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泳教授针灸治疗疼痛临证笔记*

2022-11-15 13:06欧阳怀亮张嘉玲张治楠曲姗姗张继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进针针刺局部

欧阳怀亮,张嘉玲,张治楠,曲姗姗,张继苹△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广州 510515;2.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999077;3.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医认为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人体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针刺镇痛疗效肯定,国际公认[1]。黄泳教授工作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南方医院针灸科,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实践中,针对疼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其性质、范围、病因等的差异灵活选用穴位及针灸方法,充分发挥针灸治疗优势,取得了良好效果。常规疼痛治疗之外,黄泳教授临证独到之处,整理如下。

1 根据疼痛范围选择不同针刺手法

一定范围疼痛,则“痠痛取阿是”。阿是穴治疗疼痛,尤其是局限性质的疼痛,疗效确实。黄泳教授临床将阿是穴分为以下三种,针刺方法也有所不同。

1.1 点状疼痛傍针刺

《灵枢·官针》云:“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剌者,治癖气小深者也。”采用这两种刺法可以加强局部通经活络的作用,多应用于压痛较明显、范围较小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疼痛。如颈源性头痛患者,部分仅局限于风池穴、率谷穴、太阳穴等局部疼痛。黄泳教授认为,对于此类疼痛,多由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复感寒邪,寒性收引凝滞,引起局部压痛明显,傍针或齐刺善治寒证、痹证,故对此类病症效果良好。

1.2 线状疼痛循线刺

部分疼痛范围呈线状分布,常见于神经性病变如颈椎病出现上肢疼痛,或见于部分头痛患者的循经头痛,如循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出现的头痛。对于此类疼痛,黄泳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常在疼痛部位的起止点及循行路线上选穴,按照疼痛的路线进针,针刺得气后小幅度捻转,留针30min,常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1.3 片状疼痛布阵刺

《灵枢·官针》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四而浮之,治寒气之博太者也”。即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其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围刺法又称作“围剿法”、“围针法”、“包围法”等,是指在病变局部进行包围式针刺,形似围剿病邪。扬刺、围刺均可提高刺激量,同时起到一针多穴透刺,一穴多治的作用。黄泳教授在治疗某些疼痛范围较广、病位相对较浅的疾病时多采用扬刺及围刺法。如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常选用0.25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围绕患处以45°斜刺进针,针数取决于患处及疼痛面积大小,每针相距0.5寸左右,进针0.3-0.5寸,针刺入时手下应有松软无力的感觉,避免刺入过深伤及正常基底层皮肤,行平补平泻手法,行针时宜有较强的气感,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

此外,黄泳教授亦灵活地结合浮针疗法、反阿是疗法治疗筋骨疼痛,疗效肯定。

2 根据疼痛性质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2.1 绞痛、灼痛、刺痛等急性疼痛

对于各种急性疼痛如急性腰痛、落枕、急性腹痛等,电针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急性疼痛时,黄泳教授强调,要将电针的负极连于患者主诉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电针波形选择疏密波,其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各为1.5秒,可以克服单一波形产生电适应的特点。对于疼痛部位比较局限的部位,可以将电针的正负极置于疼痛部位的起止点,加强疼痛部位的刺激,经观察,通过使用电针治疗,急性疼痛可显著缓解。

2.2 局部红肿疼痛

局部红肿疼痛多见于急性扭挫伤,患者常见关节局部内出血,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受限。黄泳教授强调,此刻治疗首选刺络拔罐。《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其经,以成其疾”。刺络拔罐疗法通过“通其经脉”、“疏其血气”达到止痛、急救开窍、化瘀消肿等目的。急性扭挫伤,局部出血红肿,刺络拔罐可祛除瘀血,同时刺激了局部血管壁的神经,间接地改善了微循环功能,从而“祛瘀生新”,缓解局部疼痛。除局部红肿疼痛外,而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黄泳教授亦使用大椎穴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通过刺络放血,临床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

2.3 酸痛及重痛

酸痛是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重痛是疼痛时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酸痛、重痛多由湿着肌表,瘀滞或气血不足、精气亏损所致。《本草纲目拾遗》曰:“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寒湿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临床上,黄泳教授多选择拔罐、刮痧的方法来治疗寒湿所致疼痛,如腰背痛、颈肩痛等,面积较为宽大适合火罐治疗,则采用闪罐、走罐、留罐等方法,面积狭小之处则采用刮痧疗法,视具体病情而定。

2.4 痒痛及麻痛

痒痛、麻痛都是疼痛的常见伴随症状,在皮肤病、周围性神经病变中常见,均为风袭肌表、气血失和所致。对于此类疼痛的治疗黄泳教授认为,第一,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故在选穴时,可多选用膈俞、血海、委中活血调血,同时配以风池、大椎等共奏祛风之效;第二,黄泳教授学习胡玲香教授经验,强调从肺论治,认为肺主皮毛,最易感受风邪,且肺藏魄,诸般痒麻疼痛与情志相关。选穴时可俞募配穴,选取肺俞及中府,若疼痛为急性,可选取肺经郄穴孔最,起调血止痛之效;第三,脊柱相关病症引起的麻痹疼痛,还需专门针对脊柱损伤水平,采用夹脊穴深刺进行治疗;第四,亦可使用皮肤针扣刺,可调气行血,血脉通畅迫使风邪无处停留,瘀滞之邪随之外泄,络得通,血自和,痒可止。

3 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方法

3.1 不通则痛

实证疼痛多由外邪侵袭、气滞血瘀、痰独凝滞等,或其他有形之邪阻滞脏腑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即所谓“不通则痛”,疼痛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在络者,顽痰死血聚合作祟也。风寒湿为因,痰瘀为果,既生之痰瘀,又能倒果为因,致气不能行,血不能运,或麻或痛,或有结节,或见浮肿,是以祛风散寒,活血祛瘀。而岭南地区属湿热气候,痰湿为常见致病因素,常见痰瘀交阻证型,故黄泳教授在临床治疗实证疼痛时,亦强调化痰祛瘀,在选穴时常配以丰隆、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血海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同时注重调理脾胃,发挥健脾化湿祛痰行瘀之功。

3.2 不荣则痛

虚证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医学入门》记载:“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对于虚症患者,黄泳教授在治疗时,强调灸法的应用,多在疼痛局部腧穴及具有益气壮阳、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功效的腧穴处配合施灸,可用艾条灸、艾炷灸、热敏灸、药线灸、温针灸等,形式不拘。如退行性骨关节炎,多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采用灸法治疗具有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黄泳教授在临床发现其除止痛以外,对膝关节的屈伸度、肿胀程度等均有明显改善。

4 巧用特殊治疗点控制疼痛

4.1 腰痛点

腰痛点位于手背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腕背侧横纹远端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两穴,属于经外奇穴。其穴虽然不位于十二经络的主干线上,却能激发十二经络之阳气,通引督脉阳气,阳气通畅则能统血而行,气血流畅,经络得通,筋骨肌肉得以濡养,从而达到“通则不痛”治疗的目的。腰痛点穴针刺常用来治疗各类腰痛症,其中又以急性腰扭伤最为常见。黄泳教授在临床诊治急性腰扭伤患者,取双侧腰痛点,消毒进针得气后,小幅度提插捻转,以使针感传至手的前下部,同时嘱患者缓慢旋转腰部,活动幅度由小渐大,每十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患者常感腰部疼痛明显消失。

4.2 后溪穴

后溪穴系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古代主要用其治疗各种痛症,包括肩肘臂痛、目赤痛、胁肋痛、腿疼等,现代主要用于治疗落枕、肩肘臂痛、头痛、急性腰扭伤、足跟痛等病证。黄泳教授在应用后溪穴治疗痛症时,若治手指挛痛则多向合谷方向透刺,直刺0.5-1.0寸;若治疗腰痛、头痛多沿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方向向腕横纹斜刺,且多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4.3 天皇副穴

天皇副穴又名肾关,董氏奇穴,位于胫骨内侧,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而天皇穴位于胫骨头内侧,去膝关节二寸五分,为肝、肾、脾三阴脉所过[2]。天皇副穴为治疗肩臂痛及肩臂不举之特效穴。黄泳教授在临床治疗肩周炎时,遵循董氏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的治疗原则,取健侧之天皇副穴为主穴,在距该穴定位之胫骨内缘五分处进针,针尖刺向小腿外侧足少阳经方向,针体贴在胫骨下缘,进针1-2寸,得气后捻转行针30秒同时嘱患者稍微活动肩部(以自己能活动的最大范围为度)。

4.4 落零五穴

落零五穴是欧阳群教授擅长使用的经验穴之一,对各类痛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落零五穴位于落枕穴后5分,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在临床应用中,常在距掌指关节1寸,用0.25mm×30mm毫针,在靠近第二掌骨缘处直刺进针0.5寸许,拇指向后轻微捻转,待有针感后,留针15-20min。如未见效,可延长留针时间至lh。此外,黄泳教授总结落零五穴还可用于消除全身或局部的各种不适感觉,而不只局限于痛症。

5 调节心神缓解疼痛

心理因素能够影响人体对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方面的感知、分辨和反应程度。疼痛信号可在任何传递水平和环节上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情绪、注意和暗示等心理因素均可改变疼痛反应。愉悦情绪、注意力分散、良性暗示可降低痛反应,反之则增强。黄泳教授在接待疼痛患者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患者描述的所有症状,对患者的描述表示相信及理解,尽量安抚患者的情绪,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及时安慰患者对针刺的紧张及恐惧情绪,同时选用一些安神调志功效的穴位,如百会、神庭、印堂等穴位,使患者心神安定。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患者,以及自述疼痛病情的患者。

综上,黄泳教授运用针灸治疗疼痛具有灵活选用针刺手法、辨疼痛性质及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巧用特殊治疗点控制疼痛、调节心神缓解疼痛的特点,对于疼痛的治疗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进针针刺局部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丁学军作品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局部求解也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