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2022-11-14 10:39陈玉兰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陈玉兰

(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中心幼儿园,广东 佛山 528139)

国家花钱也是要讲究成效的,国家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来检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反映资金使用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最近,数字政府系统上线也是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此系统加强了政府单据的签批监督,环环相扣,对每笔财政资金的支出都要进行审批,这也是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第一步。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成效就必须要完善绩效评价工作。使绩效评价结果更有参考价值,对事业单位运营管理风险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改善,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决策更加准确、高效。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的意识理念不够强

很多单位没有意识到评价结果的重要性,没有抱着公平、真实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走过场。这样不仅没有反映事情的真实情况,甚至会误导部门做出错误决策。更甚的是有的单位为了奖励某部门员工完成某个项目,忽略了他们原本的工作内容,他们不是额外完成项目而是用正常上班时间做了此项目,然后原本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容却分给了别人,这样的奖励容易造成员工的情绪不满。还有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都把绩效评价交给财务部门来做,认为那是资金使用后反映情况的工作,只要是与资金有关的事情就去找财务部门,这是不正确的思想。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影响力低

这个影响力一方面是针对单位职员,另一方面是针对整个事业单位来说的。由于现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状态比较安逸,没什么竞争意识,即使每年每季度都进行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并不会因为评价结果的好坏而对最终收入产生多大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很低,不会产生激励作用。绩效评价结果针对整个事业单位的影响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因为绩效评价结果不好而影响次年的预算批复,也不会过多追究负责人的责任,一般都是定期整改或再整改,最严重也就是通报批评。甚至有的单位就同一项考核多次排名最后,不止一两次被通报,但最终还是无法实现业务水平的提升。

(三)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缺失

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或者建立了内部控制,也没有被很好的执行。为了确保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完整存在,对于错误与舞弊要做到避免、觉察、改进,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而制定和执行的程序制度就是内部控制。

内控是针对所有业务活动而言的,也是最基础的,开展所有活动都必须以遵循内部控制制度为大前提。

(四)预算编制考虑不符合实际,预算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不重视,只是利用增减变动法对以前年度的预算进行调整,并没有真正根据每年的实际需要和目标调整预算,更加不会考虑到预算与绩效评价相关联这一点。下面是预算编制不符合实际的原因:

1.预算时重支出轻收入

政府在财政预算方面,重视对支出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忽视了预算收入的编制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外收入管理松懈的问题尤为严重。一些单位在做预算编制的时候一味追求费用数额大,多争取财政资金,这种思想致使预算编制偏于表面化,在执行预算时虚耗了已有的资金。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我国实行财政和税务分离的财政管理体制,税务部门负责抓收入,政府几乎对其没有影响力,出现财政收入管理脱节的现象。二是政府在思想上不重视收入预算的编制,总有依赖心理,资金不够就想方设法向上级申请。三是管理不到位。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是在某个领域很有造诣的专家,但可能并不懂管理,不懂财务,导致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

2.预算编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预算不能反映所有的政府收支活动,编制制度同样没有涵盖到所有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预算编制时由于涉及内容多、时间紧迫、准备工作不足、人员能力水平等问题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而造成对各部门实操时存在的差异考虑不详细。因此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特别的职能不知道如何在预算中精准列示。介于两者之间的费用不知如何列示,为了避免遗漏,有的部门选择两边都列示,无意中虚增了费用;也有的部门两边都不列示,直接用文字备注说明,这样会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核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预算编制进程不对外公示,很少接受社会大众监管。合理成型的财政预算审核程序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预算编制操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都不被认可。预算编制程序要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并且公开透明。根据程序编制出利于管理和可执行性强的预算,才能很规范地去管理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

3.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滞后,预算编制方法落后

事业单位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没有与部门预算同步改革。预算编制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是会计核算科目的分类和核算方法与部门预算编制口径不同。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确定。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编制要符合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目标,执行起来是否有效用是预算管理效果水平高低的体现。目前很多单位在编制时多采用去年或从前某几年的平均数,虽然这种编制方法简单,但整体数据过于草率,容易把不合理数据一直延续下去,应变性差。

4.费用预算标准制定缺乏弹性,与实际不符

很多单位经费不能支撑日常实际支出需求是因为人员经费与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过低。财政预算编制一直没有建立弹性的定额标准体系,导致经费水平不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预算安排脱离实际需求,单位运行困难。因此有的预算单位存在虚报项目获得财政资金以弥补资金缺口的现象。

(五)绩效评价指标涵盖内容不够明确

财政部分别拟定了项目付出、部分团体付出和财政预算这三大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这套框架适合我国国情,对于我国制定绩效评价框架具有很强的参考性。框架有指标解释、指标说明,但是没有统一的分值划分界限,得分权重不统一,造成考评结果缺乏横向可比性。而且这些都是共性指标,自选评价指标,容易造成对自己有利或容易实现的多选,不利的不选或少选。

(六)绩效评价队伍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单位没有设立固定的绩效评价小组,需要做绩效评价的时候就从几个部门抽调几名代表临时组成评价小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而这些人员从事的岗位往往与项目支出无关,也不具有绩效评价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所以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存在一些问题。

二、使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得到改进的建议

(一)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内容宣传

要把绩效评价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脑海里。事业单位活动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满足,接受绩效评价当然事关所有员工,每时每刻都要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二)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力

对事业单位职员个人而言,想要大家提高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重视最直接的办法是与个人的待遇挂钩。对事业单位而言,绩效评价结果应该与次年预算安排紧密挂钩,对业务推进不力的要开展约谈、通报等方法予以督促,还是没有改进的话也可以与执照证件年审挂钩。

(三)健全内控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

要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体系管理,制度先行。制度是界定所有人开展活动有没有合法合规的规章准则。积极动员大家学习制度、参加培训、宣传制度。领导要起带头作用,做好模范榜样,下属要遵守规章制度办事,监督人员时刻留意制度适用性,为单位营造积极向上的治理环境。利用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建立制度的管理平台,及时淘汰过时的内控制度,保障制度的及时性、公开透明,加强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力。制定对监督检查中表现良好或屡教不改的情况实行奖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监督检查是不分日期,不分时点的,随时觉察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时刻监督,实现全过程控制,提高单位管理执行力,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结合严格处罚与考核。科学利用并培养具有各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打造出具有专业生理能力的团队,发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四)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时可以设定一个预算与实际差异适当的百分比,全年预算应控制在这个百分比之内,不然就是虚增(减)支出,会影响到次年预算下达金额。绩效评价不应该是资金支付后的事情,要做到事前预算,事中跟进,事后总结。具体措施如下:

1.改善财政收入预算的组织机制

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制度办事,预算内外的财政资金应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一直是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还是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方法粗放。解决这个问题,一要尽快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建预算外收入网络平台,将各执收单位联网,通过网络打印票据,及时网上对账等手段,实时统计收入信息,同时也能够随时监控整个资金流向;二要依靠国库集中收付系统,建立统一的财政专户,专门收缴各单位的收费资金。

2.加强财政支出预算的监管机制

财政监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财政资金进出的管理,更要关注资金使用过程和效果的监督,秉承花钱有效的宗旨,对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从价值到实物两个方面进行管理。

3.加强财政预算编制管理

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其机关的工作正常运行。在编制预算事前、事中派专人或聘请中介机构对各单位申报的经费项目进行评审,综合评定重要性顺序,统筹安排经费,确保预算内容和政府各部门工作相一致。另外预算定额标准要建立弹性机制,财政部门要根据财力和本地的工资水平、生活水平审查核算每年的人均经费标准。先逐项计算出每项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再通过汇总合计数确定总的人均公用标准是财政部确定纳入部门预算改革的部门的人均公用经费的计算方法。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中引入公众决定计划和选择机构制度。今后可以在人大设立预算编制和检查委员会,那么专门负责预算的编制、检查和监视工作的必定成为财政预算改革的一个首要任务。在预算编制过程当中,成立普遍征求意见的机制,促进预算的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构建纳税人的投诉建议机制等。

4.革新预算会计,引入当局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与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差别很大,会计核算与部门预算不一致,不能如实反映预算的执行结果。因此必须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建立起全新的符合财政预算改革要求的政府会计体系,尤其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依据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做到一一对应,保证预算编制到执行相统一。

(五)健全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指标内容

要促进财政绩效管理能够高水平高质量开展,拥有健全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为达到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广、时效长、方面全的效果,除了要继续完善目前执行的绩效管理制度,还要深入研究并不断修订全过程的预算制度框架体制,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公开评价报告。调和争取政府与预算单位共同参与绩效管理。

内外部相结合,发挥主导作用是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的职责,合理整合监督检查、投资评审资源,科学利用共享信息,除此以外还要思考建立信息交换和连带责任机构相关的制度。借助独立第三方参与绩效管理,能得到专业性指导,建立常态性的报告制度。提升对外协调能力也是绩效管理部门的责任,使得当局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有效指导,把考评结果与当局目标查核相联系,作为行政追究责任的重要凭据。还应该有针对性、适用性的非共性指标,保证指标的全面性,做到经济与非经济方面的,数据明确与非数据表述的都能涵盖得到。

(六)加强人员配置,专业培训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工作。财务部无疑是资金收支核算的唯一部门,很多单位不重视财务岗位,甚至有的单位是没有专职财务人员。事业单位应该要提高财务岗位重视程度,快速推进财务信息系统,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经常举行财务软件培训,努力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主管部门应该起到统领指导作用,不应该只会传达文件。

人员配置方面应该顾及多方面,要具备专业技术,经验重要,但现在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事务日新月异,要时刻保持着一个不断学习的心态,年龄不能成为是否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借口,只能自己适应单位的需求。多开展一些培训,不光是传达文件精神,更主要的是实质性学习培训,其实也有不少单位是想要把绩效评价工作做得更好,无奈水平有限,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有时候只能凭个人理解或者单位部门理解就做了,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考虑周全,或者理解有没有差异。对于这种情况,财政部门应该要给予支持,多举行培训会议,以现实例子为例进行指导,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业务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规范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上面讲到的内容也不是能涵盖实际操作中的所有问题,要实现绩效评价最佳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互相学习。相信事业单位一定能在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工作前提下使财政支出达到最高效益。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