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艳,齐士博
(衡水学院 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瞬息万变,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的到来更促使各国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抗危机能力。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升,在国际市场上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减弱,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性不断降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我国各地区正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创新性技术,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和革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看,虽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从全球的整体分工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因此我国把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在巩固传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找出短板、培育新优势,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2021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20 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河北省省长许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产业布局优化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万家企业转型。从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的报告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是富国强民、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未来要加大力度发展制造业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内环京津,东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在全国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制造业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河北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产业总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并已经迈进全国前列。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拥有许多超级企业和大国重器级的中国制造,汽车、制药、钢铁等行业的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河北省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 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8%,分别高于工业0.4 和3.1 个百分点。河北制造业地位不断上升,产量稳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速度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科技资金投入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加和提高,投资结构也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不断转变,部分行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河北省以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致力于消除过剩生产能力,形成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目前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依托低成本生产优势,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河北作为制造业产业承接地,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的持续投入,这些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报酬不断下降,传统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
制造业产业结构性问题比较严重,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制造和传统工业,虽然其依托本身资源优势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发展体系,但新兴领域发展存在短板,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上钢铁行业“一枝独秀”,并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休戚与共,钢铁市场一变动,全省经济就跟着变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很弱。传统产品和初级产品多、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产业结构,又进一步降低了河北省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制造业需要尽快转型升级,在国际国内变化的大格局中优化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近两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河北省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级迈进,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跃进。随着产业改造升级和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尤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研发型和管理型人才。河北省要想改变单纯依赖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就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改变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目前,河北省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融资难、竞争能力不足、技术力量和自身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近年来河北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此外,河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以及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些非常有利于河北省各产业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但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如果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则市场机制必然存在不足。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等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更多是在政府主导下,依靠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的,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果行政干预和审批形成许多“政策机会”,就会导致企业靠寻租而不是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获利。
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迅猛发展都依赖于河北省劳动力、矿产等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但这些行业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增大,其竞争优势不断减弱。从生产过程看,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融资风险大等问题,特别是华北地区大面积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更加深了企业成本与社会成本的矛盾。从要素结构看,近年来河北省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老龄化速度加快,制造业发展中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失。这些都反映了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的迫切性。
企业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要积极应对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高成本挑战,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是唯一的出路。河北省只有完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走能源消耗少、效率高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随着全球创新格局的变化,创新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技术进步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模仿赶超和自主革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河北省制造业应充分把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部署实施、环首都经济圈及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的机遇,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利用好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企业之间要相互借鉴学习,不断进行发展理念交流和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业转移,以及产学研合理分工合作,促进实现制造业结构升级调整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不断增强河北省制造业的创新比较优势,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找准和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要素生产率,增强整体产业竞争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以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同时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河北省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素生产率,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消化过剩产能,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升级,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技术水平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河北制造业产业向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品牌经济转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模式。建立开放、合作、高效的技术研发平台,规范技术市场,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具有极大创新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河北省政府要做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在充分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从企业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审批制度,减少寻租行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营造宽容的市场氛围,明确市场和政府的界限,将各项政策融入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改变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从政府主导创新转向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创新,提高政策的综合性和协调性,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
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状况,分类优化,以重点优势领域的产业发展带动制造业产能整体提升,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品牌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致力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完善金融政策体系,深化金融行业改革,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发放,为企业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等提供更多的经费。积极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向资本、知识密集型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提高产业群的竞争优势和整体效率。
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下降。但对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本,而且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劳动力质量亟待提高。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进科技研发人才。例如,美国的发展战略更是把教育资源的提升、人才素质的提高放在了重要地位。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才、高技能的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他们是制造业产业的重要竞争优势。因此,河北省需加强人才的培育,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制造业产业发展中的全能型人才。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加强京津冀大学、科学研究院等之间的合作,提高本省应用型大学的比例,加强在职教育,完善职称评定机制,打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另外,要遵循政府支持和市场选择相统一的人才引进原则,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