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并举”发挥好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2-11-15 09:57:02
活力 2022年14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人士工作

陈 涛

(中共丰都县委党校/丰都县社会主义学院,重庆 408299)

引 言

新社会阶层人士既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其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整体是好的,但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挑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为此,结合新社会阶层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不足,围绕“四抓”探索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

一、抓思想认识,共创乡村发展新环境

要让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就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新社会阶层打造和谐的外围环境。

(一)充分认识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第一,各级党委、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新社会阶层助力乡村振兴这项工作,深刻认识新社会阶层在产业发展、就业提供、农产品消费、人才供给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明确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各级党委要将乡村振兴与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有机结合,持续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作为运用统一战线领域资源的方式,科学指导新社会阶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并及时跟踪新动态、研究新情况、听取新意见、解决新问题,做到指导与落实有效到位。

第三,党委政府应积极探索出台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优惠政策,在活动资金、土地流转、税费缴纳、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还可以大胆地探索开通新社会阶层纳才绿色通道,将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作为对新社会阶层的一项考核内容,积极吸纳新阶层中的优秀人才,用实际行动为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营造宽松的政策和环境,突出其重要性。

(二)提升新社会阶层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意识

第一,新社会阶层人士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而将政治自觉转变为行动自觉。

第二,新社会阶层人士要积极主动担当,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要以参与乡村振兴为荣,以服务农村发展为傲,不断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

第三,新社会阶层人士要提振干事创业信心,抛开“多处于体制外,办事干事难展开手脚且影响力不大”等一些负面意识的影响,重新客观全面认识自身在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发展思维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增强搞好乡村振兴的底气和信心。

(三)增强新社会阶层推进乡村振兴的社会认同

第一,各级党委、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的宣传力度,通过政府行为开展正面宣传,充分全面展现新社会阶层为乡村振兴做出的重要贡献,借以改变社会公众的片面认识,提升社会公众对新社会阶层的认可度。

第二,用好新社会阶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这一宣传利器,借助深入群众、调查民意之机,拿起手中的“小喇叭”广泛开展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新社会阶层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思考着什么、建议着什么、行动着什么、憧憬着什么,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和群众呼声。

第三,新社会阶层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所取得的效果也大有差别,更需要社会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多关注、多理解、多支持、多引导、多肯定这一群体的作用。

二、抓组织引领,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

注重发挥统战部门的组织作用,突出政治引领,发挥凝心聚力的优势作用,有效协调各方自资源和力量,整合形成强大合力,为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多层级工作联络站。由统战部门牵头,建立县级、乡镇级、行业级、村级乡村振兴工作联络站,为新社会阶层、乡村群体、行业提供工作保障,通过政策解读、把脉观相等方式加强各级联络站间的对接,加强对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协调。

第二,建立政治引领与工作任务一体机制。统战部门应在高度注重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在做特、做优、做亮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上下功夫,将政治引领与推进乡村振兴“五个振兴”这一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引导新社会阶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行为、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体化。

第三,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直接听取新社会阶层人士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看法想法,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政策指导、社会地位、生存环境、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新社会阶层群体中开展实地走访、网络调研,鼓励新社会阶层人士真实表达意见,进一步畅通多层次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时了解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发现并合理解决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增强其参与感、认同感、成就感,更好地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二)搭建工作交流平台

第一,拓宽线上交流平台。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公众微博等平台,为新社会阶层人士提供便捷的交流通道,实时更新活动信息、推送信息。开通“网联会”,根据需要邀请领导、专家、骨干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政策解读、业务指导,也可根据具体工作实际,在线上交流分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全面提升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第二,做实线下交流平台。进一步建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示范基地,将其作为线下重点学习交流平台,用好、用实、用活基地,积攒新社会阶层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开设“同新讲堂”“联谊沙龙”,邀请专家学者、行业能手讲授乡村振兴相关专题,创建乡村振兴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吸引高校专家、乡村振兴局领导、行业精英等开展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新社会阶层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性。成立“同新宣讲团”,由志同道合的新阶层人士担任宣讲团成员,通过宣讲交流提升新社会阶层人士思想认识水平,达成齐力参与乡村振兴的共识。

第三,创建交流锻炼平台。统战部门积极发挥组织作用,向党委政府争取政策,选派体制内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专联”)、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挂职锻炼,邀请新阶层人士进入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全面参与此项工作,打破体制壁垒,密切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实现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的最大化整合,既满足了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又创造了新社会阶层发展的机遇,实现了双赢。

(三)完善分类工作台账

第一,按照四类群体进行划分,分别建立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台账,做到及时更新、准确完善数据。

第二,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同行业新社会阶层进行进一步优化细分,如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类,可按照“建筑、卫生、服务、制造”等进行再划分,建立细类别台账,实现新社会阶层同行集聚,以便有针对性地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乡村振兴。

第三,按照“政治立场坚定、服务水平高、作用发挥好、社会影响大”的标准,筛选助力乡村振兴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机构,将其纳入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重点台账,并将其吸纳进新专联,并担任重要职务,确保其重要作用充分发挥。

三、抓自身优势,构建均衡发展新格局

新社会阶层应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突出“优势互补、优势整合、优势治理”,将各群体优势汇聚成新阶层优势,将新阶层优势作用于乡村振兴,用优势发展理念有效解决现有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

(一)注重发挥自身优势

第一,注重发挥新阶层统战优势。新社会阶层不同于其他群体,带有鲜明的统战色彩,要树立“新阶层人士到哪,统战工作就到哪”的理念,积极发挥统战作用,发挥凝聚共识的独特优势,积极吸纳各类别各层级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画最大同心圆,做好乡村振兴。

第二,注重发挥行业优势特长。不同类型的新阶层群体在乡村振兴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四类”群体应比照行业特点,形成“行业特征+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推动新社会阶层着力乡村振兴。新媒体从业人员可发挥电商技术优势,利用直播间、抖音推介农产品、宣传乡村旅游,探索“网红经济”新路子;民营企业中的医疗从业人员可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农村医疗服务,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律师事务所可设立乡村法治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第三,注重用好深厚群众基础。新社会阶层能够感同身受了解农民所思、所盼、所想,也更能够找到村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交流,充当村支两委与村民之间的桥梁,有效化解潜在矛盾,提升组织化程度,形成村干部、村民、新社会阶层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用好现有平台

第一,用好新专联等政治参与、学习教育平台,积极参加“四会一活动”,参与乡村振兴等重点调研,借用平台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第二,用好实践创新基地、实践创新示范点、协会、公益组织,善于依靠“关键少数”,借用新社会阶层优秀代表人士的影响力,培育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彩、乐于投入乡村、群众呼声高的精英队伍,缓解乡村振兴中人才发展不均衡、作用发挥不均衡问题。

第三,用好政府搭建的平台,借助组织、民政、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团体,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困境儿童的保障工作力度,开展好乡村振兴中各类人群的关爱工作。

(三)注重创新参与方式

第一,创建“云上新阶层”。通过大数据分享,为新社会阶层提供乡村振兴工作有关信息,发布需要新社会阶层介入助力乡村振兴的行政村、产业项目建设招投标等有关信息,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便捷性、时效性、灵活性。

第二,设立云端联络站。发挥新媒体从业人员优势,利用云端软件平台,让新社会阶层实现“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随时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过云端快速处理问题。村民遇到农产品技术问题,可通过云端联络站快速搜索到农技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资金链遇问题时,也可通过云端联络站筹措,破解资金瓶颈。

第三,搭建创业平台。新社会阶层人士发挥自身科技创业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投身技术创新,大众创业,组织村民参与多门类,多层次,多渠道的实用技能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乡村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本土创业人才,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力提供不竭动力和保障力量。

第四,“五大振兴”齐谋划。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共同纳入发展规划,实现协同发展。

四、抓机制建设,激励新阶层创新局面

新社会阶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及今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将持续长期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激发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为其在乡村振兴中开创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立科学的作用评价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作用发挥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当地新社会阶层特征及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发挥现状,结合“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内容,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细化新社会阶层助力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建立健全“四位一体”作用发挥评价模式,采用个人自评、行业评价、群众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提升作用发挥评价的真实性、精准性、全面性。

第三,建立健全动态化作用发挥评价机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对每项指标进行具体化分解,实行“参与一次评价一次、参与一事评价一次、每月一小评、每季一中评、每年一大评、阶段一总评”的动态化评价,做到精准掌握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动态,为其作用的发挥给予客观评价。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第一,建立作用发挥监督机制。建议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设置监督岗,配备专人全面跟踪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情况、开展审查工作,全程了解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以监督倒逼落实,确保作用发挥到位。

第二,建立作用发挥考核机制。建立作用发挥考核小组,由统战部、企业主管部门、新社会阶层代表及村民代表组成,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细则,可将新社会阶层介入乡村的周期、带动当地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公共服务、投入与产出的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对同类活动采取积分形式进行量化考核。

第三,完善作用发挥监督体系。要建立新专联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将政府监管与行业监督、村民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作用,确保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规范化。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惩罚机制

第一,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将介入乡村振兴作用发挥好、考核优的新社会阶层人士作为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推介,并为其开设绿色通道,在活动经费、政策支持等方面优先给予倾斜,通过提升社会地位、保障生存环境、提供交流学习机会等奖励手段的运用,进一步调动新社会阶层的参与积极性。

第二,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作用发挥考核不合格或违反乡村振兴实施原则的,视情节严重,给予行业内通报批评,通过拉入黑名单、限制营商环境等惩罚方式,引起新社会阶层的反思,从而有效纠正和避免介入乡村振兴带动力不足等问题。

第三,建立明晰的清单机制,梳理个人及行业任务清单,实施减分细则,根据新社会阶层人士在乡村振兴中的任务未完成情况进行扣分,个人及行业均为100分进行计算,计分减少到不同分值将给予相应的惩罚,用目标倒逼活动开展进度,用时间倒逼工作程序,用清单制度倒逼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作为、全力落实。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人士工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00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6:04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42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WHEELS IN MOTION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