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2-11-15 09:10:28郭莹莹
记者摇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作者时代融合

□郭莹莹

一、媒体融合概述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与运用,标志着媒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从起源上讲,媒介融合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趋势,它能够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媒体融合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兴网络工具与传统新闻行业融合的结果,它使信息的传播方式、组成的内容以及传播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

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给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及机遇,尤其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新闻采编工作者既要把握媒体融合时代的脉搏,也要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及工作方式,从而达到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来看,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1.新闻信息载体多元化

传统媒体有着信息承载数量有限的问题,每张报纸版面上能够承载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广播很难重复收听,电视虽然可以重播,但是也受时空的限制。上述传统媒体在发布完信息后,其影响范围同样有限,不利于更大范围的传播。而在媒体融合时代,新的信息载体不断出现,增加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新闻传播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新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更好地加以应对。

除了传播速度加快之外,新闻信息的普及范围也变得更大,随之而来的是更强劲的影响力。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电脑、手机终端等多媒体信息传播形式使得信息传播载体变得更加丰富,人们既可以进行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传输,也可以发送视频及声音信息等,多元的信息传播形式使得媒体融合时代信息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易懂。

2.新闻信息海量化

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可以实现及时和广泛传播,打破了媒体信息承载的限制。然而在海量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大量无用且质量低下的新闻内容。这些信息复制速度极快,而且会以各种形式见缝插针地出现在新闻受众面前。新闻工作者要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筛选,既要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及高质量,也要做好内容的把关人,避免垃圾信息占用受众精力。只有推出更多高品质的信息,才能真正在媒体融合时代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3.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从业要求

新闻采编工作在媒体融合时代变得更加重要,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更强的职业综合素质及更高的信息敏感度。新闻采编人员处理的新闻信息量会不断增加。做好新闻信息的筛选,保障新闻的信息价值,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平时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尤其要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采编工作时,也要保障新闻的客观性及全面性,避免漏掉有价值的信息,还原事件全貌。要做到创新思维。因为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信息的展现已经不单单是平面化的,而是立体化的,所以新闻采编人员要放宽眼界进行改进和创新,给信息融入更多的时代色彩,这样采编出来的新闻才能更吸引受众,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新闻采编的价值。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

1.采编工作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较大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创新是媒体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媒体融合的条件下,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信息繁多,面临的工作也比较烦琐,需要编写新闻稿、拍摄现场画面,掌握当前民众普遍关注的舆论焦点,及时了解社会群众的需求,能熟练运用新兴的媒体技术。可以说,新时代对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信息技术水平、文采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媒体融合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较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若新闻传播方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必然会导致信息流通阻塞,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信息失去了时效性。

2.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变化

新闻报道是国家、政府部门向外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有直接影响。新闻采编工作者肩负重要职责,必须及时报道新闻。想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必然会增加工作量,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新闻采编工作者超时、超负荷甚至通宵达旦完成新闻制作,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这种工作模式得不到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认同。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很难对单位产生归属感,这也是新闻采编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媒体单位应根据新闻采编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活力,提高人员的薪酬待遇。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技巧

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新闻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新闻传播主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创作的过程中,大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在专业和非专业新闻主体共同参与新闻传播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更强的洞察力及信息资源挖掘能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类型较为单一。新媒体出现后,很多新闻都以互联网为渠道传播出去,不同渠道信息资源形成互补。想要在纷繁激烈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传统媒体需要巩固自身的优势,通过不同的视角以及手段完成新闻采编,让新闻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需求。

媒介融合也意味着新闻采编工作需要重新整合及重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建立在数字网络基础上的新闻媒体开始蓬勃发展。新闻采编工作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新型媒介为新载体,优化采编流程。采编工作人员需要转变报道思路和模式。传统的新闻报道为线性结构报道,而新媒体时代的报道需要突破单一的线性结构,进行全景化报道、多媒体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这种报道模式和结构,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了解事件的全貌。所以,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及新闻判断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优化采编技巧,以适应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五、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应对挑战的策略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阵地,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将新闻舆论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认识和把握,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关于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的论述,系统阐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新闻采编人员要时刻关注社会舆论,关注民众需求,拥护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传达给民众,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

1.提高新闻采编专业技能

新闻采编人员在面对复杂的信息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新闻采编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合理整合新闻素材,制作精彩的新闻内容。除此之外,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实事求是地报道、编排新闻,严格遵守新闻采编工作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型新闻采编人才是时代所需。

2.加强内部资源共享

在集中生产新闻的过程中,要加强内部资源共享。世界范围内一些走在前列的新闻集团已经设立了超级编辑部,整合资源,对多平台信息进行统筹管理,降低内容生产时的重复工作,这也是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3.提高新闻的实用价值

将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及时判断新闻的实用价值,避免炒作热点话题,运用理性思维去评判新闻的价值,从而发挥出新闻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指导性、服务性。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新闻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4.通过新闻采编体现新闻的时代性

新闻采编工作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更要凸显出时代特征,保障新闻信息在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基础上,与时代相契合,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新闻采编人员要时刻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工作模式,考量新闻信息内容是否具有时代性,关注新闻的新颖性,保障新闻具有独特性。尤其在制作主播口述新闻时,要转变传统思维,尽可能地使用大众化的口语,让更多人可以迅速理解新闻信息,降低认知门槛。

5.加强互动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忽略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发布后,即刻就能收到来自群众的反馈。了解受众所需、观察信息传播后的社会反馈是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所以,新闻采编人员要确保话题具有一定价值和吸引力,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多种互动方式,如微博、微信等,吸引受众参与话题讨论。

6.采编内容更多样化

新媒体的出现也改变了信息采编模式,采编人员将视频、图像、声音以及文字整合在一起,新闻采编内容更加多样化。对于采编工作来说,除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字处理能力之外,也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素材处理能力,不断丰富采编的内容。

7.信息传播的速度及广度

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要时刻考量到信息传播的范围,认识到这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趣味性的内容在当下传播速度更快,尤其是在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新闻采编工作要摈弃刻板思维,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采编理念,通过提供新闻信息,让大众能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在保障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强新闻趣味性,以促进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覆盖范围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采编人员要放弃对新闻深度的追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根据受众类型和喜好,采用针对性更强的信息采编方式,提高新闻的触达率。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碎片化,新闻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丰富。新闻虽然碎片化,但质量标准不能降低。新闻采编人员要坚决杜绝低质量信息以及虚假信息,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创新业态,创新产品,以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开辟渠道,拓展市场。融媒体发展,就是要不断推出融合后的媒体产品,以新的传播形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新的市场收益。新闻采编人员要准确掌握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规则和传播规律,进行跨平台的数据挖掘,做好新闻产品定制服务,合理进行信息整合。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需求,采编人员要致力于开发更多的新型媒体融合产品,通过融合手段,提高信息的生动性、多样性、丰富性。比如,2012年《光明日报》举办的“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采用了融合手段进行宣传。《光明日报》和主办方一起,充分运用报纸、短信、彩信、客户端、二维码、微博、网络视频等媒介手段,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最终征集了5万多首原创诗词和“诗意图片”;之后《光明日报》又与中国移动动漫基地合作,将优秀作品加工成动漫作品,邀请中小学生推出“吟诵作品”,再将这些作品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电视等渠道向用户推送,由用户转发。在传播的过程中,甚至把很少使用的“报根”都利用起来刊登优秀作品。最终,第一届“诗词中国”大赛取得了1.29亿次转发量,创造了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光明日报》对这一活动的成功运营说明,如果以运营产品的理念运作,以新媒体手段对其进行包装,通过互联网渠道对其进行推广,传统主旋律活动完全有可能成为具有巨大传播力的融媒体产品。

六、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要正确认识融媒体,处理好融合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把握新闻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供更多优质的媒体产品。

猜你喜欢
工作者时代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关爱工作者之歌
融合菜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