓炎症反应、保护肠道屏障、促进肠黏膜愈合等多重作用[7]。
我院中医科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补脾肾清肠毒方”,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其理法方药总结介绍如下。
祖国医学无溃疡性结肠炎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征来看,属于中医学的“泄泻”“肠风”“肠澼”“痢疾”等范畴[8]。通过分析其发病规律及症候学特点,多数医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中医的休息痢较为相近[9],都具备类似的临床特征,如黏液脓血便、便前腹痛、里急后重、久泻不止等。多与感受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通过损伤脾胃功能而致病[10]。《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医宗金鉴》记载:“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景岳全书》记载:“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而泻痢作矣”。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失司,影响胃肠水液代谢,则胃肠游益精气和泌别清浊功能减弱,水液蕴结肠道,发为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11]。其病机较为复杂,主要为脾肾亏虚、肝脾失调、气血失和、热蕴肠腑、邪气内侵、传导失司、经络淤滞、脂络受伤。证属于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脾肾,《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脾失健运是发病关键。肠道湿热积滞及瘀血败浊为标,湿毒蕴结、瘀血阻络是其病理基础[12-13]。
脾虚则肝气易乘脾土,每遇情志不遂、湿热困阻等诱因,肝气郁滞于中,易令中焦脾胃失运,水谷输布失司,清浊不分,水湿停聚,湿郁化热,久积成浊,下移肠腑,蕴结肠道,而致肠道溃烂生脓,湿浊反困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权、水湿更盛[14],令病情反复发作,久而成瘀,迁延难愈,难以根除。张锡纯言“肠中脂膜腐败,由腐败而至于溃烂,是以纯下血水杂以脂膜,即所谓肠溃疡也”。一般病程较长,病程中后期多存在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的虚实夹杂病机变化。
本病虚实寒热夹杂、病机复杂多变,临床辨证施治统筹兼顾十分关键,既要清热化湿治其标,又要补益脾肾以扶其本,还要疏通气机以调其肝。应注重补益脾肾、益气健脾、清热祛湿、调气和血等诸法合用,强调整体辨证,平衡脏腑阴阳,注重攻补兼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久患泄泻,脾肾阳气已虚,治疗必须兼顾温肾固摄、疏肝理脾。其中补肾健脾疏肝是治本之法,清热解毒化湿为治标之法,应注意祛邪不可伤正,扶正不可留邪。治疗主要在于调节肝、脾、肾、肠的功能,强调注重补益脾肾,使脾气得升、肾气充盈,则水湿运化,气机通畅,湿热浊毒消散,注重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清热解毒化湿,清肠止痢,辅以调肝理气之药,条畅气血,温、清、和三管齐下,标本兼顾。
我院中医科根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及病因病机,汲取名家心得,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补脾肾清肠毒方”。
主方药物组成:肉豆蔻10g,补骨脂10g,五味子10g,吴茱萸 6g,薏苡仁 30g,败酱草 15g,茯苓 15g,白术 10g,白头翁 15g,黄柏 6g,黄连 6g,秦皮 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甘草6g。前药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分早晚两次温服。忌食辛辣油腻、肥甘厚味。
湿热重者加马齿苋15g,鱼腥草15g,蒲公英15g,减补骨脂用量;脾肾阳虚重者加干姜10g,肉桂6g;久泄者加诃子30g,五倍子6g;腹痛症状明显者加芍药15g,姜黄 10g;气郁重者加木香 10g,柴胡 10g;水湿重者加砂仁6g,苍术15g;瘀血重加桃仁10g,红花10g。
方义:肉豆蔻、补骨脂既能温运脾肾,又有固涩收敛之效,为本方之君药,吴茱萸助阳止泻,白术益气健脾效果显著,诸温药合用补益脾肾功效显著。五味子收敛固摄、滋阴益肾,则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又能防止温性药耗散。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厚肠,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15]。《神农本草经》载黄连“主治肠澼、腹痛、下痢”,乃治痢之要药。清泻湿热浊气,祛除肠道腐膜脓毒。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条畅气机,止痛效果显著,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而不伤正,温而不雍滞,扶正之中兼顾祛邪,祛邪同时固护正气,共凑扶正祛邪之功。
林某,女,27岁,2019年8月初诊。患者10年前出现粘液脓血便,2~3次/d,伴里急后重,小腹坠痛,结肠镜检查报告示:溃疡性结肠炎。10年来每遇精神紧张、学习工作压力大时反复发作,现因准备考试精神紧张,症状复发加重。刻诊:青年女性,面色萎黄,精神疲乏,大便质稀,有粘液脓血,小腹胀痛,后重感明显,舌淡白有齿痕,苔腻根黄,脉弦细尺弱。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湿热下注型。治疗当调肝郁、温脾肾、清湿热。处方以“补脾肾清肠毒方”加味:肉豆蔻10g,补骨脂10g,五味子10g,吴茱萸6g,薏苡仁30g,制附子3g,败酱草 15g,云茯苓 30g,白术 15g,黄芪 30g,白头翁 15g,黄柏 6g,黄连 6g,秦皮 10g,延胡索 10g,川楝子 10g,诃子 30g,马齿苋 15g,木香 10g,柴胡 10g,砂仁6g,干姜10g,甘草6g,7剂。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分早晚两次温服。同时嘱患者放松心情,忌食生冷油腻、肥甘腥臭。
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粘液脓血便、后重感、小腹坠痛明显减轻,脉弦、舌苔腻较前好转。遂在原方基础上微调,服药一月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气色转佳,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显示:病变范围减小,可见新生血管,炎症明显减轻。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感觉良好。
按:患者病程10年,日久迁延,多因精神因素发病,肝气不舒,脾肾阳气受损,水气运化失司,湿热蕴积肠道,搏结肠络气血,肠道脂膜受损,故见黏液脓血便;湿热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里急后重。《证治汇补·痢疾》曰:“七情乖乱,气不宣通,郁滞肠间,能发积物”。其面色萎黄,精神疲乏,脉弦细尺弱为本虚之像,舌苔腻根黄,大便粘液脓血为湿热浊毒下注表现。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下注。脾肾虚弱、肝木乘脾为本,湿热蕴结肠道,损伤脉络为标。故治当补益脾肾、清热化湿、疏肝行气。给予“补脾肾清肠毒方”进行治疗,患者泄泻病程较长,脾肾阳气耗伤,予以黄芪、附子、干姜温阳益气,木香、砂仁和胃化湿、调养脾胃,加马齿苋清利肠道湿热,患者精神紧张,肝气郁结,加柴胡舒肝解郁,收到良好效果。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变化多端。 此病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气化失司,湿浊瘀阻,脂膜损伤是局部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中医专家共识意见认为此病可分为肝脾不和、气滞湿郁、脾虚湿盛、寒热夹杂等型,分别施以疏肝理气、和脾化湿、温运脾湿、调和寒热等治法,发作期治以清热化湿,行气导滞;缓解期治以健脾益气,佐以清热化湿[8,16]。许多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中药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不仅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17]。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包括调节T细胞亚群、调节细胞因子、调节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等),以及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凝血功能,下调黏附因子,调节胃肠激素,调节一氧化氮(NO),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情绪及自主神经功能,减缓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功能等作用,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稳定[18]。如果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能使病情长期稳定在缓解期,并有效减少复发率[19]。
有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文献中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药频次较高的分别是黄连、白芍、木香、白头翁、黄芩、地榆、茯苓、五倍子、陈皮、砂仁、白术、败酱草、白及等中药;方剂主要功能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辅以补益脾肾为主;组方用药具有寒温并用、甘苦共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之病机。辨证多显示活动期以标实为主,多见湿热内蕴、气血瘀滞;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见脾肾亏虚,气血不足[20]。
我院中医科对中医经典方剂深入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掌握,形成以经方为主、随患者证候加减变化治疗该病的论治思想。“补脾肾清肠毒方”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现代研究进展以及长期临床辨证论治经验综合而来,以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四神丸、金铃子散四个中医经典方剂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成。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虚实夹杂、病机复杂的特点,在清湿热浊毒、补益脾肾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的方药,攻补平衡,全面兼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诸药合用,补益脾肾、调肝疏肝、清热解毒、祛湿排脓、固涩止泄,处方搭配合理,用药精当,兼顾适度,起到很好地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