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力河南乡村振兴

2022-11-13 22:13吴英迪
活力 2022年18期
关键词:成果攻坚政策

吴英迪 袁 键 彭 展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南阳 474150)

一、研究背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

自古以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更是关乎国家的整体战略。自2012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经过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0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不仅代表着我国政府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度高,也昭示着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正在提速。

虽然扶贫工作在国家大政方针和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后脱贫攻坚”时代,仍然面临着返贫致贫的严峻考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3月22日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迈向乡村振兴的衔接期。

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20年底以来,巩固脱贫成果,平稳顺利过渡到乡村振兴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方向,人们的目光应聚焦于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防止和减少返贫情况的发生,将落后乡村真正打造为美丽富裕、宜居宜业的乡土。

二、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分析

(一)疾病因素带来的返贫风险

从以往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来看,因疾病或残疾导致的贫困发生是较为常见的。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若是有成员患上重疾,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扶贫工作中,对于因病致贫的脱贫户,我国通过实行脱贫人口帮扶性医疗保障政策,如提高报销比例、慢性病鉴定、优先诊疗、减免医疗保险缴费额等政策措施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这些家庭虽然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内疾病得以控制,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长期服药,定期检查,甚至是频繁前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对于刚刚脱贫的家庭来说,这些医疗费用和看病的路费、生活费等都会构成巨大负担。长此以往,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可能会受到疾病再次侵袭的威胁。

另外,虽然一些家庭原本的致贫因素并非重大疾病,但成员的基础疾病也有转化为重大疾病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因病再次返贫的风险。

(二)稳定性不高的就业带来的返贫风险

就业是民生的保障,直接关系着家庭的收入情况。在政府的帮扶下,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通过当地的就业政策,如公益性岗位、就业培训、产业帮扶车间等实现就业获得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但这些人员中存在着一些年龄偏大、知识文化程度低、只能胜任简单重复劳动的低技能水平人群,随着年纪变大,产业淘汰,这样的人群仍然会面临失业问题,增加返贫风险。

在政府帮扶下建立的改善民生、提升收入的产业存在年限低,发展不稳定的情况,这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失业率,危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带来的返贫风险

一系列巩固脱贫成果的政策延续是否能够在保障民生、改善生活质量上持续发力也成为影响贫困人口返贫的因素。在脱贫攻坚时期,脱贫户在政府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中摘下了贫困帽,这些政策涉及贫困户衣食住行、就业、医疗、教育等全方位。在刚刚脱贫的一年多中,脱贫户抵抗风险的能力还较弱,有些脱贫户虽已跨过了脱贫红线,但政策的持续性和落实情况容易导致其再次返贫,比如低保政策、公益性岗位等为脱贫户增收的措施,会因动态调整使其产生的作用力随之变化,影响脱贫户收入。

其次是在政策的落实上。通过走访发现,刚刚脱贫后,一些脱贫户对于脱贫后的帮扶工作心有疑惑,不知道是否还存在帮扶队和责任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自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部分乡村两级干部出现了松劲歇脚的情绪。

(四)懒惰思想带来的返贫风险

通过走访发现,部分脱贫户中“等、靠、要”等懒惰思想还普遍存在。一些脱贫户说现在的收入只够维持生计,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主动劳动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动力。还有一部分人员对于脱贫攻坚时期各层级帮扶工作过于依赖,对帮助其添置家电家具、生活必需品和无偿捐赠等感恩之情淡化,甚至产生了扶贫工作就“必须这样做”的思想固化。这种懒惰思想会对脱贫人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及时关注。

三、推动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持续性措施

为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推动贫困乡村迈入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新征程,就要推进“脱贫脱帮扶”的持续性建设,不仅在政策上落实,还应追求观念创新,持续开展脱贫户思想教育,改善扭曲的扶贫观,将帮扶工作常态化。根据以上分析的返贫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行持续性措施。

(一)完善乡村医疗保障政策和设施建设

“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是常见的就医问题,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推进和落实要向脱贫户继续倾斜。对因病致贫,或存在因病返贫可能性的人群加强关注,跟踪其后期的医疗保障是否到位,尤其是针对一些仍然需要经常性住院的重病患者,要制定合理有效、有针对性的持续性医疗保障政策,合理减免其治疗费用。除了医药费用,路费、生活费等对于刚脱贫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受限于费用,一些重病患者无法实现到更高一级医疗机构看病的诉求,得不到更优势的医疗资源。因此,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医疗设施,缓解看病远、看病难的局面。一些乡村存在村医医疗技术差、卫生室简陋、医疗器械缺乏等问题,除了加大医疗设施资金投入以外,还应制定激励政策,提升村医待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医术精湛的医药卫生人员投身于农村医疗建设。

(二)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

强村富民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如今,产业脱贫已经屡见不鲜。贫困户由于身体智力因素或个人知识水平等,大部分人不能像有知识的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而是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但近两年来,各行业的经营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一些创新性不足或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企业,或是散落在乡村的作坊式工厂裁员情况比较常见,如饭店、各类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扶贫企业带动脱贫户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旦被裁员,就会面临返贫的风险。因此,国家和政府对于优秀的扶贫企业应予以关注,给予其扶持,而企业也应不断创新思路,扩展业务范围,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助农产业要长远性规划、持续性发展。例如,山东莱阳因地制宜开展“月嫂”课堂就是抓住了当地妇女多的特点,并迎合当下对于月嫂的需求,取得了卓越成效。河南农村人口规模巨大,但其中近一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数量占据一半。因此,在发展助贫产业时应结合当地情况,鼓励有潜力的脱贫户发挥带头作用,长期有效地发展符合当地人口特征、地理情况的特色产业。

(三)发挥地方职业院校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乡村技能培训

一些脱贫户的致贫原因是其缺乏劳动技能,无法通过就业获得收入,在帮扶后获得了低技能和低收入的工作,但工资仅够维持生活,离富起来的目标较远。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大部分脱贫户对自主发展产业的意愿不太强烈,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无充裕资金,二是自身技能受限。而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人才、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能。在巩固脱贫攻坚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投入资金鼓励地方职业院校或技术学校承担脱贫户的技能培训工作,开设针对脱贫户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班,例如:烹饪、农机工程机械驾驶、农业养殖、电子电工等,提升脱贫户发展产业和就业的技能和意愿;对于无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脱贫户,提高兜底保障标准,利用村集体产业分红倾斜、低保提标,通过创办村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等手段增加收入;拓展利益联结机制,打通脱贫户利用手中土地资源进行流转、合作入股。

(四)持续加强脱贫户和各级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

持续加强脱贫户思想建设,减其惰性。大部分贫困人口之前之所以处于贫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等、靠、要”思想作祟。“志智双扶”的帮扶政策从内在提升着脱贫户的思想境界,但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这一工作在部分地区处于停滞状态。因此,要持续做好脱贫户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建设,通过创新思想组织形式、树立脱贫典型来持续激发脱贫户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提高造血能力。这一时期可以采取模范宣讲、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宣传片播放、干部入户鼓励等形式,激励脱贫户树立自力更生、奋斗致富的思想,并内化成积极改善生活条件的动力。另外,脱贫户中对于享受政策的解答仍不清晰,这就容易产生群众与干部之间在理解和沟通上的矛盾。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层面,可以采用村里大喇叭、全体大会、宣传展板、入户解答的方式对政策进行全方位解读,让群众心里有数,更好地配合工作。

持续加强帮扶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创造良好工作局面。面对阶段性扶贫成果,部分党员干部表现出的松懈态度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下一步工作。各级各部门乡村振兴干部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任务繁重,局势依旧严峻,不能有松劲歇脚的心态,攻坚期形成的常态性工作在短时间内不能停滞懈怠,要持续加压推进。在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的任用上要大力向热爱农村工作,具备农村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大专、中专毕业生重点倾斜,提高政治和经济待遇,实现和建设“留得住、驻得下、能干事”的基层农村工作人才队伍。

(五)压实责任到人,强化帮扶工作管理

第一,强化纪律要求,建立责任督查制度,对各级干部采取量化考核制度,重点以工作落实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分阶段、分任务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干部考核。

第二,进一步落实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等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全覆盖走访监测,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三,加强对驻村工作队伍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在村工作生活保障,督促落实驻村工作队同乡村干部同吃同住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认真开展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入户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提高群众满意度,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结 语

本文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形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为目的,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的调查方法,通过对影响巩固脱贫成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建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目前河南省的帮扶工作中所存在的返贫风险实需警惕,预防此风险的关键在于持续推进和执行有效措施,要从各级政府到各级村委形成合力,上下一心,将帮扶工作常态化;同时,要从思想层面、就业医疗政策保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产业发展等层面入手,建立起巩固河南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脱贫再返贫局面的发生,从而助力振兴河南乡村发展。

猜你喜欢
成果攻坚政策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政策
政策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攻坚脱贫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