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022-11-15 09:57:02
活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先进性党史党员干部

张 涛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长治 046000)

引 言

所谓以人为本,主要是始终秉承着唯物史观的基础原则,更是我国党史党建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领导思想。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主线,为其提供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人民的基础利益,更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对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回望,不论是党组织还是国家,其发展历程都较为艰辛,但是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以及社会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家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之路。而在党史党建活动中,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融入,能够对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需要充分掌握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过程中,促使党组织和国家走上更为完善的发展之路。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表明我国党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利益作为主体,通过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执政为民这一目标,将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工作过程中进行全面落实,并让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轻意识形态,全面实现以人为本。我国党组织的建设以及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始终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并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合理利益,党组织的发展前景也会变得越来越光明。在整个过程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展现了巨大的价值和作用,是我国党史党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发展时期,只有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全方位掌握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背后的价值和内涵,才能使党史党建工作开展得更为顺畅。

二、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这一指导理念的出现,代表着我国党组织针对传统哲学中的资产阶级及地主阶级等相关理念,摒弃其中的缺陷之处,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及在相关党史党建实践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边缘化思想与不够合理的发展概念,而提出一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类全新的党组织指导思想。依照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只有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使我国党组织的相关工作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建立和谐社会,为进一步实现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构建出一个更为现代化、先进化的党组织,首先需要综合考量,什么样的党组织才能够代表先进性,以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建立一个具备现代性和先进性的政党组织。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水平、政治文化及思想观念上的需求,才能够保障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发展进步协调共建。这就表明,我国党组织需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全方位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党组织在时代发展进程中能够真正地实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性和现代化。而基于党组织的先进性具体实践来进行分析,不光是对我国党组织的政治纲领以及制定的方针政策判定其是否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的前进需求,最为重要的是,党组织各级下属组织是否能够进一步展现出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带领党员把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做得更完善,而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基于党组织的实践行动是否真正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来对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现代化进行客观评价。除此之外,基于党组织的先进性,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党组织过去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并不代表着在21世纪下的先进性和现代化,而党组织现阶段的先进性和现代化,也并不意味着代表往后的时间里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因此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现代化是需要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需要始终秉承与时俱进这一思想,而党组织的执政资源也需要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对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潜能来说,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基础理念,保障老百姓的各项权益,让人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安居乐业。而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条件,才能够确保国家的治安水平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是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确保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需求。

(二)党的执政本质的需要

我国党组织的执政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执政为民,也就是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这样来看,执政为民的基础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达成高度的一致。大量的实践表明,我国党组织的执政本质,以及进一步坚定党组织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党组织是否能够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有着无法分割的重要联系。党组织的存在,其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就是深入保障老百姓的基础利益,只有确保百姓的利益,才能够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若是将执政人作为主体,将个人利益作为主线,通过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来获取个人的微小利益,那么这样的执政方式是无法确保党组织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广大人民群众也会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抛弃这样的执政组织。因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将维护广大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党史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我国党组织在执政工作上的本质需求。

(三)发展党内民主的需要

在我国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确保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需要保障党员的主人翁角色,真正地实现当家做主,而这一基础概念也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和联动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的岗位积极性及工作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党史党建工作过程中,需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指导原则,尊重广大党员的主人翁角色,让每个党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党史党建工作中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干。同样,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才能够使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得到全方位的展现。因此,为了进一步对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进行全面的延伸和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开展党组织建设时,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也就代表着尊重广大党员的主体角色,更是广大党员主人翁角色的重要反映。

三、将以人为本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中的策略

(一)加强以人为本思想的实际执行力度

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就明确指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概念,在十八大中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及发展性。因此,在我国党史党建的相关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应该全面强化以人为本原则的执行力。首先需要进一步实现党员干部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促使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水平得到提高。

一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首先需要关注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化作风的建设水平,秉承着身先士卒的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出互相协调,互相合作,互相团结的良好工作氛围,全面构建求真务实、团结发展的党员干部团队。其次,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所有的党员干部进行公平对待,让党员干部能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让他们能够获得更为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再次,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真正的实事,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能够依赖党组织,信任党组织,维护党组织。最后就是需要全面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日常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将所有党员干部及相关领导团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真正的高度统一,保障其团队的稳定性,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二是需要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促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首先,需要始终围绕着中心工作,逐渐展开党员和党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着力点,开展热爱工作、遵纪守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的教育和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的模式,对权力进行下放,对广大党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优化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在思想建设上抓好抓严,促使党组织的内部向心力得到全方位的增强。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教育工作,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解决,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三是需要在常规的监督检查工作上做到完善,促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全面增强。首先,需要将各级党组织的管理人员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象,将传统工作概念中“已传达、无法解决”这样的理念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优化工作态度,促使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岗位积极性变得更强,开展各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工作。其次,需要将目前的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进行有机融合,对党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及工作任务的开展状况进行深度梳理,并全面挖掘影响他们工作执行水平的负面因素,改善不良习惯作风,促使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变得更强。最后就是需要强化现场的监督水平,使党员干部的防范意识得到提高,全方位优化党员干部的业务掌握水平,将其侧重点放置在高素养、高水平的复合型团队,全方位提高党组织内部的控制管理水平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

(二)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党和国家的发展

我国党组织需要始终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基础理念,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全方位优化以人为本等相关原则的执行水平,促使党史党建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举例来说,保障地区在经济水平全面提升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对偏僻地区经济发展的关注度,促使整个社会的物质水平实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这与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达成了高度一致。在党史党建工作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执行水平,通过建立民主型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促使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地支持、理解党组织的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听取人民群众所提出来的建议,能够进一步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角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全方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包括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社会,促使社会走向更为光明的发展之路。社会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其主体在于人民,而社会想要实现进步,其内在动力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想要实现发展,需要通过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集聚和共同努力,建立更为发达的社会。共产党始终坚持并落实走人民群众这一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积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广大人民群众来共同参与到其中,其主要的建设目标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促使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也只有真正地相信群众,走到群众中去,对群众进行动员,对他们进行思想观念意识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的创造力被全面激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为自主地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对人民群众进行高度负责,全方位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机协调,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进行高度统一,使他们的政治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进行衔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让他们的物质及精神领域生活变得越来越完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也是我国党组织特有的高尚精神品质。因此,我国党员干部的相关工作落实,需要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新时期,国家的主人翁是人民群众,是促使国家实现进一步生产建设的重要原动力,只有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过程中,才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促使党组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人和经济之间的有效协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先进性党史党员干部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8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8:00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40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24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