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虹
(建德市新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建德 311600)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各个行业资产规模扩大,组成成分更加复杂,给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增添难度。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方面,展现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深入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通过加强企业资产管理,能够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支持,是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一般来说资产规模较大,固定资产数量比较多,并且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资产种类多且分布范围广,资产管理是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要素,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资产管理能力将会给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没有按照资产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能给后续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没有从实际发展角度入手,对资产管理构建一套可行性的工作体系,使得体系建设展现出滞后性,无法获得理想的资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资产管理管理体系不全面,资产管理体系需要做好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全方位的管理流程,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
部分国有企业在投入资产时,没有从实际发展需求角度入手科学思考,未进行投入产出可行性分析,可能会面临资产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影响资产使用率。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交流不深入,重复采购资产,而有一些国有企业习惯性采购新的资产,对原有可再利用资产视而不见,造成资产大量闲置,特别是工程投入,在建设环节中需要投放大量资产,产生大量财务成本。如果资产使用率比较低,可能会给企业经营效益带来影响。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想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应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对于一些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进行处理,容易造成部分资产闲置。此外,一些国有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当,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占据份额小,导致其开始缩减产量,也会导致资产闲置问题的发生。
部分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划分管理职责,更不会将管理目标细化处理,层层划分,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身上,缺位和越位现象比较常见。对于缺位问题来说,也就是将资产当作国家的一部分,并非归企业所有,在资产使用中不具备职责意识,资产维护管理主动性不强,使得资产使用率下降,加剧资产消耗。在资产管理中,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强,职责意识不强,没有将资产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资产管理不严,容易产生资产风险。越位指的是认为资产归自己管理,可以随意使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超越管理权限的行为,逃避监管,导致资产管理不实,给资产流失风险出现提供可能。
因为缺少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将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处理,缺少对国有资产的科学监管,从而面临严重的资产流失问题。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临时采购状况,采购物资使用率偏低,甚至一些物资和设备只能在限定项目中应用,在项目完成以后,设备或者物资大量闲置,再加上资产管理维护不到位,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此外,部分企业采用的经营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使得国有企业账务管理比较混乱,不管是产权转让,还是产权界定,缺少清晰性和合理性,从而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相应的工作体系不完善,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晰,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国有企业建立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如非国有企业的根本原因,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和监督控制要求上各不相同,对应的管理重点和要点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一般呈现出“政出多门”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国有企业之间在权利和职责运用上比较混乱,职责和权限不明确,使得出资人无法对国有企业资产使用情况有效监管,容易引发各种资产问题。
业绩指标也就是指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指标,资产管理指标通常不会融入其中,容易被忽视,或者没有制定以资产管理为重点的考察管理体制。在管理人员重视度不高的环境下,企业内部考察体系容易产生各种漏洞。企业没有根据资产管理要求和人员绩效进行考核,缺少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更不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的职责意识,阻碍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要求国有企业领导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了解资产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意识到资产管理是否能够有效落实决定了其他活动的顺利进行,带动各级人员参与到资产管理活动中,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国有企业领导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在思想意识上给予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在行为方面,从资产采购、施工、管理、维护、盘查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组织安排各级人员参与其中,保证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顺利完成管理目标。加强各个部门人员考核与培训,把资产管理知识融入其中,让所有人员都能明确资产管理价值,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资产管理要求,发挥自身潜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产管理,真正做到全员管理,实现资产的科学分配,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给国有企业运营发展提供支持。
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资产管理体系。首先,加强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体系的完善性和专业性。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角度来说,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通过一些优秀案例,吸收他人的先进管理理念及方法,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管理情况,对资产规范使用,形成长效的资产管理体系,给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其次,优化组织管理结构,科学划分岗位工作职责。通过完善管理问责机制,并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资产管理实效性。再次,建立资产价值和风险评估体系,保证资产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企业资产分配,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投入,加强资产核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实效性和专业性。最后,国有企业应该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分配资产,实现资产科学使用,对资产管理统筹规划,制定可行性的管理措施。从资产统计、资产采购、资产使用等多方面入手,实施全过程管理。
首先,明确资产管理职责。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控股企业,自身具备资产使用权和管理权,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需要明确管理职责,将其落实到位。例如,企业集团可以在内部成立专门的资产采购与管理部门,在关联企业间对同质化资产进行集中采购,既可以减少资产购置成本,又可以防止发生资产重复采购的状况,对资产科学调度与使用,提高资产使用率。其次,加强资产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交流与分析,避免相同问题的重复发生。如果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数量比较多,国有企业应该提高重视,定期组织安排相关会议,对国有资产处置对策进行讨论,加强资产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有效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防止资产大量闲置。定期对资产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对于需维护的资产及时维护,提高资产使用寿命,对于使用率比较低的资产,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如实上报,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将资产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再次,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向下属企业授权放权,优化管控模式,还原下属企业经营自主权,防止国有经营的权力过度集中在集团层面。资产最终使用部门对资产的使用情况最具发言权,更能提高资产利用率。最后,强化数字化管理。通过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资源共享,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率。
财务会计人员及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素养将会给资产管理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国有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安排相关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从中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素养,提高其资产管理水平。并且国有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优秀人才选拔和引进。财务人员需要从维护企业效益、保证资产安全为重点,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只是依赖于财务部门无法做到科学管理。为了更好地管控国有资产,在企业内部优化组织机构,科学划分管理职责,在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下,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当国有资产在价值形态或表现形式的转换中,交换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则视为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应该加强资产流失防范与控制。首先,设定层级管理权限。通过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国有企业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国有企业在资产使用环节中,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需要规范资产使用流程,对于资产从购入到处置全流程规范,特别是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资产流失的状况。要求国有企业强化审核管理,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管理部门,办理好资产报废处理手续,并对手续进行审核,防止有用资产报废处理。其次,国有企业应科学设定资产使用标准,定期进行资产审核,对资产现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减值,并及时处置,避免长期搁置形成价值下降。最后,要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专业能力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分析,据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应该将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价值充分发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益和质量。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对企业资产领用、采购、处理等过程,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操作,并加强资产核算。国有企业在日常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管理执行力。财务会计人员应该主动和资产管理部门交流,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馈资产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保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增强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在资产核算监督管理过程中,资产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工作,对于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并对其进行处罚,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例如,在资产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问题,根据资产管理体系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检查其是否定期进行设备养护和管理,并对其他人员起到警示效果,增强资产管理效力。
国有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建设,首先,完善企业内部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优化经营责任机制,完善人才管理和分配制度,在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对人员行为有效约束,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资产风险,提高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委派部门需要了解派出者在企业任职管理的各项考核指标,制定管理者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责任机制,避免管理人员经营绩效为零,或者业绩一般等状况出现,提高其职责意识。其次,对资产考核要全面,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以及对参股公司股权资产等均应列入考核范围。再次,设置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比如制度的执行情况、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最后,完善终身负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作为一项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实施难度大。为了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需要加强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各级人员管理意识,创新资产管理方法,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大量流失,维护企业及国家利益,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