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生态旅游方案研究

2022-11-15 15:51
绿色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保护区黄河

张 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北京 100010)

1 引言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自西向东地跨灵宝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1]。保护区西接陕西省,东至渑池县与洛阳新安县交界处,北至河南省界,与山西省的芮城、平陆相邻,南依三门峡市黄土塬地,地理坐标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东西长约205 km,总面积为2850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4400 hm2,缓冲区面积2000 hm2,实验区面积12100 hm2。

2 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

保护区位于黄河的中下游段,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众多,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方面,因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形成了具有多种独特观赏价值的森林-湿地景观系统,并且依托保护区的黄河丹峡、大天鹅等重要生态资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后逐步发展为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和自然科普的示范基地[2]。人文资源方面,因地处三省交界,东临洛阳、西望长安,坐拥古黄河文明,拥有茅津古渡、黄河古栈道等遗址和遗迹。保护区集波澜壮阔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于一体,华夏的古老文明、北国的壮美河山得到巧妙的结合与展现。

3 客源市场分析

据调查,目前三门峡市游客主要来自三门峡市、河南省及周边邻省,游客整体较年轻,以18~35周岁青年游客为主,而且多数收入水平不高,旅游花费愿望较低,喜欢结伴同行,住宿追求经济。

三门峡市游客来源地主要分为3个圈层[3],其中:第一圈层约在80 km以内,包含了三门峡市、各县市和山西省运城市,它们构成了三门峡旅游的主要客源地;第二圈层包括了河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郑州、洛阳、南阳等),邻省乃至全国最具旅游吸引力的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临汾市、长治市等;第三圈层包括了一、二圈层以外的所有区域。

4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保护区在地理区位、人文历史、资源组合、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里汇集了大天鹅、清水黄河、丹霞地貌、湿地、温泉、康养、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保护区范围内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每年近万只大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4],蔚为壮观,在全国享有盛誉;九曲黄河壮丽景观,将南疆的秀美与北国的壮丽巧妙的结合与展现,形成了黄河金三角地区独特的湿地景观;黄河大峡谷有其独具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拥有奇山、怪石、险谷、溪潭等典型的自然景观[5]。整体来看,保护区具有原生环境状况好、空间容量大和地域特色差异显著的特点,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应在保证区域内原始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6],实行开放式创新发展,通过紧扣自然生态目标、拓展黄河体验内容、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等措施,将保护区建设成为生态与科普高度融合、游赏与体验充分契合、环境保护与特色旅游齐头并进,充分体现了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三门峡市独一无二的城市 “后花园”[7]。

5 总体布局

5.1 规划策略

保护区沿黄河呈东西向长条分布,横跨1个市(灵宝市)和5个区(县)(示范区、湖滨区、陕州区、开发区以及渑池县),各区景观资源各有特色,但布局较为分散,且交通不畅。为打造黄河生态旅游全新体验,达到区域生态、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确定了“聚核、筑游、野居、动线、多点、汇绿”六大规划策略[8]。

“聚核”重在打造4个凝聚黄河魅力,展现保护区特色的生态核心。4个生态核心包括:位于城市中心,以大天鹅圣地、历史文化展示为窗口,具有引领性和综合性的黄河文化核心[9];以湿地环境体验教育为主导,建造鼎湖湾湿地园-湿地教育核心;以黄河户外运动探险为主题,打造黄河户外运动板块-休闲运动核心;以黄河观光游览为特色,构建黄河丹峡游赏板块-生态观光核心。核心区域的策划重点,将充分彰显保护区的地域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筑游”是在保护区及其辐射区域内构筑5条黄河主题游线,包括黄河文化游线、生态观鸟游线、户外运动游线、自然观光游线、科普教育游线。不同的游线具有不同的主题及功能特点,适合不同年龄构成和性格特点的人群。

“野居”是在保护区外围驻入野性十足的住宿体验形式,吸引过往游客留宿,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保护区内重点设置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志愿者宿营地或充满野趣的户外露营基地,维护场地固有生态环境,并与保护区的整体格调保持一致。

“动线”是在完善保护区游览路线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内的道路网络系统,由6条线路组成,主要包括综合性生态绿道、滨河徒步道、生态绿廊、生态观察步道、观光车行道及山地自行车道等。

“多点”是在保护区设置不同等级功能服务站点,包括小型服务站点和野外补给站。小型服务站点和野外补给站则因地制宜布设在保护区实验区各处。

“汇绿”是将现有和规划的湿地主题园、城市游园、生态修复示范区、郊野游园、风景区联接成片,串联成线,充分发挥黄河沿线绿带的生态廊道作用,保证区域景观资源的连续性。

六大规划策略在不同的角度体现出各要素内涵,构成规划整体策略。“聚核”通过发动4个生态旅游核心引擎力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筑游”通过活动设置建造5条聚集人气和活力的主题游线;“野居”通过户外营地提供享受野趣的居住体验;“动线”是通过交通网络组织高效低碳的户外出行体验;“多点”是设置不同等级服务站点完善的服务设施;“汇绿”是通过联结生态绿地链构筑区域良好生态环境。

5.2 布局结构

为保证保护区的完整性和资源的集约保护,分析各个景区景点的实际情况,紧扣区域生态旅游重点,明确旅游吸引物和重点服务人群,构建合理的旅游布局路线,拟重点打造“一廊、一核、五板块”的布局结构[10]。

“一廊”:指“百里黄河湿地绿色长廊”,将黄河沿线、函谷关道教文化、后地千年古枣林、陕州地坑院民居文化、大天鹅观赏区、三门峡大坝、中流砥柱、虢国车马坑等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成廊[11]。通过定期组织各类体育赛事,以享受户外休闲运动,体验竞技乐趣为目的,让“健身+旅游”成为三门峡市户外休闲旅游的特色品牌,高标准打造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湿地体验、天鹅观赏、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百里黄河湿地绿色长廊。

“一核”:指以观赏大天鹅为主的天鹅观赏区。由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公园组成。位于保护区的中段,主要以大天鹅特色旅游资源为品牌,打造独具特色、全球最大的城市天鹅观赏区[12]。

“五板块”: 黄河户外运动板块——三省交汇、多彩黄河,灵宝市; 黄河乡野体验板块——千年古树、野奢乡居,示范区; 黄河湿地科普板块——自然课堂、生态典范,陕州区; 湿地人文体验板块——万里黄河、华夏之魂,湖滨区; 黄河丹峡游赏板块——黄河丹峡、峡谷奇观,渑池县。

6 分区建设内容规划

6.1 天鹅观赏区

6.1.1 基本情况

以“湿地天堂,候鸟圣地”为主题的天鹅观赏区,位于三门峡市开发区,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内[13]。主要包括2个已建成的公园: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黄河公园,均在保护区内,是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和生态区位最为重要的区域。

通过整合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公园自然人文景观,大力助推两大公园整体品质的改善提升。共同打造保护区的天鹅观赏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保护和培育天鹅栖息环境,形成三门峡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滨河生态空间;完善服务接待设施,延长人们的驻足、停歇时间;增加体验类项目,利用保护区外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黄河天鹅湖湿地旅游度假区,构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天鹅湖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依托天鹅主题设置系列互动参与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功效;打造地标性景观,展现天鹅湖湿地观赏区独特自然景观,树立在整个黄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核心地位[14]。

6.1.2 功能定位

天鹅观赏区是保护区生态旅游中最核心、景点分布最为集中区域。主要以湿地观鸟、科普教育、运动休闲、人文体验为主。此外,该景区也是保护区的形象展示窗口,为人们展示保护区良好的生态自然现状,强化保护区作为候鸟圣地、湿地天堂的独一无二的盛景。

6.2 黄河户外运动斑块

6.2.1 基本情况

以“三省交汇,多彩黄河”为主题的黄河户外运动板块,位于灵宝市境内,西起豫陕交界,东至函谷关,东西长45.7 km。黄河从这里进入河南,河床宽广,景色辽阔,“几”字形的大弯曲折多变,弯转迤逦,两岸在黄河水的冲刷下形成大面积河滩湿地,每年吸引大量候鸟来此越冬觅食。两侧黄土高台,垂直高出地面数十米,站在高台上远眺,黄河“九曲十八弯”美景尽收眼底。

保护区在灵宝市境内融合了黄河的粗犷和湿地的细腻,物种丰富,是湿地野外科普教育、科研考察、旅游观光的圣地。项目策划始终注重保留区域自然韵味,突显郊野意趣,拟打造城市近郊的大型郊野游园,发挥生态保护、旅游休闲、户外运动以及自然动植物科普宣教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美,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整体的环保意识[15]。

6.2.2 功能定位

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教、自然教育;湿地观光探险;户外运动。

6.3 黄河乡野体验板块

6.3.1 基本情况

以“千年古树,野奢乡居”为主题的黄河乡野体验板块,位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起呼北高速,灵宝市与示范区交界地带,东至示范区与陕州区交界地带。区域内飘溢着田园风光的乡情韵味,由明清古枣林和大片的古枣树群落组成。这些数百年乃至千年古枣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项目策划实施将着重突出“古树”与“乡居”文化,以“千年古枣林”为核心,重点依托黄河沿线淳朴的乡野风情、纯美的枣乡风情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古树观光、乡野体验、野生鸟类观察为主,将乡野田园独特风光融入湿地景观,将黄河壮景结合枣乡韵味,再现黄河沿线千年古枣树的乡村文化。

6.3.2 功能定位

乡野体验;观光游览。

6.4 黄河湿地科普斑块

6.4.1 基本情况

以“自然课堂、生态典范”为主题的黄河湿地科普板块,位于陕州区,东起开发区与陕州区交界,西至陕州区与灵宝市交界,东西长29.6 km。该区域靠近黄河沿岸一侧,生态条件保存较好,杨柳依依,草长水茂,鹤舞鸟鸣,湿地生态状况良好,环境较为优美。

通过建设3个主题的市民休闲园,分别是湿地主题园、休闲健身园以及农业体验园,为陕州区保留一片城市生态绿肺。3个主题园:一方面作为城市与黄河之间的保护屏障;另一方面,也为陕州区周边居民提供一处生态观光、休闲健身、湿地科普的场所,共同组成陕州区城郊绿色生态屏障。

6.4.2 功能定位

通过城市公园的打造,转变陕州区的城市形象,融入湿地绿色,为市民创造休闲空间和城市体育健身场所,使得民众可以近距离享受高品质绿色生活。同时,对过往游客以及城市居民进行湿地环境科普宣教,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6.5 湿地人文体验板块

6.5.1 基本情况

以“万里黄河,华夏之魂”为主题的湿地人文体验板块,位于湖滨区,西起茅津渡口,东至湖滨区与陕州区交界。这里有著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大坝的修建把这一带黄河变成了一个超级水库,从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 km。每年的6~10月份,大坝泄洪放水,壮观无比。

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以历史人文体验为主题,向人们展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此外,坝区内不仅拥有三门峡黄河大坝、中流砥柱、梳妆台等千古名胜,还有大禹斧劈三门的神话传说和唐太宗李世民题记等人文古迹。拟将这些历史人文景观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相结合,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将湿地人文体验板块打造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区。

6.5.2 功能定位

历史人文体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6.6 黄河丹峡游赏板块

6.6.1 基本情况

以“黄河丹峡,峡谷奇观”为主题的黄河丹峡游赏板块,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北30 km黄河岸边,地处豫晋两省五县交界处,东起新安县与渑池县的交界处,西至陕州区边界,东西长85 km。作为省级地质公园,整条峡谷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从谷底到崖壁全成红褐色。12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峡正是沧海桑田的有力见证,现在峡谷还能看到当年海洋波浪冲刷留下的石印。整个峡谷呈“V”字形,谷内集聚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以保护原始丹峡地貌景观为重点,在维持现状自然资源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体验类项目。

6.6.2 功能定位

黄河游憩观光;历史民俗体验。

7 结论与讨论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6],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凭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以生态保护为基奠,高标准建设生态旅游产品,长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同时,紧紧围绕“一廊、一核、五板块”规划布局,加大文化旅游资源融合,进一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使其成为黄河精神展示地与国际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保护区黄河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黄河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