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ALMA与META比较研究

2022-11-14 11:08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王祎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架构图书馆

文/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王祎

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集成,信息资源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电子资源已逐渐成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体,而以纸质文献为资源主体的原有自动化管理系统弊端显现,既无法适应图书馆深层次的管理要求,也无法满足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亟须构建新一代的图书馆服务平台。

一、概述

(一)简介。2012年,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专家Marshall Breeding首次提出了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Next Generation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s,简称LSP)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Library”明确平台的使用对象是图书馆,通过技术协助图书馆实现自动化;“Services”指出其技术架构是以服务为导向,通过开放的网络服务和API接口,促进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优化的服务;“Platforms”表明该系统为平台化的服务系统,可通过平台的API来扩展功能,创建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及动态数据实时交互等。

Marshall提出的LSP基本是在传统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S上扩展了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实现全资源管理;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最新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等方式进行系统部署,实现了云服务。ILS是以馆藏资源和业务流程作为管理对象,解决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问题。而LSP是以每位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管理对象,解决个性化与智慧化服务的问题。

(二)国内外应用实践。国外针对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建设较早,自从LSP概念提出以来,相关产品层出不穷。一些系统供应商在原有ILS的基础上,扩展新的功能,相关产品有Innovative公司的Sierra、VTLS的Open Skies等等。也有一些公司摒弃原有版本,重新开发软件系统,包括Ex Libris的ALMA、OCLC的WorldS hare Management Services(WMS)、ProQuest公司的Intota等等。另外,一些组织以多方协作的模式构建了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例如Kuali 的Open Library Environment(OLE)。

相较于国外而言,国内关于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经验,且结合我国国情,研发出不少成型产品以供我们选择。2016年,维普公司基于大数据服务能力,推出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平台DALIB智图。2018年,超星公司在对传统图书馆的升级基础之上,通过对图书馆各类数据深度挖掘,构建了超星智慧图书馆平台。2019年,图星公司与国内一流高校南京大学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出Libstar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同年,汇文公司也发布了META图书馆服务平台。

由于市场认可度差异、产品推广、供应商并购重组等原因,包括Open Skies、WMS、Intota、OLE等在内的LSP产品,有的已经停止开发,几乎没有国内用户使用。因此,本文选择ALMA与META进行比较研究,探讨LSP平台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国内对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参考。

二、ALMA与META比较研究

ALMA与META都有多年的ILS的开发经验,且都具备良好的用户基础,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将从设计思路、产品现状、系统功能、系统架构4个方面对ALMA与META进行比较研究。

(一)设计思路。ALMA于2011年研发推出,作为最早推向市场的LSP产品,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图书馆系统平台。其设计理念是为图书馆提供综合性的统一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纸本、电子、数字等全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从采购到读者服务、从海量资源发现检索到线上线下教学支撑、科研服务支持等的全流程覆盖,最终实现图书馆数据一体化、工作流程一体化以及管理一体化。

与ALMA相比,META推出时间较晚,2019年才正式发布。汇文公司积聚多年的专业技术与行业经验,收集整理用户的需求反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目标是研制出深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具备高度系统集成、高度资源统一、高度开放互联以及高度信息融合能力的开放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两者设计思路大致相同,皆是紧密围绕资源和服务两个核心进行高度整合,采用更多新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更加方便地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二)产品现状。本文从产品定位、适用类型、主要用户等多个方面比较ALMA与META的现状,见表1。

表1 ALMA与META产品现状比较分析

产品定位 产品成熟度 适用类型 开发模式 合作数据商ALMA 图书馆服务META 图书馆服务平台 不太成熟 高校图书馆 厂商主导 EBSCO、维普框架 较成熟 学术型图书馆 厂商主导、产品联盟参与 ProQuest

ALMA推出至今已有10年,已经成长为一款较为成熟的产品。ALMA在设计之初,就将用户适用范围定位于各种规模的学术型图书馆。ALMA作为LSP的典型代表,至今全球签约用户已超2000家。同时也是国内学术机构首个引入的LSP产品,并且目前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在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ALMA的用户。随后,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也纷纷选用ALMA来取代原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作为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META由于推出时间较晚,相较于ALMA产品不够成熟,用户数量也不及ALMA。META的适用类型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将原有Libsys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为META。

另外,ALMA与META都是以厂商为主导的开发模式,其中ALMA加入了产品联盟的参与。在合作数据商方面,ALMA的开发公司Ex Libris是ProQuest的全资子公司;而META在2021年宣布与EBSCO信息服务正式合作,充分发挥平台和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另外,近期汇文软件将与维普智图正式缔结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共同打造“智慧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

(三)系统功能。ALMA与META虽然由不同的软件厂商开发,但在其核心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优势,见表2。

表2 ALMA与META系统功能比较分析

?

ALMA与META都具备LSP全媒体资源管理的功能,将纸本、电子和数字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中,进行统一采购管理、统一检索,实现完整的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META对电子资源的管理,提供了资源试用与评估、资源订购合同管理、资源激活与上架管理、资源续订4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管理。

在元数据管理方面,LSP不仅要支持纸本和电子资源,还要求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扩展性。ALMA与META都兼容各元数据模型,支持BIBFRAME、MARC、DC、RDA等标准格式。对于图书馆资源发现方面的需求,LSP需要资源发现系统来统一揭示资源。ALMA与公司旗下的发现系统Primo和Summon无缝集成,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揭示,依托以元数据管理为核心的中心知识库,相较于META更具优势。另外,两者都支持社区资源共享,通过打造中心共享空间,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

对于流程管理,ALMA采用工作流的方式,图书馆可以根据需求来定制工作流。ALMA还可以根据系统提醒工作人员需执行的工作以及提供异常提醒等功能。META也可以提供定制的工作流引擎,来实现广域的工作流重构,同时提供多种实时方式的消息预警、报警。

统计分析是图书馆服务成果的有效反映。在ALMA中Analytics工具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和计量功能,可以不同的方式生成图书馆需要的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例如基于利用率对馆藏资源进行查重分析。ALMA系统本身提供各类型统计报告模板,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报告,无需第三方的工具,同时也可将自己定制的报表与他人进行分享。META提供了全新的统计分析实现模式,通过汇文的统计分析模板中心,提供用户下载和使用,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针对采购决策、资源利用、经费监控、学科保障等提供多标准多角度的数据分析。META为每位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报表中心,用户可自定义所需统计分析功能,并且可定制显示内容、执行时间等参数。另外,用户可将统计结果进行自定义图表化展示,更加直观地分析结果。不仅如此,用户通过共建共享,还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交流。同时支持第三方开发封装方案,并发布到汇文模板中心。

另外,META还具备一些其他的特色化功能,主要是将大数据分析、采购决策、读者推荐等功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用户画像,来向用户实现个性化推荐以及精准的内容推送服务;提供统一的读者服务和流通服务模型,通过统一的资源模型,不仅满足现阶段图书馆各类服务,还可以拓展读者服务模式。

(四)系统架构。ALMA与META在系统架构上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见表3。

表3 ALMA与META系统架构比较分析

META 微服务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Spring Cloud Vert.X否 可定制 中 中

在软件的体系架构上,ALMA采用的是SOA架构,而META则采用了微服务架构。SOA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微服务架构也是SOA的一种思想,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从架构划分上看,SOA强调按水平架构划分,而微服务强调按垂直架构划分;其次,SOA架构注重大块业务逻辑,强调系统集成管理,而微服务架构注重小块业务逻辑,强调数据的去中心化,降低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最后,SOA架构的目标是确保应用能够交互操作,而微服务架构的目标是执行新功能,快速拓展开发团队。

ALMA采用的是公有云的服务模式,本地没有服务器,都是基于浏览器来完成所有的操作;META支持各种企业级公有云、私有云,提供单租户、多租户服务模式,支持本地部署方案,服务更加灵活。相较而言,META的混合云架构更加保障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

在技术选择上,ALMA选择的是Spring Cloud技术框架,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开发,方案较为完整成熟。META使用了Spring Cloud及Vert.X技术,Vert.X技术框架依托于Java服务器,具有多语言支持、异步无锁编程、扩展性等特性,使用Vert.X可以确保系统响应快、高吞吐量以及高性能。

ALMA与META两者皆是非开源产品,商业化程度高,所以图书馆在采购、培训、维护等阶段在内的运营成本也较高。但其管理与维护更简单,无需技术管理人员与软件服务商合作,进行更新维护。ALMA由于推出的时间较早,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前两年才推出的META,扩展性与开放性相对较低。且ALMA的业务模块由厂商主导,所以可定制性相对固定。META选择权在图书馆手中,支持第三方系统接入,微服务APP可以通过API接入,实现个性化定制。

三、问题思考

从对以上两个产品的分析来看,LSP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进行了升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软件厂商需注意的问题。目前比较有影响力、比较成熟的几个LSP产品均是国外研究开发的,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产品的汉化。软件厂商为了更快地推广产品,对于本地化建设工作可能不够完善,导致产品不能实现与图书馆原有系统的无缝对接,所以厂商需要依据国内的环境,开发出实际的产品来适应国内的市场需求。

国内图书馆在对LSP进行开发实践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局限在国外已成熟的LSP产品的固有模式中,无法彻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安全性、运营成本等问题。其中,我国使用开源系统的图书馆数量很少。开源系统可以使更多用户聚集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引入新功能,更高效地服务,且更加安全可靠,所以应该支持开源产品。

(二)图书馆需注意的问题。图书馆在选用LSP产品时,也需要考虑一些问题。例如LSP产品的适用对象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图书馆,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管理系统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图书馆在选择之前,应该对自身的需求有清晰的认知,明确需要改善哪些功能、提供怎样的服务,来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另外,图书馆在选购时,应考虑到性价比和售后服务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高低。此外,还需考虑到产品与其他平台的交互和共享等问题。

四、结语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信息技术环境和读者需求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图书馆未来几年重要的关注方向。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都在积极开发实践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希望国内图书馆能够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到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中,与开发商、服务商等共同努力,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共同推进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架构图书馆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图书馆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去图书馆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