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抗联英雄传家宝》拍摄感悟

2022-11-15 09:10:28高巍巍
记者摇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家宝杨靖宇本溪

□高巍巍

每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都凝结着创作者无尽的心血和汗水,是千锤百炼、精心打磨创作出来的,需要经过前期策划、采访、拍摄、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

《抗联英雄传家宝》是本溪电视台于2019年创作完成的,历时一年时间,摄制组辗转大江南北,横跨9省21个市县村进行拍摄,爬冰卧雪,翻山越岭,从极北的冰天雪地,到酷热、潮湿的南国边疆,拍摄外景和抗联英雄的纪念馆、牺牲地、英雄的家乡故里,采访英雄后代,采访笔记多达数十万字,收集记录抗联英雄的传家宝及家风传承的故事。采访笔记多达10万多字,解说词文字稿5万多字。

有劳动,才有收获。有付出,就有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作品获得了成功。《抗联英雄传家宝》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辽宁省电视纪录片大奖优秀作品奖、辽宁省新闻奖一等奖、辽宁省广播电视一等奖。

那么,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是怎样策划和创作的?拍摄的内容有哪些?弘扬怎样的精神?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创作初衷

本片是中共本溪市委宣传部和本溪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打造的,也是本溪广播电视台2019年的重点纪录片工程。

1.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为电视台专题部,我们从2003年开始,就承担了每年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任务,这也是本溪广播电视台每年的重点工程。多年来,我们创作了《太子河文明》《燕东胜景》《记忆——本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录》《重走抗联路》《源点1905——本溪现代煤铁工业文明记忆》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拿什么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呢?我们想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事迹。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在他的《雪冷血热》中说道:“在长达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最早,坚持独立抗战时间最长,敌我力量对比最为悬殊,斗争环境最为艰险,付出牺牲最为惨烈。”东北抗联孤悬东北,孤军奋战,面对日伪无休止的军事讨伐,面对敌人残酷的集家归屯和经济封锁,面对东北的极寒天气和粮食断绝,东北抗联将士几乎陷入绝境,时刻面临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但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抗联将士在艰苦卓绝斗争环境的考验面前,依旧信念坚定,矢志不渝,面对残暴的敌人和恶劣的环境,不畏惧、不退缩、不屈服、不妥协、不放弃、不投降,挑战人类生理极限,坚持对日作战到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在这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也孕育和产生了东北抗联精神。

于是,我们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策划,确定选题,开始拍摄。

2.申报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

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每五年评选两次,2019年是申报年。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要求,我们决定策划最好的选题,打造精品,申报这个省级最高荣誉。

3.挖掘本溪的红色教育资源

本溪,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同时,本溪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拥有很多红色教育资源,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和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都是享誉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本溪还有很多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和资源,抗联英烈的纪念碑、密营遗址、战斗遗址等遍布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这些都是红色资源,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推介和宣传,将本溪抗联的红色旅游名片打出去、亮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溪,走进本溪。

4.弘扬抗联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弘扬正能量,讴歌英雄人物,是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

东北抗联精神,根植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血火硝烟之中,产生于白山黑水这片沃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

为了弘扬抗联精神,讲述英雄故事,继承革命遗志,传唱红色经典,我们策划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抗联英雄家传信物》,通过抗联英雄留下来的家传信物,讲述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抗联英雄故事,串联出家传信物对后代人的影响,体现红色家风的继承和发扬,突出家文化主题以及良好家风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讴歌英雄

讴歌英雄,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能忘却的主题。

确定了东北抗联的选题后,考虑到关于东北抗联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很多,我们想突破,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于是想到了传家宝——抗联英雄留下的家传信物,后代人是如何保存的、如何传承红色家风的。通过采访抗联英雄的后代,寻找抗联英雄当年留下的遗物、信物以及书信、日记等,讲述围绕信物发生的故事,以此引出抗联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再讲述英雄家传信物对今天家风的影响,以及英雄人物红色家风的传承和继承。

我们最后确定了9位抗联英雄,绝大多数是抗联中的重要将领。他们分别是杨靖宇、宋铁岩、赵一曼、李兆麟、周保中和他的警卫员刘义权、赵尚志、韩勇义和魏拯民。他们的传家宝是:桦树皮、日记、遗书、四川币、英雄勋章和照片等。

这些抗联英雄有的在本溪战斗(杨靖宇),有的在本溪战斗牺牲(宋铁岩),有的是本溪人(韩勇义),他们都有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他们都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

在那个残酷环境里,抗联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用无畏的牺牲精神诠释着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三、传家宝,永传承

抗联英烈的故事永远传承,而他们留下的传家宝,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是红色家风。

英雄们的崇高信仰引领着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他们的家国情怀更是感染着后辈人,传承好家风,将传家宝代代相传。

采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着抗联英雄的后代们保持红色家风的情怀。他们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杨靖宇的孙子们都在郑州铁路系统工作,三孙马继志曾参加过老山战役,荣立三等功。退伍后仍旧在郑州铁路局工作,他们没有去找组织要好工作。最小的孙子马继民还没有出生,杨靖宇的儿子就因公殉职了,养活六个子女成才的重担就落在了杨靖宇的儿媳方秀云身上。马继民告诉记者,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有时候政府去家里慰问,问家里有什么困难,他的母亲方秀云只字不提。为了让六个孩子更好地成长,方秀云自己干零活,给人家做帆布手套、糊纸盒等。六个孩子也非常懂事,放学后都帮着母亲干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靖宇的孙辈们说的话令记者动容。

杨靖宇的孙女马继传:“总觉得自己干什么事都要干好,不能给爷爷丢脸。”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父亲在临终前的印象我一辈子忘不了,父亲拉着我的手说,一定要好好听话,不能给爷爷脸上抹黑。父亲这两句话伴随着我的一生。”

马继志的妻子程新春:“婆婆教育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不要向组织伸手,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

马继民的妻子王晓芳:“爷爷是爷爷,我们是我们,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得继续,不能躺在爷爷的功劳簿上去享受。”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我作为抗联后代,有责任有义务把抗联的事迹、抗联的精神传播出去,这是我毕生的愿望。”

宋铁岩的孙女孙晓红至今还珍藏着爷爷1929年和1930年读书时写的日记,这也是她的传家宝。日记里记载着宋铁岩学生时代思想觉醒、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记录着他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宋铁岩毅然舍弃小家,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滚滚洪流中。日记是他后期参加抗联、英勇杀敌的思想基础,也是那个年代进步青年的共同经历。这是宋铁岩日记的摘抄:

“民国十九年七月二日 星期三。妻为我洗脸时,我方从梦中醒来,她问我洗吗?慢慢地拿水和肥皂,很可惜,她不能永远坐在我身旁,用母性的大爱来灌溉我。”

“民国十九年七月七日 星期一。我的父亲母亲弟妹们的心都念在我一人的身上,为了我的前程失掉了他们现实的较安逸的生活,每当我到同宗家里时,众口同音地说我们家里的吝啬生活,和母亲劳动的情形,粉碎了我的心啊!妈妈爸爸,爸爸妈妈,你们受的火啊,燃烧了我的生命!”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五。努力!把人间悲剧结束!努力!自己的责任担当焚毁了万众人的镣铐,把宇宙重造!”

“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一日 星期一。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严酷的斗争,我们——时代的囚叛披上了血的外衣,操起生命的刀,像猛兽一样地勇敢斗士一样地斗争。”

从日记中,能够看出宋铁岩的志向和决心。

孙晓红从黑龙江省政协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整理爷爷的日记和传承抗联精神的工作,她说:“我和爷爷虽没有谋过面,但是我跟奶奶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奶奶见物思人给我的讲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再一个通过爷爷的战友讲述,爷爷高尚的品格、高大的形象,铭刻在我的脑海中。爷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挺身而出,参加革命抗日战争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爱国主义精神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爷爷的革命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激励着我们前进。”

“抗联精神是我们不可丢弃的基石,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基石,没有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把先烈的丰功伟绩、爱国精神弘扬下去,中国才能立于世界之林,才能更好地发展,国家才能强大,才能昌盛。”

赵一曼的孙女陈红退休前在四川省大件运输公司工作,也经历了下乡插队、下岗等,但是她从没为此找过组织要求照顾。她搬过几次家,但是不论走到哪,她始终带在身边的就是赵一曼与儿子的照片和那封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做了坚决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是陈红的传家宝,更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陈红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姨婆说你要记得你是赵一曼的后代,你们身上有她的血,不要给她丢脸,不要给她抹黑。那种教育对我来说太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自己的路自己走,千万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给我从小的印象就是不给组织添麻烦。因为你本来就是老百姓,你只不过有一个奶奶是英雄,你得分开,奶奶是奶奶,你是你,不能因奶奶去要什么,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所以我从小就是受他们的教育影响,我也是这么做的。”

还有李兆麟的女儿张卓亚,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始终奔走在讲述抗联故事、传承抗联精神的道路上。赵尚志的外甥李龙,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如今已到耄耋之年,也同样致力于宣传抗联精神。刘义权老人是周保中的警卫员,13岁参加抗联,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离休后,一直是齐齐哈尔市的抗联故事传承人,经常深入学校、部队、企业等宣讲抗联故事。在采访结束、片子播出时,89岁的刘义权老人去世。

英雄的后代住房简单,工作普通,不要任何享受和待遇。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不能给爷爷(奶奶)抹黑”。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家风。

四、守初心,担使命

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这部片子的宗旨,是讴歌英雄,传承红色家风,弘扬抗联精神。这也正是我们摄制组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为了呈献一部精美的电视片,编导阅读了大量的抗联书籍,因为这次拍摄量特别大,每一位人物都是一部书,甚至多少部书。要想挖掘人物,必须了解更多的史实。编导的工作量异常大,不仅要看书,还要采访抗联专家,了解历史。

为了呈献一部精美的电视片,摄制组成员历经艰辛,长途奔波。从冷得发抖,到热得虚脱,我们都经历了。9省21个市县村的采访,马不停蹄,而我们却无暇欣赏每一个地方的美景,都是拍摄完成就离开。美丽的成都、宜宾、大理,都在我们匆匆的一瞥中过去了。

为了呈献一部精美的电视片,我们经常工作到深夜,省吃俭用,尤其是后期制作时,经常是通宵达旦。我们用奉献精神讲好奉献故事。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给观众奉献了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纪录片。

这次采访,也是我们净化灵魂的重生之旅,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之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抗联精神与红色记忆、红色资源关系密切,应该扩大影响和传播传承。抗联精神,是本溪这座城市的红色传承符号,更是我们的传家宝,也将永远传承。

猜你喜欢
传家宝杨靖宇本溪
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风光
新少年(2024年6期)2024-06-26 07:51:43
本溪绿石谷景区
新少年(2023年8期)2023-08-31 18:41:51
红色“传家宝”
华人时刊(2021年13期)2021-11-27 09:19:04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高阳台·本溪枫叶
新农业(2016年22期)2016-08-16 03:34:52
一间破旧的“传家宝”
本溪:理顺体制让基层稳定了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8
忠厚是可贵的传家宝
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 13:08:44
传家宝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