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明阳,崔 冉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1992年8月,国务院经贸办、国家教委和中科院联合推出“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提出“产学官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战略”,拉开了中国在国家层面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序幕[1]。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30年来,人们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从“产学研联合”到“产学研相结合”,再到“产学研深度融合”,细微变动之处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技术创新体系内涵认识上的与时俱进、深化发展。正确认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科学研判当前产学研合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新时代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产学研结合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产学研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产学研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产学研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新时代,党和国家深化了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把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方略。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根本上是由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和其他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开展协同合作的经济社会活动,是更高级的合作创新,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载体创新。技术创新体系的载体进一步实体化,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主转向以共同建设新型的合作机构、研发平台为主,从而达到以物理载体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以创新平台承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目的,提高创新效果,重塑创新模式。
过程创新。新型创新体系的重要内涵是产学研合作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对企业来说,要强化“需求+技术+产业+应用”的链条,对高校和科研单位来说,不仅要满足于学术自然生长的知识创新,还要更加重视知识需求端、应用端的要求。要素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除传统意义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重要主体外,还离不开政府、社会的大力参与,努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共同体。尤其要注重发挥政府组织引导、条件保障作用,同时需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社会氛围。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涉及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多方面要素,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新时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建立以创新中心为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汇聚产学研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助推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的转化。再次加强对企业的核心技术供给,持续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最后,支持打造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成立发起产业联盟、创新中心,发挥各方优势,实现小核心、大协作的协同创新,让产学研深度融合落地开花[2]。
当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不顺,这是影响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问题。由于相关主体所属关系、利益分配、资源调度等仍存在一定的制度藩篱,往往造成现有的产学研合作中人员、机构、项目、经费等不稳定,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知识创造、积累和共享。②科技创新的生态仍不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市场导向作用不够,政府规划引导能力不足、对企业的科技服务力度不大,科研力量、资金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整合不力,一些创新要素处于游离的孤岛状态,无法形成科技创新的协同氛围和整体合力。③一些企业主体地位未体现。不少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创新发展的内驱力不强。有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研发和创新投入少,在参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缺乏正确认识和积极性。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④高校院所作用发挥不够。尤其是不少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动态交流不足,存在闭门造车现象,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畅,缺乏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精品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无法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有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没有政府的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很难自然生成。
首先,要做好统筹谋划。政府要制定规划,统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布局,将产教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同步规划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其次,要善于组织实施。一方面,政府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牵线搭桥”推动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力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构建起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落地落实。
最后,要加强保障能力。一方面,积极引导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构建持续稳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加强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尊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和需求,同时接纳创新失败、成果转化的风险,通过风险控制减少创新主体的损失。
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承担着开发、转化、应用和推广的职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强化创新体系的市场导向,企业是市场主体,对企业来说,要从单纯开发产品、提供技术发展到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专利保护乃至产品流通的全过程,形成“需求+技术+产业+应用”深度协同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从需求到产品、从市场到应用的快速转化,促进产学研真正合而为一,形成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格局。
其次,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在创新目标、资源配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最后,要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创新。鼓励企业更加注重长期科研能力的培育,改变各种短视行为,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形式上要求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服务、金融机构等相融相合的创新共同体,汇聚各方资源优势、协同优势和集成优势,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更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首先,激发各类创新要素活力。应基于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及优势互补的原则,鼓励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等跨界合作、联合起来去追求创新,增加各要素间对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的合作交流,激励用集体的创造力来解决技术创新问题。
其次,注重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大学要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善于提出新科学理论、探索新技术方法;科研院所要善于科技攻关,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企业要善于顺应市场规律,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并推广新产品,反哺和促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3]。产学研三者紧密相扣,组建成更大的创新链,实现创新要素互动交融。
最后,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注重打破各创新要素内部及相互的壁垒。产学研合作已从“结合”进入到“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拆除产学研之间的体制藩篱,走出历史形成的各种“孤岛”,冲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要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有组织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科技文化氛围,激发创新要素内生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互动交融。
首先,要强化人才培养,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根据市场和行业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向,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造就面向行业未来发展的学术精英、行业领袖和其他社会英才。
其次,要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积极推动简政放权,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着力打造零障碍、专业化、全过程、低成本、高绩效的科技创新治理环境。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以治理能力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更好释放科技生产要素的活力。
最后,要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方式,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营造浓郁的科教人文气息。尊重人民群众对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科教事业中来,实现科教事业的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全社会文化品位,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