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机接口”译名的商榷

2022-11-15 08:45:26马廉亭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互通电子信息大脑

马廉亭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1],有时也称“大脑端口(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脑机融合感知(brain-machine interface)”,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电子信息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意念控制的帮手。这一概念其实50 年前早已有之,但直到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2]。这一新成果技术的开发在神经系统某些疾病的应用,将造福于病人。

我虽不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士,但从神经病学临床角度看,个人认为“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的译名不准确,译为“脑-机连通”或“脑-机信息互通”比较合适。其理由有:

①译为“脑-机接口”是静态、机械的,就好像是凸凹(公母)螺丝一样,没有体现出脑-机有相互传递脑与外界电子设备信息的功能,此译名是计算机专业的称谓。

②“脑-机连通”或“脑-机信息互通”是动态的,且非单纯、非机械的接口,表示把脑的功能信息、生物电信号可以向外传递到体外电子仪器没备上,帮助临床诊断;也可以把外界电子信息传递到脑,指令脑某种功能起动,尤其是高端蕊片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脑-机连通”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中国《辞海》对“接口”的定义:计算机系统中两个不同特性部分的缓冲交接部分,可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两种[3]。是机械的,没有反映功能、信息传递连接或脑-机间信息互相传递功能。

④根据《百度百科》对“连通”[拓扑连通(拓扑学概念)]的解释是:互相连接起来,相互有联系[4]。

因此,我建议把“脑-机接口”改译为“脑-机连通”或“脑-机信息互通”。

当否?恳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互通电子信息大脑
编读互通
现代苏州(2019年18期)2019-10-15 08:49:28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7:00
编读互通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0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49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