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实践研究
——以Y 大学H 学院为例

2022-11-15 09:57:02高琰宇
活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党员

高琰宇

(燕山大学,秦皇岛 066004)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要把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组织育人工作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必须从顶层设计、基层实践基础上探索创建党建品牌,自上而下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深化党建功能,突出政治引领。

一、高校党建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种手段。通常来讲,一个“品牌”,如果拥有新颖的构思、良好的质量、强大的号召力、深远的影响力,就可能会增强大众对于品牌的欣赏力,进一步提高购买力,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高校党建品牌,是借鉴这一理念,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和自身办学特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师生群众为重点,以突出党建工作特色、彰显党建工作亮点、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为目标,在长期的认知和实践过程中,探索出能够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得到党员群众较高认同的,具有较大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的党建工作新载体。

二、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现状

检索发现,近两年有关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文献有百余篇,研究范围大到高校整体层面的建设,小到院系、部门品牌的探索;研究方法或以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为背景,或依托“智慧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或应用新媒体新手段;研究内容涵盖了党建品牌的具体做法、理论分析和总结提炼等。随着对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建设党建品牌已然成为促进高校打开党建工作格局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党建品牌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党员理论学习不深入,缺乏政治理论基础

建设高校党建品牌,需要有创新的思维、独特的设计、广泛的影响和传承,但最为基础的是需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近些年,随着高校党员发展规模的扩大,即使“严把入口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高校中依然存在很多党员政治理论不扎实的现象。基层党组织在引导党员确立目标时无法将学习目的与党的根本宗旨相结合,在指导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研修,因此也造成了党员理论学习的形式主义,缺乏政治理论基础。

(二)党建品牌意识偏弱,缺乏创新性

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一般都按部就班遵照上级党委的通知安排,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大多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如规范的“三会一课”制度、统一安排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等,学习方式也局限在主题学习、集体讨论等,缺乏创新性。专业教师科研任务繁重,教师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思考;而学生因思想政治站位不够,学生党支部有创新但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因此无论是从教师党支部还是学生党支部来说,都难以在党建品牌建设方面做出创新举措。

(三)党建品牌建设特色不足,缺乏与专业的融合

高校在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品牌”的特点,也没有深刻剖析高校自身在党建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味参考模仿其他同类高校的形式和内容,没有结合时代发展大背景,没有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和专业特色,也没有结合师生学习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导致虽然进行了党建品牌的建设,但内容不充实、形式不丰富、特色不鲜明、亮点不突出,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建设可以彰显高校党建工作特色、融合高校专业特点、解答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党建品牌。

(四)党建品牌持续性不强,缺乏示范引领作用

很多党建品牌在实际创建过程中,因为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品牌着力点不够深远,仅仅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完全忽视了党建品牌的持续运行。方凤玲在对15 个学院党建课题进行考察时发现,大部分学院申报的党建课题主题变动频繁,临时性活动较多,没有长远的规划,且党建品牌更是需要后期总结包装得以呈现。很多党建品牌活动党员的参与性不够,或者党员在参加活动时也只是单纯参与,没有把活动融合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导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体现不足。

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的现实意义

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探索创建高校党建品牌,目的是在总结提炼过去经验做法的同时,使党史学习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开展,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性与实践性并存,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学深悟透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弘扬历史传统、加强党性锻炼,让教育活动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让教育收效有形有实、有花有果。因此,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是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创新性和实践性。从品牌建设的背景来看,党史学习教育已经成为引领高校基层党建的核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的党建品牌创建完全不同于对过去“老路子”“旧方法”的复制粘贴。高校基层党组织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党建品牌的创建始终,在完成党建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高校专业特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高校基层党建新内容,这是方法的创新,也是理念的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初探,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促进并强化党建品牌的创建。

其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是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手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得到有力彰显。而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内容充实,形式丰富,意义深远,是师生党员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料。在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融入党建品牌的创建中,引导师生党员由“被动输入”变为“主动探求”,在党史学习中回顾历史,在品牌创建中总结经验,在传承文化中坚定理想信念。

最后,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是提高师生党员参与性,彰显党建示范引领作用的必然需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召开,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工作,如主题学习、读书班、演讲、朗诵等。而高校党建品牌的创建,是在总结经验、凝聚思想、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把目标任务明确好,把文化精神挖掘好,把特色活动利用好,从而形成系统的、特色的、创新的、可传承的一系列品牌活动,提高师生党员的认可度和参与性。同时,随着师生党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党建品牌也更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得到有效彰显,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坚定的信念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高校党建品牌创建路径和范例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养分和水,更离不开健康的“根茎叶”。如今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阳光不满足、养分不充足、雨露不充沛,而在于思想的“根”还扎得不牢,活动的“茎”还不够繁茂,先进典型的“叶”对养分的吸收还不够充实。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我们以Y 大学H 学院为试点,开展“聚焦党建根茎叶,奋力献礼百周年”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实践研究。

(一)聚焦党建“根须”,筑牢思想根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共产党人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更要注重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因此,H 学院以夯实理论基础、扎牢思想根基为重点进行党建品牌建设。例如: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手抄党章,不断加深其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全面了解,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利用图书馆资源,紧紧围绕红色文化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活动,通过阅读红色书籍,了解百年党史,结合党员自身实践书写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分享感悟,引起共鸣;组织线上党史知识竞答,通过前期准备加深知识的积累,通过现场竞赛刺激知识的应用,从而真正把党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增强品牌的实效性。

(二)聚焦党建“茎干”,拓展活动渠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就像植物的茎多方向生长,多路并通传输养分一样,创建党建品牌也需要采用多元化方式开展,多措并举打通与学生思想认知的媒介通道,积极促进媒介融合,借助网络媒体等新型手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党的认同感知,不断提升自觉参与党的建设的使命感。例如:组织学生党员通过日历的形式收集百年党史,回顾党史上的今天,同时结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党史故事100 讲》中丰富、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在微信平台创办“百年党史”栏目,真实生动地再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组织学生党员寻找、学习、展示红色电影、电视剧、歌曲、书籍等红色经典作品,再通过网络媒体平台以推文、视频、音频等模式展出推荐作品,让学生在寻找中唤醒红色记忆,在学习中梳理历史脉络,在展示中传承红色精神,激励学生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主线组织党史征文比赛,结合学生个人经历、所见所闻、所得感悟、生活变化等,把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与学党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历史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经典通过文章流传;组织学生党员录制视频祝福语,通过微信平台等网络媒体送出视频祝福,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增强党建品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党员活力,树立党员意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三)聚焦党建“叶脉”,吸收精神养分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将养分传递到植物的各个部分。而在党建工作中,要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宣传榜样力量,弘扬正气,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正面激励和引导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

例如:组织邀请专业教师、学生家长中的党员同志,以及在抗击疫情期间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学生党员进行访谈,通过微信平台推出“初心传承,薪火永继”访谈录,推送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党员同志入党前后的心路历程,“党龄生命”中对党的事业有重大影响的奉献故事,发生在教书育人、专业科研、家庭工作、学生生活中的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设计“榜样力量”“‘研’途有你”“青春战疫”等专栏,加大力度表彰在抗击疫情期间、在志愿服务当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党员,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让舍小我为大我的光辉更加闪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终转化为示范之“花”和实效之“果”,引导更多同学投入志愿服务当中,把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让奉献的生命力永久传承。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