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双向互构路径探索

2022-11-14 03:4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商业街商户资本

刘 敏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而社区社会组织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社区治理方面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推动大大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社区社会组织研究对于基层社会摆脱治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区治理的“增量元素”,有利于帮助社区克服“行政化困境”和“共同体困境”;在各地社会组织进入社区的探索中,多地形成了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三社联动”等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发展迅速、生命力旺盛,但仍旧存在如结构明显失衡、社会影响不高、居民信任度较低、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

1 文献回顾

国内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从2016 年至今研究数量剧增,社区社会组织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处于整个研究网络关键的中心节点。关于社会资本理论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社区社会组织对于社会资本培育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以及不同类型社区社会组织对于社会资本形成的不同作用,如徐正等人对政治性、非政治性以及桥接性、黏结性等社会组织对社会资本形成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总结。然而以往的研究中,基本是以单向线为主,只研究一个向度,本文尝试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资本双向互构的解释框架,从单向解释拓展到双向互构,并试图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社区社会资本积累提供双向互构路径以促进社区治理实践的探索创新。

2 社会资本理论内涵及互构框架构建

对于社会资本的界定比较经典的有布尔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等,本文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引用主要是采取帕特南的观点。在帕特南看来,首先,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信任、互惠规范与社会网络,它可以提升社会效率,增加政治民主;因此,社会资本有利于孵育居民的公民意识,促进居民参与意识和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强化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共治。其次,帕特南还认为社会资本可自我增强和积累,社会资本发达的地区,往往有更多社会组织,进而促进社区合作治理和公民参与以积累和增强社会资本。由此在有制度绩效和社会资本积累的条件支持下,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组织能够互构,形成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社会资本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阶段更多作用在社区整体层面,社会资本的信任、互惠规范以及社会网络分别可对应解构为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制度支持以及社会网络。首先,信任在社区层面更多的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包括社会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即政策引导以及资金、购买服务等政府支持和居民支持。其次,非营利性则要求更好的制度和规范来保证其专业性和公共性,如初期专业社工介入引导,提升为居民服务的能力。最后,社区精英、草根领袖通过初级动员,使其广泛的社会接触网和影响力能触及更多公民,形成关系密切的社会网络。

社区社会组织积累社会资本阶段更多作用在居民个体层面,可以解构为公民性、非正式社会中联系以及互惠的规范。首先,公民性主要指社区参与意识,前期通过文娱活动、物质激励等方式吸引居民参与进来,后期通过治理活动、精神激励培育参与意识。其次,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社会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都会影响嵌于社会结构中个体的行动,要求社会组织既要建立正式的互惠规范(包括组织内部制度规范建立和外部活动设计规范的实施),又要加强居民之间的非正式网络联系,通过更多居民参与形成次级动员,增强社会网络黏性。

3 互构路径的实践缩影

商业街联盟是C 社区(城市商品房社区)比较有特色和经验的社会组织,主要负责社区商业街的治理以带动社区治理。在建立商业街联盟之前商业街管理混乱,业主们追逐私利导致畸形竞争和管理混乱,商业街一度萎靡。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社区工作站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商业街联盟并建立了线上联盟群聊。

C 社区商业街联盟建立的背景是社区治理乱象丛生。其建立的基础是社区社工介入、党建引领、政府支持、党员带动、物业协同。政府支持以及党建引领使其具备政治合法性,保证了公共性和非营利性;而社区副书记和社工的介入,则有利于社会组织活动开展能以社区集体利益为先并起到了桥梁作用,协调其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关系;商户党员带动参与则有利于社会组织与商户间建立联系,获得商户支持;本着明确责任理念,在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引入物业可以减轻部分压力并获得不同来源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支持。

而商业街联盟建立后的作为主要有:成立委员会、建立制度、开展活动、挖掘领袖人物。联盟委员会不同身份的委员有利于后期联盟关系网络建立以及惠及商户和居民网络的拓展;一户一档的商户信息管理制度和星级商户、奖品发放等激励制度则使治理更规范,并吸引更多商户和居民的参与,既能加强商户与联盟的沟通,拓展商户间非正式联系网络,又能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不定期联谊活动、前期文娱活动、安全宣传活动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增加商户间的交流频次,扩大商户交际网络,加强商户间网络的黏性,形成稳定又庞大的社会网;后期的治理活动则能够在形成比较稳定的网络后,利用“好面子”和人情心理,将不合规现象现场拍照上传线上交流群,既能规范违规商户的行为,又能提高商户的公民意识和自治能力;通过党员商户主动亮身份和活动积极参与者来挖掘社区和商业街的草根领袖,利用其较强的个人能力和广泛的社交网带动更多居民和商户参与社区治理。

4 互构路径中的风险分析

虽然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能够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互构路径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4.1 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易受影响

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初期,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政治和经济资源方面的支持,社区社工介入技术指导以及社区两委和公众的配合与参与可能会影响其社会合法性、社会资源、政治合法性、政治联系,进而影响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从案例来看,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政治合法性、社会支持以及介入内部管理三个方面。是否有政策支持、社会组织领导人与政府和社区的联系,都会影响到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组织项目以及购买服务等活动经费需要政府支持则会影响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类型。进入社区初期,活动开展和服务提供需要居民配合和参与,此时草根领袖、社区两委等的带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会影响活动和服务触及的范围和质量。在发展初期,为保证其专业性、增加对社区居民需求的了解,可能需要社区专业社工介入和指导,但这可能会影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和组织建构等。

4.2 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弹性如何把握

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来促进居民参与,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效性。这里的社会资本兼具乡土社会与法治社会双重性质,包含了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关系网络”以及陌生社会中的“制度规范”,这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了社区信任、认同感的培育;但也会诱发治理弹性问题,即如何把握情与法的度,社会组织既需要建立活动规范和相关制度,又需要在活动中加强互动,扩大网络,拉近关系;过于恪守制度规范会使治理呆板,不利于情感沟通,难以建立密切联系并扩散社交网络;但过于重视活动中居民的情感关系交流与网络扩散,则可能出现制度遵守度不够、活动效率和目的实现度不够的情况,前者不利于居民间信任的建立,后者不利于居民与组织间信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组织参与治理的目标。

4.3 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有效性如何衡量

对上述案例的探讨局限在理论基础框架内,但对如何测量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会资本的有效性,是否能有效促进社区治理的实现,没有提出具体指标;而治理有效性是衡量使命目标完成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对该指标的衡量可能会导致活动举办的盲目性,浪费社会组织的资源,背离其活动初衷,不仅难以培育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有效治理,而且可能遭到反噬。

5 总结与展望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和社区治理的现实需求推动下,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学界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功能及其影响社区治理的机制、路径和困境等做了充分讨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多为单向度的研究,因此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从社区整体和居民个人两个维度对社会资本进行解构,并以苏州市C 社区商业街联盟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缩影,以此来分析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的互动,探讨其双向互构的现实可行性;试图在互构中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和社会组织的成熟,实现良性循环,共同促进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社区善治的实现。但所讨论的互构框架依旧存在社区社会组织自主性受损、参与治理的弹性限度难以把握和治理有效性难以衡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目前很少有学者单独对其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尚属研究盲点,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商业街商户资本
李晶晶作品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现代商业街区设计与商业模式的探讨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