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昱 陕西秦风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曾经我国制造业的产品都是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自主和发言权也越来越大,这种转变是有可能的。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转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各大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段,逐步实现企业的转型与发展。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必须通过强化经营管理创新来促进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企业的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然后才能通过经济的管理,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各个部门的资金和资源浪费。从而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经济为先导,加强经济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管理因素。经济新常态是指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非常规发展后,经济恢复常态,并以其对称性为基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体量大、消耗大,过度强调GDP、经济规模等数量化指标,导致经济迅速发展。当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已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方向。
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设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在企业的内部经营中,必须加强对业务的指导,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它可以将各种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能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意见。
我国企业经营中普遍缺乏对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视,人治的成分很中,尤其是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理解不够。尽管一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进,其管理模式仍是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由于传统的管理体系过于强调领导的角色,对员工的关注不够,导致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难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很多制度只是停留在文本层面,并没有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进行落实。
由于企业的等级制度太过严格,员工的工作热情被冲淡,大家都在机械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这就会妨碍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使有效的管理无法达到既定的经济管理目标。在这种等级制度下,信息共享度很低,一旦出了问题,没有人来承担责任,内部推诿扯皮严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如果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那么各部门的资源利用就会产生不平衡。例如,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等都具有很强的经济干预作用,尽管这两个部门并非企业的经济运行的中心,但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这两个部门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构进行管理。
由于我国的行政体制单一,使得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以至于在实行单一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对实际问题的划分呈现出模糊、单一的特点。在寻求管理方式时,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而是将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移植到自己的企业中去,盲目地模仿,只会让企业的管理更加僵化,而且没有任何作用。
1.不同的管理机构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度强调领导的作用,各个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公司的主要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可以形成一种广泛的、非官僚主义的管理模式,它集中了所有的管理权力,并能独立地进行管理。但往往缺少外部的监督,决定的正确性与个体的综合素质有关,是企业运作的成败的关键;然而,大企业的老板们往往更加强调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更加重视制度和流程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职责很有限,他们的管理权力也很明确,他们的决策都是由他们自己的职业素养决定的。
2.不同的管理功能
中小企业具有快速、准确、快速的决策能力,以企业的目标为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能时不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采取中、短期规划[2]。管理者的目标往往与企业的股东,尤其是企业的拥有者有着不同的定位,需要一些协调机制,因为管理层内部的权力斗争,所以其决策的实施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因素所影响,往往要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规划。
3.不同的管理流程
私人企业的经营者与业主的结合,使他们能够快速、及时地做出决定,并且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认可和实施,而且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可以随时做出决定。他们的管理往往是一种家长式的管理,不受具体的条条框框和程序,十分灵活,主要领导可以突破规则的束缚,随时调整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而大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决定了管理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制定往往需要通过正式的会议和讨论才能完成,而且还需要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保证政策的实施,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律和规则,这就意味着,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管理者的权力被严格地限制,但也会造成决策的灵活性欠缺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经营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适合大型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小企业。过分地保守与盲目的冒险是共存的,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往往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太过保守,不敢把管理权交给他人,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事无巨细,让企业的职工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而当遇到老板们不了解的问题时,却很难有效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面临环境条件变化后,无法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二是盲目进取,无视企业的现实,跟风学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结果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或者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或者培育出了竞争对手,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3]。
新的经济常态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机遇。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企业的粗放、资源浪费、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工业企业一方面进行了转型升级,逐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同时,政府也在持续改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环境,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外部董事要占到大多数,逐步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局面,推动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造成我国企业生命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的思想和创造能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4]。我国的人口红利也逐渐被东南亚欠发达国家替代,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从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企业要想持续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进行有效协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既可以促进其自身的管理,又可以促进其内外两方面的协调,从而保证其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内部经营,要把内部经营作为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内部的和谐。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种科学、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以保证企业的各项业务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从而保证了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组织架构的构建中,要多听取员工的意见,要及时地进行上下级的沟通,保证信息的畅通,就必须要经常召开的交流会,让员工畅所欲言,在员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时,要针对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制度,将意见进行固化,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进行落实。现代企业的雇员以中青年居多,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有冲劲、有创新意识。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创新,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理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要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利用信息化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交流,以防止信息不畅最终导致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出现失误。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可以降低各个环节的不必要的纠纷,让流程更加清晰,从而保证企业的工作的正常进行。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不断地优化、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的企业经营体制。其次,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以提升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最后,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用精细的管理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更好地进行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则是人才管理的核心。企业应通过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管理程序、创新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风险;要强化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内控体系,防止超预算的情况发生。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价值观,形成共同价值观,从而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逐步过渡。
企业要进行经营管理的变革,就需要从专业经营的视角来审视企业,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以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的专业化管理。针对目前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切实的改革,用制度化的管理代替了人性化的管理,保证了其管理的落实。随着企业不断地引入 ERP、MRP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表明在企业经营中,创新经营方式和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5]。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地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将人性化管理与科学化管理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持续的,也是具有毁灭性的。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应该采用稳妥的经营模式;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急剧膨胀,企业应该采用积极的经营模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内部的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并采用精细的管理手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而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环境息息相关。实施灵活的管理,建立虚拟的企业,企业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逐步减少中层管理人员,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扩大经营范围,有效地减少内部管理费用,提高对市场的反应。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但是随着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对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精益化,将会逐步形成一种较为规范的经营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必须加强对专业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以保证我国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企业才可能在制度框架内高效地运转。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了防止由于会计差错而造成决策错误,企业必须对会计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我国的财务会计正在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人力资源部应尽快引入会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有效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常态下,要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突破,必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面对新的经济形势,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急需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企业要不断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