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霭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 530029)
当前,在各企业的日常运作中,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管理者认可,并成为重要的管理模式。其能够通过综合性地评估企业财务与经营项目的情况,进而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的运营模式,确保企业的业务得以最优化和高效处理,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铁路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各铁路企业也在不断扩大自身的运营规模。伴随挑战与竞争加剧,更多的管理者已意识到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在铁路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进而纷纷结合自身的发展经营情况在管理工作上突破创新。
财务共享服务最简单的定义为集中处理会计记账、工资福利发放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在产生规模效应的基础上降低财务运作成本,同时又统一规范会计记录的凭证,大大节省系统与人工的成本。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对其进行了更精准的定义,即以流程化处理财务业务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以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架构、降低财务运营成本为目的,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式服务。
现阶段,我国诸多企业管理层都加大了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应用力度,通过财务共享实践,在达成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目标的基础上还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成本,这也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不断进行创新的应用模式。对当前市场上稳定运营的企业而言,财务核算中心和共享平台的应用无疑可减少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升整体的凝聚力,确保正常的运作,所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被越来越多企业认可。对此,铁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途径与模式,革新核算方式,将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不断推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结合多年的实践成果来看,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①规范基础性。开展财务共享工作后,企业自身管理流程和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将得到更规范的管理和再造。②管理管控性。应用财务共享模式后,企业集团总部可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和互联网技术掌握企业运营的所有情况,结合其实际面临的问题更好地改革财务报表,强化对企业内部的控制。③战略规划性。财务共享模式确保了企业内部的统一性,这能够减少企业的税收缴纳金额,并获取真实的经营情况完善战略内容,有利于企业的规划与战略的实施。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企业,铁路企业具有业务延伸长、点多线长和经营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铁路企业的生产布局经过不断调整,逐渐形成资产庞大、分工细化及专业性强的系统,这将涉及众多下属运营单位。但当前的形势是,下属运营单位大多存在一套财务机构和制度,而在近些年核算单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应的人力成本也明显增加,影响了不同组织单位之间资源共享的实效性,并且重复性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安排也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铁路企业更好地运作。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尽管很多操作规程的内容得到了补充完善,规章要求也不断细化,但依旧有贯彻不彻底和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衔接不佳的情况,这就导致管控的力度出现层层递减的情况。此外,基层单位人员整体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学习能力较弱,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售票员、货运员转岗而来,大多仅凭经验填报相关报表,对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掌握不全面,难以从内控的角度思考各项制度管理要求,对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参与不够,容易忽略管理风险点。
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铁路企业开发了大量信息系统覆盖在大部分管理关键点上,但对于各个业务部门开发的系统,设计初期缺少统筹规划,系统之间存在壁垒,出现了数据共享难、运维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从铁路内部来看,各业务系统多、散,架构不统一,数据各自存储,交互错综复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影响了数据快速查询、全面共享、深度分析及综合应用,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和经营管理质量的提升。从铁路外部来看,铁路与外部企业单位的数据交换不够,特别是缺乏与关联客户和关联物流行业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信息化,商贸流、信息流是物流的基础,高效畅通的信息流是推动物流各环节融合发展的关键。
铁路企业作为大型企业,点多线长,随着营业里程的增加,客运、货运业务量也在飞速增加,管理的难度逐年加大,应用财务共享可以提高铁路企业的管理效率。以铁路运输进款为例,在传统流程下,客户办理货运业务前,通常在发货的站点存入一笔预付款,这笔款项只能在这个站点使用,在多个站点发货则需要在多个站点分别存入预付款。这些预付款在按期汇到铁路集团公司的专户前沉淀在各个站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铁路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客户可以将预付款集中存到指定账户,利用共享服务可以在任意终端查询到该预付款余额,在该铁路集团公司管辖内任何一个站点都可以办理货运业务。这样不仅免去各站点分别核算、汇缴预付款的烦琐程序,还为减少资金在途时间、集中统一调控资金提供了便利,从而使资源配置合理有效、资金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在铁路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财务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要把控铁路企业运营情况,必须有专业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予以保证,确保管理层在做决策时有充分准确的数据支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提高铁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实际上也是促进其经营水平提升。而在实际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活动时,该系统与模式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铁路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在财务管理流程上运作更为精细,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铁路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铁路企业不断壮大规模,但基层企业单位具有多且分散的特征,在业务管理程序与模式上差异较大,资源分散,这给财务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企业中各部门原本较为分散的业务就可以在统一的标准要求下进行整合,在不断摸索与探索中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原本存在的漏洞也得以完善。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能借助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监管各部门的财务工作,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数据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共享。另外,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上,借助平台功能可以使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减少,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铁路企业可以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结合实际的运营情况,企业会在改革中不断调整和转变管理机制,分解和整合财务部门的职能,如将核算工作划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财务人员原有的职责进行调整,这很好地化解了各部门衔接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了铁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目标,无疑能够大大提高铁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对其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铁路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将财务共享服务融合应用可更好地促进铁路企业服务组织平台的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平台发挥功能、顺利推动效率提高的基础与条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极易受到铁路企业管理结构变化的影响,在管理模式发生变化时难以适应,但人的思想和工作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大。要推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升级与转型,就必须以完善制度的方式提高要求。铁路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财务管理制度,增添内容以对财务共享服务工作产生一定的约束,并为其功能的顺利实施和价值发挥提供保障。
规范统一是财务共享的基础,也是管控能力增强的核心,流程设计直接影响共享服务运营效率,应充分考虑企业管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将标准统一作为关键点,务实高效地设计业务流程。一方面,要调动各业务部门共同配合,对前端业务系统进行改造、优化和整合,打通内部各业务环节的信息渠道,促使铁路企业内部生产数据形成一个整体,各层级和不同业务部门间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推进铁路企业与水运、公路、仓储等物流企业及政府部门和行业间的数据共享,全面融入社会现代物流体系。另一方面,按照业财一体的理念设计新信息系统,对所有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详细调研、梳理,建立共享系统标准化数据接口,利用系统接口或自动的业务导入机制,消除铁路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形成业财一体化核心管理体系,这样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又能满足财务核算和统计分析所需,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和管理规范统一。
在财务共享的视角下创新铁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创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当前,我国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多,应对步骤也相对繁杂,只有应用财务共享模式才能减少杂乱无章的情况,但同时也要重视财务共享下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这就要求企业针对财务内部的把控环节做好衔接与优化准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内控方法,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力与处理能力。
在新环境下,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在职在岗培训,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处理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保持求新求学态度,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原则,积极学习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与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功能,准确快捷地完成各项管理任务。此外,铁路企业还要加强机制评价工作,满足精细化的管理需求,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其应用平台整合、优化各部门财务数据信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方法和具体的执行模式,整合好财务、业务资源,确保信息对决策的拟定与执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满足铁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铁路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相关技术,特别是融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对其财务管理和日常运营效率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实,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显著提高铁路企业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使其管理工作更规范与标准,同时还能提升铁路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此,铁路企业在创新管理工作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应用和融合财务共享服务的功能及其内容,重视财务共享服务工作,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