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超 张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家长对孩子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学生校服作为中小学生不可缺少的“行头”,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校服质量问题也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对校服质量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15年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等标准。但是学生校服依然存在着安全性及穿用等方面的质量问题,校服被召回以及消费者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2021年阿克苏地区学生校服检验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监管部门、纺织服装企业和学生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1年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依据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了《2021年阿克苏地区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并由阿克苏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管理,对阿克苏地区学生校服的抽样、检验、判定及异议处理的规则进行了统一。主要的检验项目有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重要的安全性能项目。
本年度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检验了包括夏装、秋冬装、冬装在内的学生校服以及校服布料共计117批,其中委托检验92批、监督检验25套。校服生产企业涉及阿克苏地区的7县2市,共计11家。其中,委托检验按照客户要求只报出实测值,未进行判定。监督检验的25批学生校服中有13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2%,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纤维含量不合格。
(1)纤维成分及含量不合格。学生校服的纤维含量直接反映了服装穿着性能及舒适程度,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参考指标。纤维含量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相应权益。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对纤维成分及含量有明确规定,纤维含量不仅要在标签标示值的允差范围内,还需满足“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的要求。在监督检验中发现的学生校服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具体表现有:夏季校服(直接接触皮肤部分)棉含量低于35%;实际纤维种类与标签不符合;实际的纤维成分与标签的允差大于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中相关的规定等。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对有关标准理解不清晰,一味地追求学生校服结实耐用的功能,用纯聚酯纤维面料做夏季校服。二是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未形成健全的验货制度,对采购过来的布料未进行复检,直接把供应商提供的纤维成分及含量数据标注在学生校服标签上。三是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建立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造成学生服在原料配比时纤维成分与实际值相差过大、纤维含量数据标识错误等问题。
(2)服装使用说明不合格。因校服使用量较大,又易于制作,生产技术门槛较低,许多的校服生产企业以中小甚至小微规模为主。校服生产企业对有关标准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尤其是校服的使用说明,认为学生校服不在市场上销售,可以不必标明纤维含量、执行标准和厂名厂址等详细信息。但这些信息恰恰是服装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纺织服装的“合格证”。没有使用说明,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纤维含量、安全标准和生产厂家等的知情权,更不利于监督管理部门对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督。
(3)pH值及甲醛含量不合格。pH值和甲醛含量是纺织服装的重要安全性能指标,虽然在本年度的不合格比例不高,但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学生校服的酸碱度、甲醛含量超标均会破坏人体表面抵御疾病的屏障,会造成头疼,皮肤过敏、感染、瘙痒等症状。pH值及甲醛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校服用纺织面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前处理、印染、后整理等多道工艺步骤,这一系列生产工艺可能会使其酸碱度和甲醛含量超标,因此纺织面料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水洗处理,而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为节约成本,在投产前未进行必要的水洗处理,最终造成学生校服pH值及甲醛含量不合格。
“学生健康无小事”,学生校服的质量涉及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自2018年开展中小学生校服监督检验以来,阿克苏地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学生校服的监督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监督检验制度也越来越完善,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学生校服质量合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就本年度的监督检验来看,阿克苏地区的学生校服合格率不足50%,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纺织服装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检测部门和学校4个角度对如何加强学生校服质量管理和加快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意见及建议。
(1)纺织服装企业方面。一是生产企业相关责任人要重视学生校服相关标准的学习,尤其要清楚GB/T 31888—2015中对学生校服标识标签的相关条款,和夏季校服中对棉纤维含量的特殊要求。只有通过学习相关标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产品质量不合格。二是要强化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对面料采购环节严格把关,严格落实。尤其是面料的进货验收,必须要二次确认其纤维种类与含量,必要时可委托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三是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把控各类别纤维原料的配比,确保出产的面料纤维成分比例在允许误差之内。四是生产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合格品”,应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将产品做得更好,促进阿克苏地区学生校服产品、产业的提质增效。
(2)市场监管部门方面。一是各县市的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好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将全阿克苏地区的学生校服以及纺织产品生产企业纳入双随机系统,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建立企业质量信息库,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质量状况和信誉度。联合教育部门,对生产、加工、销售、招投标、验收等工作进行全流程监管,促使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要重点查处,重点整治。二是要加强学生校服质量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家长及学生进行校服相关国家标准、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讲和培训,提高企业、学生和家长对校服质量的重视,举社会之力,提升学生校服的质量安全。
(3)检验检测机构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充分发挥其技术及标准优势,一是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学生校服的监督抽查工作以及学生校服相关国家标准、专业知识的宣讲培训工作。二是要积极深入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科学运用监督抽查、质量监测和日常检验等方面的数据,帮助企业分析其质量薄弱点,落实原材料和成品出厂检验制度,优化质量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4)教育机构方面。一是各学校负责采购的相关责任人要了解学生家长和学生对学生校服的安全指标、样式类别和纤维成分等方面的诉求,掌握阿克苏地区学生校服生产企业或供货商的生产能力、信誉度、生产质量状况等,严格执行学生校服的采购招标、监督评标程序。二是在采购合同内容中明确需要采购的学生校服的质量要求,如执行标准、产品等级、安全类别、纤维成分等技术指标。三是要做好学生校服的后续验收工作,可委托相关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校服进行检验,杜绝“问题校服”流入学校,切实维护好广大学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