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平,朱建华
(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 550025)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业逐渐深度融合,科技在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金融科技产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很多科技企业不断增加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金融科技的价值被源源不断地体现并释放出来,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也更加多样化,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借贷工具不断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金融科技究竟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面对金融科技的强烈冲击,传统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并进而抓住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在服务模式上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打造金融科技时代下的新模式,以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其竞争优势,这是学术界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所以,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并针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冲击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稳定经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系统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然而当前世界各国对于金融科技的概念仍旧未达成一致意见。根据2016 年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提出的关于对“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指的是以技术作为动力支撑的金融创新。一般可以把金融科技当成是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一种融合,也可以理解为金融科技是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高端技术广泛运用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场景,对金融工具、运营模式、业务方式进行创新等,从而重新塑造金融服务发展的模式,促使金融市场更加安全、高效、健康有序地发展,最终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层次融合,给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在推动金融服务方式更加高效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5G 和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正在以席卷全球之势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已经成为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自金融科技兴起以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便受到巨大冲击,“脱媒”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各大商业银行频频采取裁员措施,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五大行营业网点数量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中国银行业务离柜交易率已达90%以上。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之下,非金融机构纷纷参与市场竞争,挤占市场空间,抢夺市场份额,金融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下滑趋势明显,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金融科技的挑战并摆脱发展困境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有以下三种: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是开展其他业务的前提,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则是银行获利的主要来源,与银行的长远发展紧密相关。金融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传统三大业务:一是存款业务。近些年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科技产品涌入市场,与传统的银行存款相比,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理财方式。由于受到高流动性以及方便快捷特点的吸引,居民把大量的闲散资金都投入到这类互联网理财产品中,致使银行的存款不断流失,导致银行面临严重的资金紧张问题,这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导致银行风险率成倍上升。二是贷款业务。对于贷款业务来说,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推出了消费贷等信贷服务,出现了很多金融科技的信贷产品,比如花呗、借呗、京东白条、趣分期等。相对于银行贷款,这些产品具有操作便捷、手续简单、门槛低易于申请等优势。尽管这类产品还不是很成熟,覆盖范围较小和种类比较少,但是仍旧对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再加上存款规模的下降从源头上造成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减少,所以金融科技对其贷款业务的影响不容忽视。三是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收入规模占比也不高,这就导致在面临金融科技的冲击时,使得本就弱势的中间业务更显不足。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支付平台,例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等,只需使用手机就能完成日常生活支付。由于第三方支付手段减少了现金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主要的支付方式。因为同时具有生活消费以及理财功能,这类产品也深受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出现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科技由此也有了巨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被削弱。这些公司凭借其便捷的支付方式以及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使用,并且通过对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海量数据,以更加准确和快捷的方式对消费者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这对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做到避开商业银行并且比其更客观方便。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筹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直接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借贷资金,避免了商业银行手续办理复杂和放款慢等问题,投资者也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投资理财,不仅能获取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还能拥有更高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正在逐步弱化。当前人们对商业银行这一信用中介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把钱存到银行,商业银行“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其经营越来越困难,而金融科技以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基础,发展非常迅猛,给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最基础的银行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商业银行虽业务众多,但其主要业务仍为信贷业务,其主要盈利手段大都来自存贷款的利息差值。然而,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崛起,金融科技蓬勃兴旺,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业务及盈利途径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致使商业银行所承担的经营风险愈发增大。
其次,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日俱增。伴随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日益崛起,一些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监管机制不成熟、不健全。虽说监管部门尽心尽力,但由于金融科技发展势头过猛,监管漏洞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各类纠纷事件致使商业银行信用降低,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使得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屡遭挫折。
最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播性扩大,可控性降低。在以往的传统柜台式业务经营时,一方面空间狭小,便于管理;另一方面银行从业人员经验丰富,其内部已形成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因此可以从容应对银行风险,降低银行经营损失。伴随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兴起,业务经营扩大至互联网,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传统的预防或控制手段已不再生效,可控制性远不如从前,传播性大幅增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模式早已与时代脱轨,若想重新站稳脚步,商业银行必须重新挖掘新时代所赋予的良机,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变传统落后的三大业务经营模式,做好市场调研与分析,多参照其他发展态势良好的同行业竞争者,把握好现今公众喜爱的经营模式与商品,坚持以顾客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和新时代技术,将银行业务与金融科技相融合,积极谋求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理念。
将商业银行的传统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再升级,对实现银行的长远、稳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蚂蚁金融、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崛起迅猛,极大地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中介职能,究其原因,一是简单便捷,二是功能齐全,信息完备。因此,应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升级换代,化繁为简,加入更多的信用功能,使其较同行业相比更具优势和竞争力,同时加大对外目标群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客户知悉商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转变,并采用多种优惠活动吸引客户办理信用卡业务,从而构建良好的信用卡生态系统。
伴随互联网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面对因监管不得当而出现的一系列现实事件及潜在隐患,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机制刻不容缓。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设立不同的监管方式,设定专项监管规则,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形成一对一的监管机制,以确保监管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措施效力最大化。同时,相关法律部门应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依据新出现的商业模式风险评估以及金融科技发展走向,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与完善,形成动态化管理。再者,管控过度会适得其反,应遵循适度的监督管控原则,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稳定,在这一基础上予以放权,鼓励创新发展,设计新服务、新产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优势被削弱。传统业务面临着巨大挑战,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正在弱化以及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以有效应对并运用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以拥抱金融科技。具体而言,通过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业务经营模式,优化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等措施,能够有效减缓金融科技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压力,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化发展。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全新的面貌应对挑战,从而为自身发展赢得机会,实现自身转型。最终通过加快自身发展,达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