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菲 浏阳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主要目的是结合单位现状不断的进行完善改革,制定科学制度措施,从而推动单位和谐建设,从多个方面加强风险管控,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较为独特,与企业财务会计相较,内部控制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薄弱之处,所以要不断的改革创新,符合单位发展需求,才能构建有力的财务管理,为单位长久建设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的不断现代化,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逐渐受到重视,要实现完善的财务管理控制,需充分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满足单位工作需求,从而巩固单位的社会力量。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服务于人民,加强经济监管的重要部门。其具备文化发展与统筹协调等多种功能,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推动现代化建设,才能在新时代中不断改革创新。
而其中,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关键环节,保证着行政单位的内部调整与和谐,只有符合单位未来发展目标的需求,才能保证内控机制发挥最大效能。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不能脱离财政的支持,结合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行改革发展,立足于实践,才能推动单位的进步与创新,推动改革步伐的加快,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民生发展的标准。同时,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能够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当前面临的财政问题,发挥主要职责效用,保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杜绝出现腐败滋生等问题。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单位内部和谐发展,改善当下管理封闭化、固化、不透明化的现存现象,从而弥补财务漏洞,加强科学规范的建设,推动单位长久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想要改善当前现状,就要立足于实践,结合单位发展体系与现存问题灵活调整发展目标。结合现存问题来看,主要包含的问题有人员管理意识的不足、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以及会计基础不足,影响内控效果,还有审批环节不规范与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等。该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影响单位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严重的情况下会限制单位的进步发展,从而导致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
在当前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足,部分工作人员较为注重的是财务资金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而内部财务控制的管理不尽完善。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不完全,所以缺乏对内控机制的监督。部分人员认为财务核算是一项较为简单的工作,只需要做好凭证与账册,但是忽视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责,在当下事业单位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问题,直接影响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大部分管理工作都是由专业的财务部门单独管理,其他部门不参与,这样会导致财务工作的不全面,如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不健全等,最终影响财务管理的决策,甚至在部分情况下,会影响单位内部工作氛围和谐。所以需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改善现状,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单位内部的和谐。
预算属于内控管理的核心内容,而预算编制是发挥预算效能的基础,结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现状分析,存在着缺乏真实、科学性编制的依据。预算的出发点在于结合现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融合相关项目内容,制定针对性的预算策略。所以部分预算资金可以在实践中计算,保证资金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同时,部分财政预算工作缺乏专业的文件支撑,不能保证预算的透明性与规范化,降低了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发挥预算工作的最终效果。导致这一问题的,不仅有客观因素,还有人为主观因素,例如专业预算编制工作者积极性不高,导致减缓了预算工作效率,拖慢进度,不能实现财务内控的水平提升。
会计基础主要包含了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管理等多种内容,内部控制的效果受到综合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单位发展中不断存在。大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专业化的水平不高,且缺乏行业竞争机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特征来看,对于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并且缺乏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积累。负责人员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没有及时了解行业中的最新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创新思想等内容,导致内部控制系统老旧落后,不能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作为单位内部的核心工作之一,长期存在这种问题开展工作是不能满足单位发展需求的,要充分的与社会衔接,及时了解最新的工作思想与专业技术,并将新颖的现代化技术融入工作中,从而构建先进的工作机制,保证内控制度的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问题最突出的属于管理审批问题,程序不规范,导致业务的交接出现混乱、错误现象,降低了业务交接的专业性,影响审批质量。在这种问题下进行审批工作,极易出现审批工作的漏洞与错误,降低审批环节应有的规范性。如果再加上内部人员的职责不明,还会影响环节的流畅性,不能保证全部人员职责明确,严重影响流程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内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审批工作的基本工作要求与相关标准把握不到位,所以导致审批环节过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在财务管理中的真正价值。
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如果缺乏健全的机制,就失去了原本的效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内控效率较低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而这种问题会导致管理体系的不全面,影响安全与稳定性,导致组织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攀升,从而降低内控管理的效率。财务内控关乎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环节,监督机制以及动态工作等。虽然部分单位制定了相关的内控制度,但是不能从科学、长效的角度出发,内容较为零散,系统化不足,在单位中的覆盖面也较少,仅针对个别的部门制定控制机制。同时,在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中,还存在“有章不循”的现象,部分要求文件只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用处,经常出现命令即制度的现象,导致财务内控问题严重,甚至出现腐败等现象。
在明确行政事业范围的财务内控现存问题后,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方向,弥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理念,丰富管理体系,从而为单位的稳定进步提供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较为特殊,它一般拥有两种身份,主要为政府公共服务代理人,以及系统内部管理委托人。身为代理人,在完成政府的预算任务后,会出现谋取单位利益的现象,出现财务资金的浪费等问题,导致财务出现风险。身为委托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具备对剩余资金的使用权,所以需要全面保证财产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具备风险意识,是增强财务内控的基础因素。专业负责人员,要具备清晰的意识,明确内控职责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推动工作的不断进步,逐渐贴合单位发展目标。要在行政单位中有着直接的内控职责,提高对制度、建设的重视,从而构建有效的财务内控氛围,提升工作质量。不同级别的行政人员要自上而下的全体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制定中,积极响应号召,加强内控宣传。同时,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提高单位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提升各部门配合率,教育宣传风险管控意识与措施。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推动内控工作的有效实施,从而减少单位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为单位的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系着编制与执行的所有过程。作为行政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要符合相关规则进行预算编制。科学规划并制定执行、分析、结算等所有环节,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注意多个方面,如编制程序的规范性,采用正确、规范的方式科学、及时地进行编制,并符合单位发展机制,确保内容完善、数据真实准确。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以及行政管理标准,保证单位形象与实际工作的统一性。同时,要加强预算收入的管理工作,做好支出与收入的双重保险,将预算管理的内容纳入标准要求中。还要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渗透管理理念,保证人员职责的落实。针对此做出详细的具体措施,建立奖惩机制,依据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等制定长效机制,将预算管理融入工作常态中,从而提高管理效果,加强行为导向。
人员是工作的基础,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是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财务内控建设完善的基础条件。结合目前来看,财务部门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低、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进步。所以,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接受外界新颖的知识,接触行业现代化技术。行政事业单位要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如通过单位交流机会,引导财务人员积极参与活动实践,创造学习与继续教育的机会,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学习,如会计相关法规的学习,以及财务内控管理标准等,保证内控工作的规范性与适应性,在工作中投入最标准、专业的工作内容,应用当下最新颖的工作手段,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保障。
长效机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进步的前提,是完善监督评价机制的最佳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明确相关法规制定长效机制,发挥财务管理内控的效果。要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合理划分人员职责。首先,建立业务流程的控制,核算的程序与方法都必须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其次,核算具体业务控制,在实际的核算业务工作中,要根据业务的不同灵活调整,确保工作质量。核算业务的内容差异性较大,如现金核算,所以要保证业务与职务的分离,提升核算的精准性,同时满足权限控制的需求,现金的收支工作人员要积极与会计人员核算,并定期盘点,从而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具体措施为财务会计的岗位要与单位的管理及业务相适应;会计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将职责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岗位之间能够分工明确,并拥有业务往来的记录,认清自身职责;落实职责分离机制,不能出现一人兼职多个职务的现象,例如出纳人员不能兼职会计;定期进行岗位考核,并坚持互不相容的原则,明确权责划分,保证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为财务管理内控提供必备条件,为行政单位的未来发展创造稳定的前提。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进行控制期间,财政监督部门要及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预算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加强审计工作,确保工作的内容落实,从而构建高效的工作,满足要求。其中,监督审计工作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各部门经济资金使用情况及相关计划,分析是否需要做出额外的资金开支等;以及针对部门的预算资金使用流程进行调查,确保使用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监控资金使用管理的严格性。还要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资金调用计划等内容进行核对,审查资金的应用是否在计划的范围内,从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果。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资金应用的合理性与标准性,实施资金的内部控制。
在现代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逐渐先进化,融入了新颖的财务管理思维和技术,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从而降低财务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应用专业的财务管理操作系统,从而加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性,区分财务部门的操作权限,例如仅访问与管理权限等,为信息的安全与真实性提供保障,提高所输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得出现随意修改数据的现象。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要针对生成的信息进行检阅核查,做好数据信息的验证工作。同时,要完善财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签名系统以及数据传输加密等,为信息活动提供保障。并对此开展职责化管理,根据业务检查、计算机操作、文件输出等相关职位,进行工作职责的分离,保证各职位包含在财务部门整体工作范围内,但是又能够明确职责从属,避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升财务管理内控的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形式。其中,内部的形式主要是财务会计的核算监督行为与制度来实现。外部主要为社会与政府的形式体现,主要是通过财务会计控制后,提升控制强度,也可以理解为再控制与再监督,从而达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需求。内部控制有局限性,如果管理控制不到位,就会出现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现象,以及工作人员的职务不同而串通作弊,以及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直接地影响了控制系统的顺利性,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所以,行政单位应当重视财务内控与监督检查工作,提高控制效果,保证制度的实施,加大监督力度。
综上所述,事业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财务内控体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财务内控现状问题分析,明确人员、制度、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控观念,健全相关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人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增强内部人员的职责意识,开展精细化管理,做到职责明确,保证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在建设中,内控工作应当建立在长效机制上,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长久的保障,推动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