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研究

2022-11-15 09:32:36姚景川
记者摇篮 2022年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内容

□姚景川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其用户数量不断发展壮大。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达到8.88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到87.8%。5G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提升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优化了用户的体验,实现了更优质的传播效果。为紧随时代前进步伐,近年来各大电视媒体纷纷加强了对短视频的应用,以创新新闻内容,提升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我国新闻短视频应用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索研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特征

1.可满足人们信息接收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实时的新闻信息,人们的新闻阅读还呈现出突出的碎片化特征。而电视新闻短视频凭借其短小、精练的特征,可在短时间内向人们传达新闻核心要素,切实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碎片化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另外,电视新闻短视频还呈现出简明扼要、生动诙谐的特征,极易赢得受众的关注、青睐。比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短视频《主播说联播》,以通俗的语言向广大受众传播热点新闻,一经推出后即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2.可推动新闻交互

传统电视新闻侧重于单向传输,人们只能被动接收新闻信息,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十分有限。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短视频可实现评论、点赞、转发等一系列功能,可有效满足人们的新闻交互需求,满足广大受众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视频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多样丰富的新闻信息。当面对一则自身感兴趣的电视新闻短视频时,人们可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可对短视频进行实时转发,与其他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等。

3.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短视频可摆脱传统媒体传播模式,实现对多样丰富社会信息的实时传播,推进新闻资讯、公众社交圈的充分融合。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都可被制作成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人们也可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拍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输至网络媒体平台,与他人实时分享,人们的娱乐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二、电视新闻短视频的生态环境

1.外部生态系统

外部生态系统由媒体外部一系列要素组成,主要涉及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等。从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角度而言,随着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获取多样丰富的信息来认知不断发展的外部世界。因此,对信息资源的采集使用显得至关重要。而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广,电视新闻短视频已然成为电视媒体信息发布的主要载体。从经济生态环境角度而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媒体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一大批新媒体表现活跃,并赢得受众及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在此形势下,电视新闻短视频成为电视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从政治生态环境角度而言,近年来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完善网络视频准入机制,为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2.内部生态系统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介加强了对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建立起不同媒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这也是媒介传播内部生态系统的重要内涵。不论是哪一类媒介,都在自身独特的时间、空间层面对应着各不相同的生态位,并在各异的生存环境下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生态特征。一是,时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指的是媒介在时间层面的分裂,究其原因在于新闻信息具有深厚内涵,需要相关人员采编、撰写,并要保障新闻的时效性。而各大短视频媒体平台不仅聚集了众多的新闻信息生产者、采集者,还支持实时拍摄记录上传,显著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另外,短视频媒体平台接收信息十分便捷,可有效摆脱时空的束缚,实现对新闻信息随时随地发布的同时,还可满足人们碎片化的信息接收需求。二是,空间生态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短视频主要通过智能终端、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传播时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近年来电视媒体在转型发展中不断加强了与新媒体的交流合作,有效弥补了信息时效性较差、与受众互动不充分等不足,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新闻传播渠道。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媒介也纷纷将短视频平台作为发展重点,这让短视频平台的空间传播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内容趋于同质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都加入到新闻短视频制作的行列中,由于经常进行类似题材内容的制作,使得新闻短视频内容趋于同质化。其一,一些社会热点发生后,由于新闻记者未能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有的媒体为及时对该则新闻进行报道,往往会整合网络中的相关视频资源,且并未进行深度加工即直接报道发出。而这些传输给广大受众的新闻信息大多为雷同的、不完整的、碎片化的,不仅会影响新闻的专业性、严谨性,还难以满足受众接收准确新闻信息的需求。其二,一些媒体片面地认为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就是将电视新闻剪辑成片段式的小视频,或直接照搬电视新闻内容,然后反复地更新、推送,这实际上只是传统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简单嫁接。

2.内容完整性不足

电视新闻短视频为在有限时间内对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往往会对主要内容进行剪辑,受众接收的大多是一些碎片化的新闻内容。这虽然满足了人们碎片化、便捷化的阅读需求,也便于人们实时了解新闻的发展动态,但是完整性不足的新闻内容不利于人们把握新闻事件的真相。内容太过碎片化,不合理的分割,使得一些新闻报道难以呈现出明确的新闻主体,进一步造成受众难以认识到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观看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兴趣。因而,电视新闻短视频“短小”的呈现形式,与电视新闻所承载的“高深”内容的冲突,是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3.专业短视频传播人才匮乏

尽管人人都可完成对短视频的拍摄录制,但一条高质量的短视频往往需要通过文案创作、内容编辑、视频剪辑等一系列环节方可最终完成。电视媒体虽然配有专业、稳定的编辑团队,但专业短视频传播人才则相对匮乏。从如今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现状来看,一些电视媒体虽然已开通短视频账号,但在短视频传播方面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及短视频拍摄人员,使得在短视频传播实践中难以有效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策略

1.构建专属管理体系

对电视新闻来说,必须明确受众资源的重要性,不管是进行短视频传播,还是通过其他媒介传播,传播对象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在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中,应构建专属的管理体系,设置短视频受众专属管理账号,如果条件允许则可设置专门的短视频传播管理部门,该部门的职能包括开展短视频受众管理、采集处理短视频受众反馈等。比如,在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受众年龄、性别、观看偏好、浏览历史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建立用户画像,进而基于受众的实际需求制作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例如,经过信息采集分析发现,不少用户关心体育新闻,则在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中向该部分受众多推送体育类新闻,如此一来,不仅可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可提升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帮助电视媒体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2.丰富短视频内容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今人人都是短视频拍摄者、传播者,为满足广大受众的多元需求,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应紧随社会前进步伐,加强对内容的改革创新,引入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视频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受众短时间内便可迅速掌握新闻内容的概要,并使受众自发地对新闻短视频进行转发分享,提升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针对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电视媒体除通过自己的账号进行新闻短视频实时发布之外,还可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同步直播,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并通过采访现场目击者及视频拍摄者,拉近受众与新闻的距离,提升新闻的时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短视频的竞争主要在于内容,短视频内容不仅要保证足够新鲜,新闻工作者还应在内容的表现力及深度、广度上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电视新闻短视频的有序健康发展。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就电视媒体新闻节目制作人员结构而言,尽管电视媒体在编辑、策划等方面配备有相对较强的专业团队,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则缺乏专业人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持。为此,电视媒体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短视频传播专业人才的引进,在进行新闻短视频传播时讲求主题引导,让人们明确新闻短视频的本质及价值,进而实现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目标。另一方面,邀请短视频传播专业人才前往电视台授课,打造短视频制作优秀人才队伍,逐步提升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质量。与此同时,电视媒体应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编辑制作技术,在视频制作上巧妙选择视角,结合不同平台特性及受众需求发布不同的新闻短视频。

4.推进生态位资源共享优化

只有建立起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方可实现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在电视新闻短视频融合发展中,相关人员应确立生态位共享理念,并非一味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同时,依托新媒体海量的受众群体,加强与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合作,借助不同渠道的内容传播,发挥各方主体力量,实现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收获更理想的电视新闻短视频融合发展效果。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短视频需要经过专业制作,对各项新闻要素进行优化整合,进而更好地保证新闻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内容上应选择鲜活、热点素材;对图文、字幕、音频的处理,应做到巧妙结合,通过制作大量内容质量有保障、有价值的新闻,来切实提升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

5.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会大众已不再局限于通过门户网站获取新闻信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自身感兴趣的新闻信息。通常情况下,人们打开智能终端、登录短视频平台后,平台会优先推送用户已经关注的视频账号内容,在此基础上,平台会基于用户过去浏览偏好、观看记录等开展个性化内容推送。在这一情形下,人们更关注的是视频内容,而并非视频内容发布来源,所以不易于在原本粉丝群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粉丝群体数量。面对这一情况,电视新闻短视频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受众体验,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树立自身鲜明的风格形象。不管是在新闻信息采集方面,还是在新闻短视频内容制作方面,电视媒体都应当切实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及互动感。新闻短视频品牌塑造过程中,还应正确把握平台定位,传播得当的新闻短视频内容。比如,《人民日报》尤为重视品牌塑造,首先在品牌标签延伸方面,《人民日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通的官方账号的头像都沿用了《人民日报》风格统一的白底红字样式,表现出极高的品牌辨识度。其次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公众讲述国家的大事小情。《人民日报》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通的官方账号亦是如此,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短视频新闻内容生产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品牌认知度。因此,电视媒体要注重展现自身打造新闻短视频的品牌化、特色化、形象化特征,并通过高产高质量的新闻短视频内容赢得受众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五、结语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视频凭借其时长短、内容丰富以及便于分享等特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通过推进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加强对短视频的合理应用,可有效弥补传统电视媒体的不足,推动电视媒体创新发展。为此,电视媒体相关人员应明确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构建专属管理体系、丰富短视频内容形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新闻短视频品牌等措施,实现对短视频的有效应用,让电视媒体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