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条件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SWOT 分析

2022-11-14 06:09王思琪
商业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社区

王思琪,古 华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21 年5 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 万人,占13.50%)。相对于2020 年上升了5.44%。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老龄化加剧到来,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会老龄化催生的集中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服务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将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与老年服务业相结合,既能将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又能丰富老年人休闲娱乐生活,将老年人个性化精神数据需求展示出来。大数据下的“互联网+”运用先进的技术架构,能够拓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使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与人性化,为机构养老、民政部门养老管理领域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传统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传统养老服务业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就已经开始初具模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服务产业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自2021 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社会,在“十四五”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为中度阶段,在2035 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于这种现象,目前我国传统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9073 工程表示,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并喜爱的环境里,在经济实惠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我国老年人口中有90%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社区养老以家庭为主,以社区服务为辅助,由社区的养老有关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上门帮助和社区日托服务,机构养老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人们在选择养老模式时受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当老年人无法照顾自己,需要专业人员提供医疗护理与服务照顾时,才会选择社区、机构养老。据统计产生了以下的结果: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和3%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在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意愿又会优于机构养老,一方面原因是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优点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在自己习惯的环境里有更多身体与精神活动的机会。

我国目前的养老基本格局中居家养老模式是最优的,社区养老模式稍逊一些但优于机构养老模式。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居家、社区与机构三种养老方式正在慢慢结合成一个整体,广大老年人越来越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随着留守老人数量的增多、独生子女赡养困难等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老压力,随着时代的改变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以及顺应时代变化而接受智慧养老模式。

(二)传统养老模式问题

在面对不同时代的社会现状的时候,养老服务推行的理念与问题是不同的,其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宏微观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老年人的思维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经营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在当今国内市场中,大量的养老服务依然以小范畴的形式来进行营运与投资,没有形成正规的产业化模式,在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仍不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市场占有率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

2.服务水平差,产业化结构单一。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养老院等传统养老的机构,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仅停留在衣食住行以及医疗等固定模式的照顾,无法提供符合老人的特殊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项目,在养老设施方面经常忽视老年人的舒适与安全;二是与居家养老密切相关的家政服务,服务项目水平低,服务人员专业性差,服务价格收费不合理,简单的日常护理,对老人心理精神关爱都不到位。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SWOT 分析

(一)优势

1.政府支持,提供完备服务。政府支持下的养老模式信誉度高,百姓普遍认可,同时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方式。“十四五”期间,民政部为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将深化普惠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土地、医疗救护、税收、融资、人才等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发挥市场的关键性作用,将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通过政府的力量发展与养老相关的生活服务机构,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变得多样化,使老年人的出行变得便捷、支付变得方便、一键领取政府补贴与定时体检等多种服务项目变得更加符合老年人日常需要。

如给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式”智慧服务终端,满足服务对象的居家医疗需求;“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为老年人提供集津贴补贴发放、市政交通为一体的智能支付平台;成都市绘制“养老关爱地图”根据老人分布情况,养老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解决养老信息不对称问题;广东省打造“智慧平台五个一”,积极推进大数据下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各个方面的助老服务;南京的手机点单式养老服务,集信息定位、项目拆散、呼叫服务、按需下单、对接功能于一体,全天24 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杭州乌镇设计的“1+2+1”大数据智慧养老模式,根据调查统计得到的老年人数据反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2.利用信息优势降低养老成本。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利用互联网可以预先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健康诊断,时刻保持家庭、社区和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医疗保健数据随着老年人身体健康变化而更新,根据在医疗机构存储的相关数据区分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身体状况较不乐观的老年人,从而将老人的身体健康数据及时传递给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使老人待在家里就有人上门服务,获得专业的医疗帮助,也改善了社区在医疗保健方面还不够完善的现状。在平台预先建立养老管理制度,则可以在计算机的辅助管理下,建设老人身体特征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统筹健康指标数据系统、网络问诊与治疗系统等。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警示预报,必要时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服务,打破了管理信息壁垒,有效降低养老成本。

3.通过网络充实精神生活。除了在生活照顾方面有需求,老年人也越来越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受大数据的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常常会受到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愈加渴望,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传媒软件上老年人在逐渐尝试年轻人追捧的新鲜事物;由于空巢老人的数量正逐年上升,老年人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大数据下的“虚拟社区”能够帮助老人学习、参与社交。通过给心理咨询机构发送老年人基本信息,将老人的情况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提早发现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实精神生活。

(二)劣势

1.养老服务行业机制不健全。大数据下的养老服务并没有构成正式的规模化产业,仅仅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没有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成熟的商业模式,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仍处于低水平。经济发达地区及人口大省养老服务市场巨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年人群体对老年商品服务的消费意愿非常强。互联网养老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科技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而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则很难获得在智慧养老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资源,而且智能养老产品的价格普遍偏高,服务层次都集中在高收入人群,忽视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问题,不利于智能养老的持续发展。

2.网络安全隐患。信息平台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互联网平台上的个人信息档案,存在被不法分子窃取和篡改的可能。据统计数据显示,安全因素是阻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服务的最大因素。一方面,老年群体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一旦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就会带来人身财产的损失。这会阻碍老年人放下戒备、放心使用养老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健康信息全面与互联网对接,个人基础信息和医疗信息的泄露风险程度上升,个人隐私遭到泄露,面临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

3.运营成本高且盈利水平低。养老服务产业所需的成本比较多,在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投入资本,作为传统服务机构的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以及运用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养老服务在建立初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大数据下的养老服务产业来说,其在信息收集、智能分析及远程问诊等方面都会消耗大量的资金。除了前期的数据统计,后期的调制设备和平台维护、编程,以及培养专业人才都会导致养老服务业的运营成本增加。高昂的成本带来的后果是养老服务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这会使老年人不愿为服务付费,也导致企业获利速度缓慢短时间内很难资金回笼。

(三)机会

1.智能设备普及和5G 服务的推广。智能设备近年在我国迅速普及,我国已具备“互联网+”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5G 是最新一代的数字蜂窝网络技术,于2019 年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部署。所有的5G 无线设备在蜂窝中,都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与本地天线阵和发射机、接收机等进行通信,在任意时间、地点通过任何人、物都能实现顺畅通信。在5G 时代,为保证服务与体验,把网络覆盖死角都消灭。中国近来将逐步推进5G 智能设备和部署5G网络服务,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全覆盖。智能设备的普及和5G 服务的全方位覆盖,方便了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提供,为大数据下养老模式打好了技术基础。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养老服务中遇到的问题,网络智能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有针对性的服务,将社会养老资源合理高效配置。

2.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老龄化问题在我国越来越明显,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我国民众对生活水平和健康质量的需求水涨船高。在健康需求的推动下,养老产业饱受社会的关注。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高,对于养老产品与服务需求量大,这就促进养老市场的良好发展。此外随着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量与年龄都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这同时也表明养老市场的未来一片光明,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养老服务行业的大力扶持,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引导养老服务行业积极发展,将社会各方面资源引进养老行业,为养老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威胁

1.养老服务接受程度低。现阶段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小,人民群众对大数据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不高,使互联网提供的养老服务难以推广普及。老年人由于有不同于年轻人的文化水平、年龄、社会经验等因素,对于大数据养老服务行业认可程度低,对于网络养老产品存在排斥心理。由于老年人对这种养老模式缺乏基础认知,导致其无法切实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优势,而更愿意选择传统的养老模式,增加了推进养老服务改革的难度。

2.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大数据下的养老服务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法律法规等仍有遗漏不尽完善。一方面,虽然政府的政策支持,但大多都只是建设性意见,没有达到实际的约束效果,无法做到“立法先行”。另一方面,医疗和养老功能分离。医养结合的效果难以发挥,难以降低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缓解医疗养老资源的紧张状况。不健全的监督体制不仅会损害老人的个人利益而且养老服务企业的权益也会受损,长此以往,养老服务行业市场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

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时强调,要深入学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的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标准,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引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氛围,接纳并帮助老年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通过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确定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强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立法工作,扶持发展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引导老年人改善保守思想,接受符合现代发展规律的科学养老。老年人要享受老年生活,发现乐趣,统筹规划养老体系建设,引导更多生产要素进入养老服务业。

(二)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促进养老平台健康发展

建立养老模式不能只为政府服务,而是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在模式构建摸索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个性化、法治化的养老服务产业链,增加平台的项目深化供给侧改革,从而确保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到达社区、甚至是街道,让老年群体能够在平台上提交正常的生活需求,并且第一时间享受相关服务,切实达到养老服务的目的。同时建议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优势在各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智慧型养老服务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养老模式的顺利开展,增强群众对模式的认可。

通过对养老服务业的分析可以看出,养老服务产业与大数据的结合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与老年服务业相结合,不仅使养老服务产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更能实现符合社会与经济价值的专项规划格局。相关从业管理人员应加强改革与创新,多措并举,加强监督,统筹推进满足养老服务产业与医疗卫生事业、艺术传播事业、精神文化事业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价值创新,为新时代的老年人带来更安全便利的养老环境,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社区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养老更无忧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