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扬
(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其具有便利、快捷、经济等多种优势,受城市居民的欢迎程度非常高。进行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比较复杂,面临的风险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有地质条件、施工管理、施工工艺等。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重大风险因素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地下作业多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土建工程建设时的特有特点,这和民用建筑施工有一定区别,并且位于地下的车站主体、区间其施工环境比较特殊,施工时会存在较多不便。在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地面轨道交通以及高架轨道交通投入到了建设中,这些工程处于露天环境中,虽然部分构件会在专门工厂进行生产,但是却不能改变进行露天作业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工程施工时就难免会受自然环境影响。如果工程处于雨季或者是冬季,往往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进行施工,并且需增加新生产要素。同时劳动效率会有所降低,安全与质量需进行重点关注。
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市区中,区间以及车站会在各类建筑物附近通过,有时距离周边建筑物距离很近,环境和位置较为特殊,若施工时小失误的出现,都可能造成大问题的出现,施工时的整体难度比较大。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益事业、百年工程,伦敦地铁自1863 年运营开始,已经运营的一百五十多年,北京地铁1 号线自1969 年至今也已运营了五十多年,地铁和城市居民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不管在其建设期还是运营期,对于质量和安全这两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地铁土建工程的寿命非常长,必须要确保其在全寿命期限内不出现重大问题,这也使土建工程进行施工时需承担较大压力。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整体构成,无法脱离庞大、繁杂、多变的产品特征。因此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的建设期,通常情况下可能长达数年。项目不但建设时间长,同时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工种多,使用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品种较多,准备时间、供货时间也比较漫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争取合理的生产时间,在组织施工时,安排好劳务进场、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进行时间,充分运用城市轨道交通形体巨大所带来的大量工作面,在不同的空间部位进行交叉作业,以及平行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客观风险主要指人力和力作用下难以改变的风险,包括地质风险、环境风险、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为地下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均进行了勘察、设计。但有时仍然无法避免出现没有勘察到的空洞,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则很有可能会出现较大风险。另外施工过程中遇到强降水等恶劣天气也可能会影响地质稳定性,容易导致工程周边地质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受各类不稳定因素影响,或者是在震动作用下,工程便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导致工程施工时危险系数比较高。比如基坑开挖后遇到连续的强降雨,如果周边地质情况不好,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轨道交通开展土建工作时,技术风险为设计、施工阶段、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其中主要内容为设计科学与否,施工方案能否保证合理可行,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等。对于轨道交通来讲,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工程安全产生影响,但是技术风险一般可以运用人为方式进行预防与控制,进而降低风险实际发生概率。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期长,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也可能会经历过许多变迁。所以,在建造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很多变化,甚至有时会出现未勘察到的空洞等。但由于建造过程一般情况下是遵循着原有设计的,变化过程是滞后的,很多时候在施工配合阶段设计单位对于施工的动态设计不到位,所以就出现了有些情况设计时未考虑而需要施工单位去进行管控,而施工单位的方案一般是缺乏计算分析的。所以开工后,理想的状态是设计与施工动态整合,设计单位根据发生的各种变化及时完善设计或会同施工单位制定一些措施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使现场各类变化引起的风险降到最低。
建筑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本,是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成本,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而且城市轨道交通对材料的要求较高。因为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比较活跃,而且整个建筑业从业人员较多,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有些企业为进入市场,会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先来占领市场。中标之后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去想办法降低施工成本,但若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去采购廉价的施工材料,便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大幅度降低,轻则日后可能出现漏水等影响运营的各类问题,重则引发安全事故。
对于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来讲,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和施工管理整体水平之间联系紧密,对施工现场中整体风险控制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要想土建工程进行施工时风险控制实际力度得以加强,就应注重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尤其需注重建设专业性管理团队,进而使团队在工程施工时发挥保障作用。就管理团队来讲,需保证经验丰富与技术成熟,工程在建设初期时,施工单位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工程管理计划,结合项目计划展开管理工作,保证管理有序性,重点关注工程在施工时的生产与安全,强化抗风险能力。并且监理工作人员需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履行其监理职责,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多数情况下,轨道交通进行工程施工时,风险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在不对其进行控制情况下,产生的风险会有所加大,严重时可能会使工程中断或者是发生事故,因此展开风险识别工作十分必要。如车站进行施工时,风险源主要是维护结构方面存在的不稳定状态问题、地基变形、支护结构失稳问题等,在基坑实施施工时,路面及管线可能会发生下沉变形问题,起重吊装时也会存在着高空作业风险,因此根据时间及具体类型,对发生损失的具体程度,可控程度以及可预测程度进行等级分类,针对相关事件需采取有效对策,制定对应预备方案以及具体防治措施,重视监测工作,进而使工程在施工时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
设计方案是风险预控的第一关,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各类风险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勘察资料并根据不同车站、区间周边的地质条件、周边构建筑物、周边管线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周边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季节性水位因素、工程本身强度等基础上再出具设计方案,并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从合理、安全、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量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考虑施工因素,轻则造成施工不便或者无法按设计进行施工,严重会给基坑安全、主体结构安全带来影响。例如基坑设计时未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堆料、操作空间,施工时各类物资便会堆在基坑周围,给基坑带来非必要的荷载,致使基坑施工时风险增大。并且在开工前设计人员应认真对现场环境进行再次进行调查,重点关注与设计阶段的变化情况,如因周边环境变动只需施工单位采取一些措施即可解决,设计人员需在设计交底时提出;如果周边环境变动过大,需要更改设计才能保证安全性与功能性,则需按照变更程序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一般风险比较大,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正式施工之前需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行指导施工,在施工时需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方案实施,就车站施工过程而言,由于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比如施工过程中要是对地下连续墙接缝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渗漏、涌水涌沙等情况的发生,甚至危及基坑安全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基坑发生安全问题,施工单位需编制专项方案,在方案中除了施工工艺外更需着重筹划好监测、安全生产措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之后对基坑施工方案开展专家论证,并针对施工现场情况加以调整,从而使施工方法更加具有完备性。为使建筑的整体施工品质得以提高,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施工规范和施工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实施,以防止施工时发生违规操作等现象。而针对施工的重难点,可能会引发影响施工结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应急方案,事前积极开展技术交底工作,要保证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的熟练使用。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仔细检查,并展开全程监控,遇到各类突发情况要及时进行反馈。
轨道交通的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开展作业前,需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首先,在招标时,严格表明施工材料相关参数的要求,从源头上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必要时建设单位对于钢材、商品混凝土、防水材料等重要材料可采取甲供或甲控的方式来控制材料质量。其次,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可行的材料管理制度,对于材料的采购、进场、储存、领用等进行严格管理。施工单位还需要提升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材料的质量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基于此,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识别,并严格结合招标文件、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购买。最后,还需要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在管理工作中,必须按照规范对进入工地区域的建筑材料实施严格的监督,在证明建筑材料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进入,不达到施工标准的建筑材料,需要将其清出场地。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不定期的抽检来掌握施工单位选用材料的质量情况。
工程进行施工时,往往会使用比较多的大型设备,比如会使用盾构机、履带吊、成槽机等大型设备,机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本身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维护保养不及时或者未发现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比如我国地铁建设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因吊车出现问题导致砸死、砸伤人员的事故,也出现过盾构机燃爆致人死亡的事故。所以施工机械作业前对机械运行状态的检查及维护是必须要进行的,施工单位须安排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状态的检查,这样能够提前发现设备存在问题,避免因机械设备本身的问题而导致一些事故。并且严格要求在机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坚决不可贸然进行施工,以免意外的发生。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可能因为人为原因、周边环境等其他原因产生一定风险,而且在开始施工后,由于地铁施工周期时间长,难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零部件出现磨损、损坏等各类问题,所以整个施工过程中仍需将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状态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进行,建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台账及计划,特别是对于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更换的易损零件制定好检查与更换的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派专人对维保情况的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施工单位需针对机械设备制定管理措施、安全措施,施工前展开安全方面技术交底工作,监理工作人员结合规定程序对安全措施以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并在施工全过程做好对应防护措施。同时在机械设备施工应基于风险源等进行管理方案的编制,针对风险源展开实时监控管理,对事故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时,工作人员专业性的欠缺为工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题,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属于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工程,专业性施工人员整体培养速度难以和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因此需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性的培养,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将知识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其次,可以运用专业性强工作人员带专业性弱工作人员方式,加强员工沟通与交流,并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最后,可以构建合理激励机制,增强的工作人员学习热情逐渐形成更加过硬的专业知识,通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使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减少,同时使工程施工时的总体质量得以充分保证。
风险分级管控是对各类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再去制定管控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随着工程开展的进度,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型也会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就需要不断的去进行排查、治理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建设单位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来进行此项工作,比如应用手机随时可以进行风险源的上传,施工单位可以第一时间就收到通知并及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将整改结果上传到系统中来进行反馈,若整改结果不合格随时随地可以驳回施工单位的申请,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提升管理效率、有效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均需加强对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建设单位要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管理办法,同时还要加强对监理单位、安全风险管理与监控实施单位、第三方监测等单位的管理,让这些第三方单位切实履行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职责,并派专人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相关单位进行处罚; 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风险防控的方案并落实到位。
总之,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城市形象提升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为了降低工程发生风险概率,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需注重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