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22-11-13 17:52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用户

李 金

榆林学院图书馆,陕西 榆林 719000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发布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网站、视频、音频、微博和微信等多种渠道,信息发布更加方便快捷。

大数据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能够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数据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激活了人们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人们认识事物和看待事物呈现出更加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随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兴趣和很高的期待,对信息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其服务质量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1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1.1 图书馆工作人员素养不高

近些年,我国众多高校在图书馆基本建设上慢慢向信息化看齐,但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尤其是没有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数据信息敏感度、分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导致工作专业性不够,工作不够顺畅。即使图书馆引进了大数据处理系统,但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熟练地操作和使用系统,造成系统闲置和资源浪费。工作人员信息化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其无法迅速采集和分辨数据信息,对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造成一定的难度。

1.2 数据信息应用比较困难

一方面,尽管中国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可是大数据技术并没有在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当前高校图书馆每天都需要应对和处理很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它们的数据储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恐慌感,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知识的渴望和期待越来越高,对信息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发挥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没有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许多高校之间的资源信息并不互通、共享,用户无法在第一时间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推动数据信息应用和共享的道路仍然比较漫长。

1.3 人性化的服务开展不够

高校图书馆成立的初衷和服务的宗旨,就是为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对人性化服务的探索和实践还不够丰富。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基本上是图书的管理与归纳、图书的阅览与借还等传统式业务方式,没有专门针对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料,用户通常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图书管理系统会记录用户的阅览信息和访问轨迹,但不能对用户的喜好进行深入的分析,无法依据用户的爱好迅速给予服务项目,因而在服务上难以实现精确供给和链接。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之间目前还没有建立和形成数据资源共享的制度和体系,造成资源一定程度的闲置和消耗,导致用户在急需某些信息的时候,不能跨图书馆、跨高校进行搜索和链接,用户的体验感比较差。

1.4 保障制度和机制有所欠缺

在自主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时,必须创建配套设施和相应的保障体系,保证一切服务正常进行。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创建管理模式、信息共享体制和评定体制,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保障机制,保证图书馆各工作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以及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可以维持畅通状态,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一线的意见反馈信息,进而为改善图书馆创新管理方式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创新举措

2.1 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高校是一个历史人文气息和学术研究氛围都十分浓厚的场所,是我国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关键阵地,这对高校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教师和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搜索文献、开阔视野的主要场地,其服务水平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师和大学生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持续加强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使他们熟练掌握和使用大数据,学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生产加工和整合,在工作上不断完善和自主创新,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2.2 构建高效有力的书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要求,防止信息资源的空置和消耗,高校必须搭建书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融合每个高校的图书馆资源,由于每个高校都会有自身的技术专业,用户可以根据高校之间的共享资源,合理挑选不同专业的信息,当用户需要某一行业的有关信息时,可以迅速聚焦和锁定信息隶属的地区,下载并安装相应的软件,或是联络本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阅览。书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为读者和管理员建立链接关系,并通过读者的注册、借书、还书等途径,进一步采集其阅读习惯、书籍喜好等信息资源,给读者颁发借书证,同时将拒借信息、罚款单等信息反馈给读者,达到对读者约束和管理的目的。同时,大数据通过书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记录读者的查询要求,并将查询统计信息直接推送给读者或者图书馆管理者,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图书馆与地区图书馆创建数据共享平台,完成资源共享。除了高校,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地标性的省级或者市级图书馆。可以与地区图书馆联系,进一步拓宽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浏览途径,与此同时可以为地区图书馆增加一定的人气值和总流量,推动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采集和研究全部用户的信息,从不一样的视角发掘现阶段用户的要求,从而改善和升级图书馆服务,进而产生更为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

2.3 创建线上服务方式

互联网时代环境下,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点开展创新发展,推动图书馆不断实现信息化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可以创建丰富的网上服务方式,如网上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数据库查询等。在网上图书馆,大数据可以根据读者的搜索记录和阅读习惯等信息,进行自动化、精细化的统计和分析,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决策,帮助教师和大学生快捷方便地找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海量信息资源,从而省去烦琐过程。在此基础上,大数据为读者提供的阅读决策也会精准推送到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同时,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也会精准地记录和储存读者的各种需求信息,从而形成需求—分析—决策的完整大数据统计分析闭环。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提供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系统弹出的搜索对话框工具,进行所需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匹配,同时系统兼具评论功能,读者通过此功能可以对大数据推动的信息资源是否快捷、有效等进行精准化的评价,以协助大数据更加准确地把握读者需求,改进自身的推送、匹配等功能。数据库的建立是高等院校对外开放、展现自身的窗口,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重点学科,高校可以按照发展趋势建设数据库查询服务平台,依据大学专业发展趋势和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激励有关专业的师生在线共享自身的原创设计,这样既提升了自身技术专业实践能力,也凸显了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和亮点。

2.4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用户对图书馆服务功能、服务能力等都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达到用户期望值,图书馆必须不断转变和更新服务理念,自主创新服务方式,开启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必须对目前实体书籍进行数字化、电子化管理,并对全部书籍开展合理归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查找习惯。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视频监控、阅读终端等设备获取数据源,记录每一个用户的查找习惯、自身喜好和浏览痕迹,对读者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融合,依托数据查询、报表、统计、过滤以及可视化管理等手段,对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开展搜集和剖析,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提取,尽可能与读者信息资源需求匹配一致,最终形成预测分析与决策,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提供自助式服务,开展自助借还,用户可以凭借自身的统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借书、还书,这样既降低了等待时间,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进而提升图书馆工作效能。

2.5 搭建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的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大数据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尚不健全,阻碍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自主创新。因而,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搭建自主创新的保障体系,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严格按照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规章制度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个人行为。与此同时,也需要重视和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可靠,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

3 结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知识聚集地,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影响图书馆最大价值的充分发挥。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师和大学生的要求,高校务必高度重视图书馆服务工作,加速图书馆的信息化规划,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创新服务模式。我们应重新勾勒高校图书馆的愿景,重新搭建资源框架、运行系统、服务模式等,使大数据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差异化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保证图书馆的资源合理利用,为教师和大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用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