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伟大历史成就与文化自信

2022-11-14 09:39:47
活力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中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申 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006)

中国共产党有理想、有担当,以民族复兴为己任。100年来,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始终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牢地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伟大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党对信仰的理论和道路向来充满着自信,现在和将来都会继续坚持自信。这个自信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段话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主观意识上已经认识到自身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我们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在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伟大文明。同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不同的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地延续到了今天,从未中断,不仅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代世界也愈发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中华文明比较早地产生了文字。文字是记录和表达信息的方式和工具,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商朝人崇拜鬼神,凡是大事都要先“占卜”、看“吉凶”,刻在龟甲上的文字侥幸保存了下来,因此人们才确定了商朝就有了成熟的汉字。其实,商朝之前很早的时期可能就有了文字,只是因为其书写在竹简、木片上面,年代久远,自然都已化作尘土。《尚书·周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为什么考古多年却没有典册出土呢?很可能就是因为其很难保存下来。

从常识来进一步推断,一个规模巨大的国家,如果没有一种能够远距离准确传递复杂信息的载体,这个国家就没办法管理。从考古挖掘结果来看,二里头遗址已经具备广域国家的特征,因此夏朝大概率也是有文字的,只是没有保存到今天。文字是文明的具体体现,汉字的悠久历史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久远。

其次,中华文明比较早地出现了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商朝,中华文明就孕育了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天命神权”的世界观。周代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天命神权思想,但周朝人又不完全相信天命,而是引进了“德”的概念,产生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同时,对中华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的阴阳、五行思想也是在周代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文化却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墨、道、法、阴阳等各家各派轮番登场,人们在激烈的战争年代砥砺前行,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之作,如《诗》《书》《礼》《易》《春秋》《左传》等文化瑰宝。到了汉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基本确定,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

最后,中华文明比较早地形成了完善的政治体制。西周初年,周公旦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制定了一整套维系各级贵族上下、尊卑、贵贱、亲疏关系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礼是执行这套典章制度的具体礼节仪式,乐是配合礼仪所奏的乐曲。凡是贵族阶级所强调的道德规范,如忠、信、孝、悌、敬、让、义、顺等都体现在礼制里面。礼只行于贵族内部,即“礼不下庶人”。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具有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的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这些举措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官僚制度的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一直引领世界的发展,但在近代却衰落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和技术没能赶上近代的变化和发展。因为科技的差距,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文明代差式的“降维打击”,农业文明在工业文明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家、民族和人民痛苦不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有两个:一是追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阶级的志士仁人,虽也有过艰苦努力的追求和探索,希望救国家、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富国强兵,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救亡图存才终于走上了正轨。中国共产党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这个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情怀就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这个担当就是救国救民的核心政治力量。在革命过程中,我们党没有机械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中国的具体问题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最终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既因为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态度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又因为实现了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相互结合的过程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创新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把先进的文化元素添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祖国危难之时被激活,在革命年代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很早就构建出了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朴素进步历史观,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本土的、可以嫁接的思想资源,同时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文化沃土。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使中华民族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动荡世界中站稳脚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之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每个民族都生活在具体的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有的生活在平原,有的生活在山区;有的生活在农耕区,有的生活在游牧区;有的国家幅员辽阔,有的国家版图比较狭小;……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因素,不同地区的居民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即不同的民族特性。一切感性的存在都是具体的,理论的一般性只能落实到具体当中。

三、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中华民族濒临灭亡且前景悲惨暗淡的关键时刻,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早在1899年,西方基督教会在上海设立的出版机构——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就曾简短地介绍过马克思主义。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日渐增多,但此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还仅限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以学术团体和部分期刊为纽带,进一步系统地宣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之后,更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分子,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干部条件。经历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之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终于建立了全国性组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从不故步自封、保守僵化。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问题的变迁来处理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教条主义者照搬苏联经验并导致失败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智慧,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观念在党内早已产生,只是在早期还没提升到自觉的高度。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把这个概念明确提出来,党内同志对此有了自觉的认识。1938年10月,他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中国革命的实践说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革命过程中坚持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坚持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事情,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毫无差别地引进外国经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力量的巨大发展恰恰是因为联系了中国的特点,真正动员了中国土地上的千百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革命群众的头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共和国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飞跃的真正成果。

改革开放的成功,同样是由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解决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工作重心,不再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不再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和巨大活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人民进入全面小康生活。

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牢记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列强奴役的历史,已经摆脱了物质层面绝对贫困的历史,已经大踏步地迈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巨大成就表明,我们党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智慧。理想和情怀是初心,担当是责任和使命,智慧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中国近代史上,有理想、有情怀的组织很多,但有担当的组织很少,至于有智慧,非中国共产党莫属。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有两个渊源:一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毕竟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是最重视历史记录的,而且讲究信史,运用得当,历史经验就能够演化为智慧;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既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真理性,也是指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中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