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俪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各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电商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而伴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业务模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新的载体,在促进国际贸易往来和国际结算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中,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大数据、商务英语、物流管理、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和法律等多个专业。跨境电子商务对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高校必须精准把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环节和步骤。2018 年,在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上“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议题的提出,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目前,大多数高校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摸索当中。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考虑各学科的发展特点和融入创新思维。同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高效应用的环境下,也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范围内,文科一般指人文科学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的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门类,合在一起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承载了一个国家文化底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力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在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新使命中,新文科作为“四新计划”之一,如何顺应和满足学科融合与时代发展需求是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明确新文科的“新”内涵是进行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新文科的新首先体现在其学科范围的广度,新文科包含8 个学科门类,在这些学科中,文、史、哲属于基础学科,经、管、法和教、艺则属于应用文科。所以说,新文科的学科综合性范围和外延相对于单一的专业来说要更为宽泛。其次,新文科的新体现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新文科提倡的是各学科融合的综合性问题的学习,弱化了学科的分化。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其专业的学习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概念,也包含信息技术的应用、跨境物流、仓储配送、国际市场营销及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知识,体现了多个专业综合发展的特点。第三,新文科的新又体现在“价值创造”。新文科的主要导向应该是从探讨人文社会的规律性,转向社会价值的再创造。如今,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而这些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也需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模式创新、平台建设、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应有的适配与变革。
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在近年来呈现出紧缺的态势。贸易实务、法律法规、行业知识、营销素养、运营能力以及设计能力都是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和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2020 年9 月《中国跨境电商人才从业人员技能等级与划分》标准发布,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出现了综合型、多元化特征。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进行交易的双方往往是跨越国界的,在语言、习俗、文化、价值观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跨境电商从业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要打破语言沟通的障碍。目前除了英语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从事跨境电商的基本条件,同时,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也需要了解各市场的文化背景,掌握不同国家语言表达的差异,以更好地促进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流。
跨境电商的交易往来也是一种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对于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来说,应当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流程,掌握贸易流程的相关操作、掌握贸易术语的应用以及了解关于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和通关等相关专业知识,贸易实务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做好跨境电商运营的基础。
国际市场营销也是跨境电商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跨境电商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营销理论,了解跨境电商平台店铺的运营策略,并且掌握相关定价法的操作步骤、节假日营销的运营策略、搜索引擎优化策略以及直通车爆款的打造策略。相比传统的市场营销,在跨境电商的市场营销当中,其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加专业性的要求,既要掌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还需要了解网络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跨境电商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以便选择适当的网络营销策略。
跨境电商参与的主体都有着不同的法律背景,当然,跨境电商的运营和发展也受到各国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了解不同市场环境的法律法规以及跨境电商相关的法律问题不仅是成功交易的前提,也为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熟悉跨境电商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化是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重要素养之一。此外,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全球的贸易规则也在发生变化,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也需要及时了解国际贸易政策、规则以及关税等内容的变化。同时,尤其在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对进出口形势的及时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侵权的相关问题。
在跨境电子商务中,还涉及物流、仓储、人文软环境及计算机知识等专业素质,为保证实现商品的跨国流动,更加需要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相互配合。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体现出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征。
目前,大部分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尚在建设中,已经独立设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较少,部分院校只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增加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课程,但是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各专业学生对跨境电商的了解限于依托于原专业在这门课程中教材的内容,对于跨境电商方向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待清晰。
在高校涉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各专业当中,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乐观,但是学生的知识层面基本局限于本专业的学习中,对于跨境电商从业相关的专业素质了解甚少。例如,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时,虽然其外语沟通能力要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突破跨境交易中对外沟通这一基本关卡,但是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交易的整个流程涉及方方面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国际贸易流程、外贸政策法规、物流仓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所欠缺,对于专业方向的拓展没有得到更深入学习,这也是跨境电商综合性人才培养面临的大问题。
在高校授课的过程中,最典型的授课方式就是讲授法,即结合教材PPT 课件或板书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包括案例分析中,都局限于讲授的方式下。但是,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利用固有的授课方式无法顺应跨境电商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在考核方式上,很多院校在各专业延伸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中,仍然沿用试卷考试的形式,这就无法有效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如果仅仅通过书本学知识,学生是无法达到跨境电商专业从业人员标准。在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除了理论讲授的方式外,大多是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实训过程中用到的实训平台多为速卖通、亚马逊、wish 和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在这些实训平台的操作中,各项目的操作流程较为固定,且对于交易过程当中涉及的合同、单据的要求比较形式化。学生对于实训操作的学习缺少实践当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的创新性思维比较欠缺。实践学习的缺乏不利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些年来,对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也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大多数专职教师在跨境电商的教学当中比较专注于理论的教学,而缺少相关的从业背景和实践教学的经验。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高校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各类相关培训当中,对于实践案例和跨境电商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跨境电商的实际运营、店铺管理、跨境支付、营销管理和数据纵横分析缺少实战的经验,因此,在教学当中体现出“模式化”的弊端,高校还需要努力建设跨境电商方向的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教育部于2019 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 年度增补专业共9 个,其中财经商贸专业大类电子商务专业类别包括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自2020 年起执行。在高校目前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专业过于单一,通过增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方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要培养跨境电商的专业人才,应该提前计划、考察,明确专业定位,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新文科的发展前景,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主要面向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贸易习惯,强调国际商务礼仪、跨境电商规范化流程等内容的学习,突出专业特色。
新文科建设倡导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研究的融合,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协同以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跨境电商专业的学习除了国际贸易、外语、物流管理和法律等内容之外,数字技术的应用技能也是不可缺少的,数字技术与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融合也符合新文科学科交叉的培养理念。
在学科交叉定位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可以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必修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选修课程,促进选修课程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例如,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增设大数据、数据分析、数字技术应用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数字技术的应用技能。
此外,以赛促学的方式也符合学科交叉的定位。近两年,跨境电商方面的竞赛不断推出,如“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致教杯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三创赛‘跨境电商实战赛道’”“全国跨境电商专业大赛”等。高校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由不同专业进行组队,比赛的过程也是各专业相互学习和配合的过程,由此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并且在比赛中可以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知识层面、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授课方式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方法上,也体现在课堂活动的设置上。在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讲授中,高校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课堂活动方式。此外,在课程考核方式中,可以结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利用计算机考试、课程汇报或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课程终结性考核,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和企业相互协同、相互扶持,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项目又恰好为学生的高效率学习与实践提供良好的应用场景,一定程度上提高的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目前,在微观层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实践学习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就需要切实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基地。因此,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实地企业的考察、沟通和合作。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方面发展向好,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寻找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合作,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校企合作育人可以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共同打造跨境电商实训室、共建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等多样化方式进行,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专业的教师团队是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不断推进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能力。2019 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促进跨境电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此类培训学习,一方面可以在培训中增进与其他院校教师的沟通学习,也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此外,高校多途径引进跨境电商企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从专业的精准定位、学科的交叉融合及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等方面突出“新”的特点,不断促进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