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2022-11-14 10:47:04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李志红
办公室业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

文/济宁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李志红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实施绩效管理,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管理形式、分配机制,有效提升财政方面资金的管理水平以及使用效益,掌握单位的整体绩效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对绩效评价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对早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并且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作用及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使用先进、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对财政项目支出的活动获得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衡量以及评定,然而财政预算的改革也可以进一步推动资金的高效率使用,促使专项资金更加透明化。并且企业经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目标、方向以及怎样改进,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投入项目资金的预期价值,经过有关的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力,并且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作用。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单位项目进行预算改革有促进作用,整个项目预算的改革对资金利用的高效性有所提高,也能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更加透明化。其中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强化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也可以规范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预算工作,从而让预算对财政项目支出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了解对每个部门的财政支出数据的具体情况,可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更深的分析与了解,能够把更准确的数据提供给预算工作,最后将资金合理使用。除此之外,开展事业单位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使用公开有推动作用,还能防止出现腐败。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

(一)没有准确设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的目标就是财政支出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的效果,因为它的设定需要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设定。然而在具体执行的时候,部分行政单位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没有把握好,主要是在制定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指向,描述的时候比较笼统,经常是泛泛而谈,缺乏精确的目标,缺少直接抓住要害;指标的设置不够具体,细化的程度欠缺,未能达到明确的量化、考核的程度;绩效的目标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对长期的目标还有短期的目标划分不明确,对长期、短期的任务没有界限。这样不合理的绩效目标设定会影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会出现工作停滞不前的情况,这样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二)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价不但可以对项目过程以及执行结果进行衡量,还需要对衡量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应用,这也是绩效评价可以成为绩效管理的重点。因为衡量的结果在具体的工作中的应用,对有关部门的预算管理的良性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使用单位应该注重绩效评价反馈体系的构建。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事业单位在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的时候,单纯对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反馈,未能构成系统性的反馈体系,未能把绩效结果和项目的负责人绩效、项目预算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评价的结果还是使用约谈的方式进行,实质性的效果不明显。因为部分项目是一次性项目,那么项目在结束以后,反馈体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项目中出现的情况以及缺陷未得到处理,会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这也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初衷。

(三)没有准确把握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选择评价方法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单位业务活动本身的特点;第二,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没有兼顾客观以及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三,不能坚持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相互结合、简便有效的原则;最后,选择的评价方法比较简单,不能深入反映评价项目的有关作业因素。

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策略

(一)应该准确构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由于行政单位在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的时候,应该先重视绩效有清晰、明确的绩效评价目标,可以恰当反映出绩效评价对象追求的状态。然后重视突出细化量化的优点。绩效目标的有效实施,对财政项目无论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具体的作业操作过程中、控制管理过程中还是数据提取分析时,都应该有可操作性,克服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指标体制。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对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足够的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充分认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在实际应用中将财政项目支持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关注以及重视,强化宣传的力度,充分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需要在政府的收支分类的需求下,把服务绩效以及社会贡献的指标纳入进来,构建全面、科学的指标体制。

(三)优化、完善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绩效评价的结果不能得到有效反馈的重要作用是因为问责制度,针对这样的弊端,绩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预算资金支付的进度以及控制项目实施进度。用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依据展开全方位的问责体系,这样能将绩效评价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展现出来。从预算单位来看,财政部门应该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进行有效约谈,并且适当降低财政项目预算拨款的支出。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并且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对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对于表现比较好的部门及时给予肯定以及表彰,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使财政支出更加透明化。

(四)优化完善绩效的评价方式。财政部门主导的绩效评价、第三方绩效评价还有财政项目支出项目自评是当前绩效评价工作的常用形式,为了有效防止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应使用成本效益的分析法、对比法、公众评判法等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办法,在具体的财政项目支出评价方式全覆盖的基础之上,强化对单位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安排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核。在绩效评价自评的方式上,需要找第三方机构主导评价的过程,使部门主导作为辅助的形式,这样能更好地防止人为的因素影响绩效评价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让财政部门对第三方机构直接安排评价的任务,有效避免合谋的情况出现。

(五)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项目的专项资金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是重点管理项目,也是资金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在管理专项资金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绩效目标的重要意义,经过项目内容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然后有效防止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问题。等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项目完工以后,再针对这个项目的内容,多个部门进行联合验收,对结果进行有效验收,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除此之外,经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涉及的项目进行评估,给同类项目预算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加强责任制度的深化落实,强化追责的力度,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懈怠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有序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制,充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以及完善绩效评价的效率,加强绩效评价的监督工作,有效提升财政项目支出的透明度。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