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使命为指引提高党建质量

2022-11-14 10:47:04太重理化检定中心徐永健
办公室业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政党初心中华民族

文/太重理化检定中心 徐永健

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任何政党的鲜明特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总出发点和总落脚点。回首百年光辉党史,我们党砥砺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勇担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要以党的初心使命为总指引,全面把初心使命贯彻渗透到党的建设各个环节中,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最夺目耀眼的特质

从党员数量、质量以及领导力、组织力、影响力等综合能力看,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全球第一大政党,而且是唯一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执政目的和初心使命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当时正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劫难,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本主义道路等各种救国方案先后登场,但中国人民始终难以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实现独立自主的危亡时刻,以什么样的初心拯救万民于水火,以什么样的使命实现民族崛起,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良心和品质,彰显的是一个政党的气度与格局,昭示的是一个政党的阶级属性、群众基础和最广泛代表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自己的初心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冒腥风血雨愈挫愈坚,处惊涛骇浪不改初衷,历千回百折矢志不渝,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件事正在日益变成现实,中华民族已经从一盘散沙、任人宰割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件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增强,我们党自身建设愈来愈过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保障。

中国共产党不为少部分人谋利益,没有任何自身特殊利益,始终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始终在为勤劳善良的劳苦大众谋福祉。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时期抛头颅、洒热血,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在建设时期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奋斗在前、不图享乐;在统筹两个大局奋力前行时期,坚守初心、恪守始终,自我革命、朝气蓬勃。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心系万民苍生、立志千秋伟业,虽历经百年风霜,恰是风华正茂。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虽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上下而求索;即便九死而无悔,率千万人风雨无阻。

二、提高党建质量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品格

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没有坚强有力的党的全面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提高党建质量不仅是加强党建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独特的政党品格。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在于,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壮大起来。我们党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确立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党的七大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从来都是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批评的。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勇于自我革命、随时修正错误在认识上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在实践上是一个加强党建质量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对党的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和丰富的指导价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系统工程。同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已经日益成为我们党祛病强身、凝心聚力、促进工作的强大武器。批评是同志般的善意的客观的提醒指正,自我批评是真刀真枪的自我灵魂革命,这已经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标杆和常态。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想的是全国人民的幸福,谋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恢宏事业,挑战之严峻,困难之繁多,任务之艰巨,时刻都在考验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把党建设的更坚强有力,才能应付前进路上的各种挑战。

三、以党的初心使命为指引提高党建质量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高质量完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着力点在于切实提高党建质量。党的建设说到底是党的自我革命,就是不断提高党的自身建设质量,以党的初心使命为指引,努力贯穿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

(一)把初心使命作为党的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我们党先后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全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党建质量跃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就学习抓学习、就教育抓教育、就活动搞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学习教育的目的意义不甚了解的情况;仍然存在只学习不思考、受教育多但行动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追根溯源,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不够透彻、实践落地不够精准。

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发奋于中国人民饥寒交迫、饱受欺凌、渴望幸福的期冀,立志于中华民族四分五裂、救亡图存、崛起复兴的梦想,具有崇高的责任担当和伟大的胸怀格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站位高、感情真、抱负远,对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教育意义最直观、最真切、最深沉。各级党组织无论是开展党内主题集中性教育,还是日常性、经常性学习,都要把初心使命教育作为基本内容。广大党员不仅要像熟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样,熟知党的初心使命;而且要在积极为职工群众服务办事的同时,自觉把个人奋斗目标融入党和国家战略全局,自觉树立起胸怀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大义。

(二)把初心使命作为党内生活质量的检验标准。

如果说学习教育主要解决的是理想信念的问题,那么党内生活解决的就是理想信念如何转化落地的问题。党的初心使命不仅仅是中央的事情,更是每名党员的事情,只有转化落地到每个党员行动中,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诞生在炮火中,实践在奋斗里,既具有极强的指引力,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每一名党员都能在与党的初心使命对照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进自己,都能从中照亮自己为党、为国、为民族、为企业、为家庭不懈奋斗的足迹和身影。只要在严肃活泼认真的党内生活中不断加以锤炼,每一名党员的党性就会愈来愈强,初心就会不断唤起,使命就会终身牢记。

综观各个腐败案件,尽管产生条件和环境各有不同,但其共同原因均是初心使命丧失。也就是说,由于丧失了初心使命,为国家和集体谋利益就变成了为个人谋私利。新时代新阶段,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既是总要求,也是总路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牢固树立初心使命作为检验标准。无论是在坚持民主集中制方面,还是坚持“三会一课”方面,还是其他党内政治生活方面,都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都要把初心使命的牢固树立作为标准,都要把转化运用的实践成果变成具体行动,始终把初心使命树立起来、坚持下去。

(三)把初心使命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遵循。我们党着眼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提高,特别重视提高党的制度建设质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要“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这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引导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归根结底要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我们党自身建设的质量。提高党的制度建设质量在其中发挥着纲举目张的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建立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在于在党的制度体系中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可遵守,好执行,在于蕴含其中的引导性,在于制度本身的说服力。党的初心使命划破历史时空夺目璀璨,极具引导性和说服力。伟大的初心和崇高的使命能够焕发起党员群众内心的强烈向往和高度自觉。要把初心使命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遵循,研究制定时其出发点要契合党的初心使命,系统建设时其落脚点要有利于党的初心使命的贯彻落实,制度体系既要于事简便、于法周延,更要与党的初心使命高度一致、一以贯之。

猜你喜欢
政党初心中华民族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布达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永远的初心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11-17 02:09:45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论“不忘初心”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2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11期)2017-06-30 10:55:35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5期)2017-04-05 08: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