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雄
排球与足球、篮球等球类项目相比较,更像是全身性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体能、反应、协调性、速度及弹跳等诸多方面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再加上注重培养与发展团队精神,故而能取得更加全面的锻炼效果。中国“女排精神”给予了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也使排球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较高的欢迎度。大学生在参与科学化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也要积极了解运动损伤相关知识,进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技术能力、专业素质等。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是排球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类型,本文对这种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康复及预防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
股骨、胫骨与髌骨是膝关节的主要构成。关节囊较薄且松弛,附着在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存在着韧带,其起到一定稳固性作用。前方的叫做髌韧带,为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部分,具体是由髌骨下端延展到胫骨粗隆。髌韧带两侧存在着髌内、外侧支持带,和膝关节囊相互交织;后方有腘斜韧带起到强化作用;内侧存在着胫侧副韧带,其起自内收肌结节,向下呈发散特点,交织在膝关节囊纤维层;外侧分布着腓侧副韧带,起、止分别是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小头。膝关节中存在着两条交叉韧带,其中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是制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对胫骨的后移过程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图1)。
2 排球运动的特点
2.1 广泛的群众性
排球运动过程中配置的设施相对较简单,比赛规则不难领会掌握。运动员可以在球场上进行比赛与训练。同时,可以按照主观意愿在常规的空地上活动,自主调整运动量大小,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能及训练水平的个体需求。
2.2 技术的全面性
在排球比赛中,按照前期设定的规则各球员均要轮换位置,实质上就是在前排时进行扣杀与拦网,轮换至后排就要进行防守接应。这就要求每一名球员要全面、扎实的掌握各项技术,这样不管身处哪个位置均能高效的参与比赛活动。
2.3 高度的技巧性
排球比赛中规则明确规定球不可以落地、连击、持球。击球时间的短暂性,击球空间的多变性等均决定着排球训练及比赛的高技巧性。
2.4 激烈的对抗性
排球比赛中,双方始终是在激烈对抗中不断进行攻防的转换。而在高水平排球比赛中,网上扣拦情况被认定是对抗的焦点。有报道称,在单场比赛内,一分的争夺通常需要通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赛事水平越高,双方对抗争夺就越具激烈性。
2.5 严格的集体性
排球自身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比赛现场除了发球环节以外,球员均是在相互配合中开展比赛活动的。如果不能进行严格、紧密的集体协作配合,即便是技能超强的球员也很难发挥优势,战术的作用也显著被弱化。团队紧密度越高,集体合作效果就越好。
3 排球运动员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原因分析
3.1 解剖学分析
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的外结构,在膝关节正常运动过程中其防止小腿左右位移及膝关节发生外翻或内翻的情况,确保了膝关节能沿着冠状轴正常做屈伸动作。但是因为内侧副韧带结构自身较为薄弱,球员技能训练或比赛中猛然起跳或落地时很容易发生损伤,外加膝关节关节面大块处于躯体的浅表层,周围保护组织分布偏少,关节运动过程中力臂偏长,杠杆作用较强,大腿前、后肌群等参与膝关节运动过程表现出的承载能力参差不齐,在肌肉力量相对较薄弱的位置侧副韧带发生牵拉损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3.2 运动生理学分析
侧副韧带局部发生损伤时可能损害全膝关节运动的力学平衡状态,最后导致膝关节发生整体性损伤。开展排球运动项目过程中,球场上的球员经常需要维持膝关节半屈位的准备姿势,准备随时发力,完成起跳、移动等诸多动作。身体处于屈曲位状态下时,髌骨、股四头肌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主体部分,如果人体长期维持高强度和受力点集中化的运动状态,那么很容易导致髌骨、筋膜、韧带等发生疲劳性损伤。球员在完成斜前方或侧方跨步、跨跳动作时,前脚需要向前先跨或者跳出一大步,此时小腿前伸幅度偏大,躯体重心随之降低且出现一定前移,在惯性力作用下,球员为了维持躯体平衡状态而会刻意强力收缩股四头肌,以上这种行为会对侧副韧带与交叉韧带产生明显的牵拉作用,韧带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加。
3.3 行为学分析
一是训练或者比赛之前不进行准备活动或者身体活动不够充分。一些大学生对课前准备活动不够重视,马马虎虎,很难使身体各器官迅速进入到兴奋状态,突然参与高强度运动项目时很容易发生损伤事件。二是进行超负荷训练,一些排球运动员急于求成,频繁参与超负荷训练项目造成膝关节过度劳损,短期内很难使侧副韧带恢复正常功能,敏感度明显下降,最后造成较严重的运动损伤问题。三是日常运动量明显不足。部分大学生主观上不重视锻炼身体素质,参与排球运动时很容易发生膝关节损伤的情况。
4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后的防治与康复方法
4.1 预防与康复方法
首先,参与排球运动项目前要进行足够充分的准备活动。活动髋、踝关节,使躯体的各个部位均能活动起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三个三角柱安置在运动员的前方,运动员单脚站立,前伸一只手臂,交替轮流触摸三个三角柱。进行背部训练,运动员平躺在垫子上,手脚并拢,随后朝向反方向运动,借此方式活动开背部的肌肉。活动核心肌群,球员双膝跪在垫子上面,双手和双膝同时安置在垫子上,随后向上抬左脚伸出右手,连续反复运动五次后换反方向继续活动。在全身肌肉活动开以后进行拉伸,球员先使左脚向前方跨一步,做成弓式,随后向上抬起和跨腿同侧的手臂,向上伸起,左右交叉进行以上动作。
其次,加大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力量的训练。循序渐进增加刺激强度,力量訓练过程中,小肌群容易陷入疲劳状态,为确保大肌肉群持有较大的负荷,一定要在小肌肉群疲劳之前使大肌肉群得到有效锻炼,确保其能和其他肌肉同步疲劳,进而获得更大刺激。
再者,合理安排大学生排球课程。比如一学期内安排3周理论教学,13周实践技术教学,实践课主要学习传球、垫球、下手发球或上手发球等技术方法。穿戴符合排球运动要求的运动服装、运动鞋,尤其是长时间在水泥场地参与排球运动项目时,更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运动鞋,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在膝关节位置佩戴护膝。运动过程中要科学控制运动量,督导运动员规范身体动作,加强自我健康的保护。训练课程结束后做好整理活动,及时擦干汗水,尤其是做好膝关节的保暖(因为膝关节自身是“皮包骨”,周边肌肉与脂肪偏少,关节中血管分布不够密集,关节软骨很难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惧怕寒冷但易受风寒湿邪的侵扰),告知运动员运动后在大汗淋漓状态下不要冲洗冷水澡。
要尽快组织大学生进行有效恢复,对于身体局部疲劳采用推、拿、揉、按、压等手法进行改善,部分情景下也可以尝试运用淋浴、药物浸浴等物理疗法进行恢复。
最后,参照运动生物力学及人体解剖学知识为排球运动员提供最科学、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当发现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发生轻度损伤状况时要及时给予规范化治疗,有针对性的调整排球项目训练方法以防后期微损的发酵情况。
4.2 加强锻炼
排球运动员自身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力度,比如柔韧、灵敏、力量素质等的训练,有助于增加关节面骨质及关节软骨骨密质的厚度,使骨结构内骨小梁更整齐、更有规律的排列,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加粗,进一步改善关节囊、交叉韧带、肌腱结构各自的伸展性能。尤其是要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群及髌骨周围肌腱力量的锻炼力度,以上是增加膝关节结构稳固性与灵活度的有效方法,对膝关节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排球运动员在参与身体素质训练项目的同时,也要自觉加强基本功训练,不断提升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最后达到动作自动化,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最大限度的缩短反应时间,使排球项目技术动作更具敏捷性,均有益于减少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即便是在治疗过程中也要适时、适度的参与活动,借此方式改善、强化关节内软骨营养,防控发生软骨、肌肉机能减退等异常状况。
4.3 科学的营养支持
众所周知,营养为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运动过程中其发挥明显的保障性作用。科学摄入高脂肪类与高蛋白质类食物,且在日常膳食内适当提高多糖的百分比,确保肌肉与肝脏内糖分供能效率,能够较好的满足排球运动中最大运动强度的需求,延迟疲劳状态的发生过程。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日常饮食中要自觉补充铁,有益于提高机体运输氧的能力,进而辅助改善机体运动水平。注意钙元素的补充,预防发生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做到三餐有规律,荤素搭配合理,真正做到能有所补,有所不补,营养均衡,一方面对身体各组织器官健康生长发育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增强运动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4.4 手法治疗
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早期,可以尝试运用推、按、揉、压、提、拉、摩等手法,其作用以舒筋活血为主,嘱咐运动员膝关节做轻度屈伸动作2-3次,利用这种方法捋顺韧带方向,尽早恢复关节的轻微错位问题。损伤后期加强手法治疗能逐渐消除局部粘连情况,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4.5 穴位针灸
运用响应的穴位针灸方法治疗,取得疏通经络的效果。
4.6 推拿操作
韧带损伤者端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助手分别于背后扶正病患两侧肩并固定伤侧大腿,术者半蹲在患者前方,单只手握在膝部并用食指扶住稳固髌骨,另一只手把持小腿下端,使病患小腿下垂牵引后摇晃膝关节6-7次,随后要求患者起身站起(身体朝外),术者持小腿手调整为做向外牵拉动作,扶膝盖手调整为握住膝盖内侧以使膝盖屈曲旋转到90°位,扶着膝盖的手沿着膝关节间隙推以捋顺其筋。随后伸直患者损伤的患肢,术者于膝关节患侧利用两侧手掌实施按、推和揉等手法。以上治疗手法每天进行,3次作为疗程,持续推拿2-3个疗程。
4.7 中药熏洗
取海桐皮、透骨草、乳、降真香、川椒各25g,川芎、红花、甘草、防风、白芷各20g。熏洗操作方法:取以上中药方剂倾倒进行水盆内,100℃沸水没过药物,把受到损伤的患侧下肢安置在水盆上方,将浴巾覆盖于患侧膝盖之上确保密不透气,待药液温度降到75℃左右时,运用毛巾蘸药液擦洗患处,药液温度降到55℃时可以结合温经活络的中医治疗理念,把损伤下肢放在药液盆内,反复浸泡。按照以上方法每天治疗1次,连续医治7d作为一个疗程,结合病情可以进行2-3个疗程。
4.8 术后康复治疗
前期以控制膝关节水肿为主,可以运用适度抬高患侧肢体、膝关节局部冰敷,加压包扎,超短波促进膝关节积液吸收及药物辅助疗法等。
中期时注重维持与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升肌肉力量,开始时可以先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肌肉“绷劲”活动,训练分是伸直膝关节,股四头肌交替进行主动式收缩与放松交替,随后进行直抬腿训练。1周以后可以在固定状态下进行站立于扶物体行走,循序渐进进行直抬腿的阻力或者负重训练项目。在确认韧带损伤修复以后,就可以进行膝关节的伸展运动训练项目,在弹力绷带加固膝关节的状态下进行走路、力量训练等。
后期要着重恢复神经肌肉功能,维持运动能与水平可选择的方法较多,包括运用弹力绷带、体操球运动训练、水中行走、Stairmanter练习及步态训练等,促进受损膝关节功能的适应性恢复进程,恢复到损伤前的运动能力与水平。
5 结束语
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功能性结构,能够发出屈、伸、旋外、旋内等动作,但是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伴随年龄的增长其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对于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而言,膝关节功能状态决定了他们的训练及比赛效果,主观上应加大膝关节的保护,明确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机制,通過充分进行运动前准备工作、加强营养支持、体能训练等方式不断改善身体素质,将韧带损伤情况发生率降到最低,真正实现健康运动。
(作者单位:山西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