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影像创作的叙事表达与传播路径

2022-11-13 07:54
电影文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虚构受众创作

毕 翔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伴随着“非虚构写作”成为新媒体文学领域的流行词汇,“非虚构影像”也逐渐被受众所熟知。“非虚构影像”的概念是相较于“虚构”而提出的,是一种建立在真实环境、现实状态下,相较纪录片和新闻纪实更具社会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影像创作手法,其向受众传递的是一种创作者亲历的、真实的、可感知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价值。从这一概念上说,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是刻求创作者与受众产生角色、事件、认知三者的同构,渴望受众能够成为作品创作中的一部分,参与到影像作品的记录中,同时建立与创作者相同的语境和感受,进而上升为一致的价值观。上海东方卫视创作的节目《急诊室故事》是非虚构影像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表现形态。作品直面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等重要话题,采用了78个国际最先进的远程遥控摄像头拍摄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室100多名患者就诊的过程,用真实的画面、客观的记录代入受众的视角,浓缩和折射了人们面对生命的情绪变化。由于影像记录的现场没有摄像师和导演,甚至一些被拍摄者并不完全知道自己被摄像头追踪记录,因此,人物的“底色”被挖掘,受众的体验感被激发,无论是在拍摄控制场还是在受众认知场都产生了相同的作用力,进而形成可感知群体与可作用群体之间的精神同构。

一、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分类

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分类是根据其创作和播出形态进行的一种归类,主要可以分为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和艺术类非虚构影像作品两类。

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是指那些具有主流价值观念,围绕某一个热点话题、热点事件展开的深入追踪、层层剥离式的作品,多以展示一个主题为引导线,从缘起、发展、结果三个部分讲述主题中人、事、物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容,其信息量是所有作品中最丰富的。这类作品多符合主旋律的价值观念,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同时更加注重主题,常由主流媒体担纲创作,播出平台也多为主流媒体。因此,这类作品往往又代表了主流媒体对一个专题事件的意见和态度。作品往往是导向明确、主题鲜明,弱化创作者的个人形象,突出创作群体、创作机构,甚或是作品输出的机构。因此,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创作对象多以大场景、大制作为主,创作的题材也以内容宏大、题材宏伟、弘扬主旋律价值观的作品为主。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盛,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开始在短视频媒介呈现爆发式创作趋势,其最为突出的是创作主体的变化,由主流媒体的导向性创作延展到以短视频媒介用户为主导的创作。在结合了短视频的新奇、释压、释疑等影响因素基础上,以“痛点”前置、“高潮”前置的作品,迅速捕捉到受众的内心,在几秒、几十秒的内容中重构了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的视听语言,填补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使其获得了单位时间内更加震撼的声画刺激。

艺术类非虚构影像作品较专题类非虚构影像作品而言,更加突出作品的艺术价值,以艺术观察的视角表现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是由创作者主导的、自主创作完成的作品。它凸显了创作者自由创作的思想,以个人表达推动作品的创作。因此,这类作品是创作者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外化,它不受任何一方的干扰,遵循艺术作品独立创作的原则,造就了艺术类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题材的下沉,多以以小见大的表现方式作为创作手法。艺术类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受众也会更加关注艺术创作和选题的角度,并范式化地形成创作者印象,与创作者在艺术架构和艺术创作手法上形成共鸣。

二、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的叙事表达方式

非虚构影像作品叙事表达方式包括故事化和信息化两个方面,两种叙事表达方式在交替、穿插和相互引导的艺术策略中同步并进,其中尤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凸现对受众视听意识的吸引力。

(一)从困境到结果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常规的叙事表达方式是建立在受众层面,将作品的注意力集中在受众对内容的感知和追求上。因此,作品中凸显内容信息的堆叠,在内容信息被囊括的基础上,无趣的、冗长的、非必要的内容也伴随其中。此时,创作者已不再是以非虚构的话语体系进行内容阐释,而是海量信息的搜集者,或是内容信息的编排者。

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叙事的故事化表达是建立在创作者层面的一种表达方式,创作者是作品的核心,而并非受众。创作者需要从非虚构的现实认知层面转化到自我的可塑造、可提炼、可调动受众情绪的创作层面,创作过程则演变为对人、事、物等客观元素的观察与发现。创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会沿着一条从遭遇重重阻力的困境化叙事方式入手,以“解困”作为支撑,最终在创作的结尾以找到实现路径为目标。

故事化表达方式的结构一般需要经历三个环节:首先要将角色存在的问题显性化,以角色的遭遇、处境代入,从不断抛出的问题中把握受众的吸引力。在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之初,创作者会预先谋划角色意识,扎紧“角色必须解决问题”的结,问题便成了非虚构影像作品中主体承担任务的显性化表现。其次是凸显内外部力量的抗衡,从多个角度去表现角色在困境中不容忽视的“障碍”,包括需要对抗的外部力量和自我审视环境下内心恐惧两个方面。与外部力量的对抗能够逐步促使受众在主体发展变化进程中形成对“障碍”的关注;而自我审视环境下的内心恐惧能带给受众共情的焦虑感,引发受众在持续关注与预期之间的心理平衡。最后是既定目标的实现。以主体解决了问题,最终得到结果为标志,或许这个结果引发受众喜悦,也或许是带来悲伤,但实现了受众对叙事内容结果的感知,形成了一个从开始到过程,再到结尾的闭环结构。这也形成了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故事化表达的叙事链。其中凸显内外部力量的抗衡是呈现创作者和受众共情的主要表达内容,也是调动受众情绪进入创作者思维的核心,在整个闭环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可描绘的空间也是最大的。主体的问题显性化是非虚构影像作品叙事表达的开端,表现创作者和受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与整个作品在结构上形成互相牵引的关系。而结果在整个闭环结构中或起到验证作用,因为受众通过一些视听语言能够在作品展现的过程中,联想到该部分的内容。因此,其所处的地位最弱,描绘的空间也最少。

(二)在结构中演绎的信息化表达方式

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信息化表达是寓于故事化表达之中的,也是叙事表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信息化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在故事化表达的结构中,作为辅助认知烘托故事内容、展现故事背景的演绎式表达。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受众理解故事的行动线,增加对故事前后逻辑关系的串接。同时,向受众普及非虚构影像作品故事描述中的知识性内容。由此不难发现,信息化表达是为故事化表达服务的,是故事得以延续的基础,甚至对故事的发展发挥着知识性补充和知识化服务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表达还以知识内容的普及,完善了故事化表达中未能尽如人意的内容,引导受众形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判断。

在结构中演绎的信息化表达方式有三。其一是关键信息。关键信息能够直接帮助受众了解与叙事主线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能够呈现主体的背景关系,如阐释事物本质、体现事物价值、可以判断故事发展延续效用等。关键信息作为叙事表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对故事化结构完整性填补的核心信息,这些信息内容不会因为创作者对故事叙事思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解释,关键信息又可以理解为客观信息。其二是主观信息。信息的表现方式具有创作者的主观性,信息内容是创作者依据故事结构判断,并运用非虚构的表现手法演绎的可供受众判断或辅助理解主线发展脉络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是建立在创作者认知层面的,也是创作者对选题、故事等诸多元素深刻领悟和把握的前提下,对关键信息实现的再创作和再运用,是控制故事叙事节奏的信息。换言之,主观信息是对关键信息的补充,更是对客观信息内容的演绎化表达,其目的是丰富信息内容,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其三是碎片信息,又可以称为零散信息。往往是在完整叙事交代完毕,发挥提点作用或引导、强调的信息。这类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叙事过程中不集中输出,这样可避免因多余的信息干扰故事的叙事,但常常在叙事过程中发挥着提点的作用,具有适逢其时、“及时雨”的意义。

(三)故事化与信息化的共生、共享

非虚构影像作品的故事化表达与信息化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并非独立存在,二者是在共生过程中实现的价值共享。单从信息化的表达方式与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分析,似乎呈现对立的关系,即故事客观性与信息主观性的对立,故事结构化与信息碎片化的对立,故事高阶性与信息基础性的对立。但从叙事的总体结构上来看,故事表达方式需要在信息的支撑下才能使受众获得完整的认知体验,信息表达方式需要在故事的主线脉络中才能给予受众知识性的价值内涵。因此,二者之间是在不断对立的过程中寻找可以相互契合的平衡点,进而共同搭建起创作者与受众之间共情的叙事结构。

三、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传播路径研究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非虚构影像作品面对来自内容、技术、平台等各个方面的冲击,在多渠道合作、商业化布局、主题化运营等方面正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传播路径。

(一)从渠道化到融合化的传播路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资费降低和带宽的提升,5G的商用化、民用化逐步普及,由此构建的物联网生态环境加速了“万物互联”的到来,媒体传播的渠道也从原有的单一或多元向泛在化推进。影像作品的接收也将随之面对更加多元化和场景化的局面。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展示平台也随着泛在化传播渠道的实现也进入了多元化、场景化并存的融合传播时代。非虚构影像作品从内容的采集、素材的存储、作品的创作、关键信息的提取和传播等环节都将在融合传播的环境下重构。这迫使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创作形态层面就需要跟进传播场景,设计在不同场景下的作品展示方式。如利用借助作品分发技术实现跨文化、跨地域的个性化、精准化传播等,逐渐拓展非虚构影像作品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构建立体的、多时空交互的传播格局。从这一层面分析,非虚构影像作品或将在创作层面就需要考虑传播的策略,构建基于传播链的创作范式。

面对短视频类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兴盛,整个非虚构影像生产行业生态将实现重构。在以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为生产主导的基础上,已经崛起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主要来源。这势必打破原有的专业化、团队化的组织生产,衍生出更多的“以短见长”、内容为王的个体化、个性化的爆款作品。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流程与生产形式,对整个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环境、运营环境发生本质上的生产巨变。同时,随着非虚构影像作品有向非虚构影像直播转化的趋势,真实场景下,故事化表达与信息化表达的叙事方式也将转变为内容对话与信息交换,以拟态化场景的内容产出模式替代现有的引导式作品生产模式。2016年,腾讯以《一个女孩的车站》为题,用直播的方式记录了日本北海道偏远乡村的一趟列车为了一位女孩的求学之路而即将结束的最后一次运行。非虚构影像的叙事以直播的形式表现改变了受众以往对此类作品的认知方式,在精妙选题和情感升华的共同效用下,提升了非虚构影像作品的现场感。

(二)从社交化到深度化的传播路径

在媒体进入网络化的变迁中,非虚构影像传播的方式快速进入互联网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用户对于网络应用的熟悉和深入,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传播方式跟随网络社交化的出现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迈进。社交化逐渐成为非虚构影像作品与用户增强沟通与联系的有效补充,甚至进化为用户对非虚构影像作品评介最直接的方式。但社交化传播的碎片化、快餐化特征,限制了非虚构影像作品深度化传播的价值。诸多的网络社交是构建在弱关系的传播环境之下,个体在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仅停留在“交流”,难以向“交往”推进,造成信息社交传播的浅泛,不利于非虚构影像作品发挥其深度表达的效用。因此,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传播需要向内容的深度化传播迈进。由于非虚构影像作品是建立在“面”上的创作,而非建立在“点”上的结构,深度的呈现更利于受众从全局视角思考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非虚构影像作品常常是以传递人文关怀、感性化的形式代入受众情绪,与创作者产生共情,较少给受众带来流程化、严肃化的印象,在深度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更多作用于受众的情感,引发受众的深度思考,有时还会刺激受众产生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的欲望,形成作品传播的闭环生态链,有效地触达受众更加多元化的认知。

(三)从内容化到体验化的传播路径

非虚构影像作品过去一直强调内容,在创作上下功夫,向高质量作品要效益。媒体融合的时代,内容依然重要。但体验化的传播方式能够几何级提升非虚构影像作品的传播价值。体验化是需要建立在产品层面进行讨论的,或者就可以将其看成是非虚构影像产品,提升受众产品化的认知,形成受众的产品思维和产品消费习惯。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内容上实现传播价值,以多样化的体验形式促进受众的文化消费,能够搭建融媒体时代用户与创作者的强链接,推进创作作品向内容生产转变,提升非虚构影像作品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在5G技术的支持下,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超高清4K、8K,裸眼3D技术都将构成以传播场景为核心的非虚构影像终端产品,在构建充满真实感和现场环境氛围的多时空、多感官接收情境中实现非虚构影像的“实时化”“体验式”受众接收模式。

结 语

非虚构影像作品的内容表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像化展示。在故事化与信息化的影像叙事表达方式中,担纲了文化传播、审美育人、价值构建,甚至是社会治理的作用。非虚构影像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融入当下影视传播的话语体系,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重构内容的传播方式,不断探索更加多样的叙事手法,构建多元化的传播路径,打造富有温度感、艺术性、人文情的精品佳作,以满足受众利用影像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

猜你喜欢
虚构受众创作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虚构的犹太民族?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创作随笔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