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以成果为导向的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11-14 10:45张丽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科课程内容导向

张丽明

(吉林外国语大学 公共教育学院,长春 130117)

0 引言

随着新兴技术大量涌现,传统的课堂讲授已不足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学科之间出现了深层次融合发展的趋势,计算机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成为连接各学科的纽带。采用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文科学生有效地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挖掘计算机与文科专业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整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究,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掌握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以成果为导向的文科计算机教育

1.1 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是基于学习提出的教育理念,它具有以教育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个性评价为动力等特点,经过多年实践已成为欧美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教育理念。OBE 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明确通过学习最终能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如何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衡量学生是否已经取得这些学习成果。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旨在以预期成果为目标开展教学、组织活动、建设资源,帮助所有学生在完成学习后都能取得预期成果。

1.2 智能时代文科专业发展趋势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科专业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2019 年4 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文科专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但要延续原有文科专业的特色,还要在传统文科知识的基础上关注新兴领域的学科交叉以及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以社会实践为中心,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力。计算机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高校更要注重计算机课程与文科专业的融合,针对不同专业制订不同教学计划,使其能够更好地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2 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

2.1 课程结构设计

紧密围绕国家“金课”建设“两性一度”的中心思想,重新构建课程结构,结合文科学生特点,准确定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知识、能力、素养有机融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办公室软硬件设备操作、综合应用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文科专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同时,延伸教学内容,提升学业的挑战性,将学习成果与学生专业方向相结合,激励学生发挥潜能,对所学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前、课堂、课后相统一,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课程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核心,构建个性化评价体系。实施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测评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均纳入评价体系中,个性化评价体系分量如表1所示。

2.2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文科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以文科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将课程内容按层次划分为四大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模块、办公硬件设备操作模块、综合设计模块。依据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要求设置课程内容,注重提高课程内容的思想性、规范性和前沿性,拓展知识的广泛性、深入性和应用性。将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一些互联网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发展动态、前沿知识,甚至一些有争议性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

此外,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将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模块中的Word 文字处理为例,可以将学习成果设计为涵盖各种元素的论文排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行论文排版时所应用的元素不同,如文字、图片、表格、公式、样式、目录、页眉页脚、页码、分页符与分节符等。同时,在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确保各个阶段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融合创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技术手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2.3 教学模式设计

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新文科计算机课前,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素养设定预期成果,整合教学资源;学生明确目标成果后分析问题,利用网络等渠道收集检索相关资源,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围绕目标成果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学生汇报展示、学生纠错补充等形式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并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延伸。课后,教师通过专业社团、相关竞赛活动等方式指导课外活动,并组织开展个性化评价。

3 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

3.1 教师设计目标成果

真实和明确的目标成果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教师在开展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前,需要从科学性和实用性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素养,设定成果、明确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关注“我们希望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什么”,并设计相应的情境,最后制定学习的最终成果形式,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能够反映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素养。

3.2 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

在教师设定好目标成果后,开始进入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阶段,学生首先需要根据自己具备的知识和素养对目标成果进行问题分解,然后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整合完成目标成果的各类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提供合理建议,更重要的是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开发学习资源,准备解决方案。

3.3 个性化评价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是一个过程,不能仅凭最终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纳入评价范围,注重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综合评价。因此,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需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学生在展示成果时应阐述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各自在学习中习得的知识、技能以及积累的经验;教师则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展示的成果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其表现出的能力、创造力给出综合评价。

3.4 实施效果

以成果为导向的新文科计算机课程改革经过多轮实践,从学生上课参与度、学习状态和后续课程教师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显著。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之初能够有明确的成果目标,在分解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深层次探究,自发地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收集和提取,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拓展和内化,在取得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概念,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以点带面提升教学效能。

此外,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成果制作、展示交流等活动主动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实现学科间的深度融合,能够利用所学解决身边遇到的各类相关问题,不仅提升了自身科学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其他方面的素养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全面提升了核心素养。同时,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片面的考核方式,学生更加自觉地关注个人在课内外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这也解决了因压缩计算机课程学时所带来的课时不足问题。

4 结语

将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应用于文科计算机教学中,有助于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以成果为内在逻辑的课程内容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成果,赋予学生更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获得成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形成高阶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首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对学科知识设定学习成果,从而展开合理的课程教学。将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运用到文科计算机教学中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猜你喜欢
文科课程内容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孙文科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