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厦门石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做好经营决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希望通过管理会计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财务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的未来,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来源。那么,如何通过做好财务分析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利用财务分析的结果使其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这些问题都是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财务分析早期是银行用来做信用分析的,它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的财务报表。由于分析的数据来源比较单一,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者不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随着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的内容从单一来源向多元化的数据转变,分析的程序由事后分析转变为全过程分析,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也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作为一个日臻完善的独立特定学科,财务分析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目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的变动程度,具有可比的特点。它通常用于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等。每一项的分析又包含了不同的指标,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可以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可以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通过利润表的项目,可以计算出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这两个与销售利润相关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张报表结合,可以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报酬率等分别反映资产利用率与盈利能力的指标。
2.比较分析法
它是指选取不同时期的某些指标进行比较或者与同行业公司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与比较期、与行业竞争企业的差距。使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指标的取数口径、计算方法等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趋势分析法
它是把连续多个期间的相同指标、相同比率或报表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汇总对比,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趋势、幅度和金额,进而揭示出企业经营情况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基分析、环比分析。运用趋势分析法时也应当注意指标口径的一致性问题,对于有显著变动的指标要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4.因素分析法
它是通过连环替代法或差额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和影响程度的方法。例如,管理层拟采取调整信用政策以达到缩短现金转换周期的目的,那么可以分别测算宽松信用期对现金转换周期的影响程度、测算现金折扣的影响因子对现金转换周期的影响程度,根据测算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政策。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时点报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动态的时期报表,分别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现金流的状况。通过利润表中销售收入的情况,结合经营预算报表,有助于及时了解企业的年度目标达成情况。如果存在预算和实际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需要跟业务部门一起分析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利润表的销售收入项目、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可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流入企业所耗用的时间越短,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越强;反之,表明公司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越弱。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还需要结合季节性经营、信用政策调整、结算方式变更等特殊情况。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的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可用于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评价存货的流动性,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存货周转率在一定范围内,数值越高,说明企业存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越强,存货周转所耗用的时间越短。管理者通常把存货周转率设置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以期通过该指标来管理企业的现金流。
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财务分析。全面到位的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为经营决策事先预警并提供管理建议。例如,经营预算中营业利润出现负数,说明企业可能存在销售量不足、销售的低毛利产品比重较大,或者其他方面有大额支出的情况;相同地,企业资金预测中也可能出现现金流较差的情况,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库存存货、预付货款等问题。
通过利润表中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前期对比的情况,可以评估企业毛利变化,结合销售明细账可以分析各项产品的毛利情况,有利于区分“明星”产品与“瘦狗”产品,进而对高毛利产品投入更优质的资源,对低毛利和负毛利的产品进行降本改善或取舍选择。另外,将销售情况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有助于了解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管理层受到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认为财务工作就是开票、收款、付款等简单的重复性体力劳动,通常更多地关注业务部门的业绩,而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后勤部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往往很难被具体化和量化。另外,由于财务部门普遍比较内敛,较少向管理层汇报工作成绩或争取相应的资源,因此很难获得管理层的关注,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之中。
由于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不熟悉或者与业务脱节,会造成财务分析的数据信息失去参考意义。例如销售部门为开发、争取客户资源往往会说服管理层做出为客户备库存的决定,而备库存会造成企业存货量、仓储的成本和风险增加,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最直接的影响是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还可能存在库存呆账、造成存货周转率大幅降低等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如果仅仅只是计算出财务分析的指标,看到指标的波动,而不向业务部门深入了解造成波动的主要原因,那么就很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财务相关的制度,但是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经营者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等的影响,无法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规范化的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不乏受到员工认知水平较低、家族企业管理模式限制等的影响,导致日常操作过程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执行的情况。这种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不理想。
国家宏观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巨大,财务分析脱离宏观环境,就难以判断国家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财务分析通常只是针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分析,未能与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无法了解企业在行业内的水平,无法获得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都只是对报表数据的分析,为分析而分析。没有充分地与业务信息结合,没有进行侧重点和针对性地分析。财务分析大多只是停留在分析的表层。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营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没有与企业的战略结合,这种数字化、模型化、程序化的分析结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能给企业战略决策和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大多停留在财务层面指标分析,很少对非财务层面指标进行分析,这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不够全面。其次,财务分析的指标中以静态指标为主,缺乏与动态指标结合,分析的参考价值有限且难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不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发现业务操作中不规范的行为,无法提出应对的对策;对业务流程缺乏全面的了解,容易使财务分析与业务偏离;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可能会受经营者追求经营业绩的影响,将不该确认销售收入的确认为销售收入、不该成本费用化的项目成本费用化。这都将极大地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指导作用。
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提高财务知识水平,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建立系统化管理的企业环境,注意加强企业业务部门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管理者通过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其了解财务分析的原理和指标的作用,更好地将财务分析结果与业务流程相结合,进而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做决策。此外,管理层还要督促财务部门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并要求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做出改善,逐步提高财务分析的准确性,为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其分析结果将作为企业管理层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深入了解并参与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渗透。脱离业务的财务分析结果,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数据表面的分析,很难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分析中,有些差异的真实原因容易被忽略,例如:某个物料按照0.02单位的用量进行初始设置,而实际生产环节按照1个单位进行消耗。整个差异的大小会受到物料的价格、使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才能及时获取并更新物料清单(BOM),才能为后续新的报价提供依据,同时,财务人员能够根据变更的主要原因,例如包装方式改变或者市场政策调整等,为管理层的价格调整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财务分析是为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为保障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可参考性,就需要从源头做好控制,这里包括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和管理层支持两个方面。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是需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制定,这样制定出来的财务制度才具有可行性。财务分析工作需要专人专职负责,与其他岗位分离,便于从日常经营业务开始着手分析,而不是在月底或者事后进行分析。企业内任何制度的执行都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规范化的制度不仅是财务人员和业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和有效数据的准绳,也是管理层建立系统化管理环境的重要指引。
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平台,扩大财务分析的范围,提高财务分析的深度。大数据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建立与大数据的对接,实现及时准确地获取行业信息,有助于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与此同时,财务分析的指标不是越多越好,要针对性地选取,有目的地分析,避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分析的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处在初期的企业,以快速占领市场为重点,那么财务分析应当重点考察销售额和销售量的情况;在发展期,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的获利能力上,因此销售毛利率会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在扩张阶段,财务分析的重点就要转向上下游市场。
在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入管理会计思维,将非财务层面的指标加入财务分析里面,例如:客户指标,它包括市场份额、客户获得、客户满意度、客户保留和客户获利能力。其中客户获利能力用于评估向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与利益,帮助企业识别有效的和无效的与客户服务相关的活动或服务。在财务层面指标和客户层面指标建立后,可以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改善现有内部流程,优化供产销因果链,减少不增值环节;从提升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角度,设置员工满意度、人员流动率、员工生产率、信息系统能力等指标,引导管理层在这些领域的决策。
信息更新迭代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财务人员要注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定期地参加专业的培训,例如财政法规的培训、行业分析会议等,帮助财务分析人员了解行业最新的情况,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财务分析要从传统的财务核算思维向管理思维做出转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更积极地参与到业务活动中,以便设计的指标体系和分析的结果能贴合企业现阶段的需要。最后,企业要将职业素养作为财务分析人员录用的前提条件,将职业素养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从根本上保障财务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唯有快速有效地做出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财务分析作为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依据,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财务人员要提升管理思维,将企业的战略思维融入财务分析工作当中,紧密联系业务部门,帮助业务部门及时发现运营环节的问题并做出改善。财务分析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红利,做好与外部环境、同行业的比较,了解企业所在的宏观经营环境和市场占有水平。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不是越多越好,应当结合企业所处的阶段,有选择性地设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高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