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宗领 卢 翛
CCTV “感动中国”谱写的是一首首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颂歌;演奏的是一支支曲调相同、内容各异的合唱。
笔者有幸对其中的一次彩排中的一段生动故事进行了追踪寻访。
2020年6月中旬,在上海的一家医院,笔者父女看到了从咫尺之外的苏州传来的“感动中国·江苏推选”的新闻报道,病榻之上的父亲竟“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谁把‘感动中国’演绎得如此壮美而动人,执着且持久。”我们由衷地发出感叹,并在抗疫中,对其中的最让人感动的一位英雄人物,进行了历时1年多的采访。
江苏省睢宁县隶属苏北的徐州市,可谓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流传着汉留侯张良虚心好学、苦寻智慧的“圯桥纳履”及“桃园结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等英雄奋斗的故事;也流传着“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夏爱民、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杜长胜等好人的感人故事。
这里真的是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英才辈出。
武怀苏——睢宁县睢城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宣传干部,这几年,他竟然向上级推荐了多名县、市、省,乃至国家级的“好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2018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武怀苏又在寻找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先进人物。这一次,他很辛苦,已寻找多天,询问多人,这才找到时代花园小区大门口。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一个叫做徐士飞的人。
徐士飞,正值壮年,身高1米72,可谓人高体健,端庄孔武,慈眉善目,英气逼人。
在小区门口,武怀苏紧紧地握着徐士飞的手,带着几分激动说:“你就是徐士飞?徐士飞就是你?你在城河里救过人?”
徐士飞回答:“是啊,我就是徐士飞,是在城河里救过人,怎么啦?”
“这可是见义勇为的大好事啊,我们要宣传宣传。” 武怀苏说。
“哦,这也算不得什么事,这种事多啦!”
“什么?!这种事多啦?”武怀苏闻所未闻,很是吃惊。
多年来,徐士飞做的好事,就像家乡的糖葫芦,一桩桩,一件件,亮晶晶,红艳艳,晶莹剔透,沁人心脾。
徐士飞说,当做则做,该为则为,做就做了,还说什么呢?
追求高灯远亮的武怀苏,惊羡徐士飞还有这种胸襟、这种情怀。
华灯初上,忙碌喧嚣了一天的小城已趋宁静。
徐士飞出席“感动中国·美在江苏”颁奖大会 ▲
徐士飞骑着摩托,随着人流,走在下班的路上。
前边就是城河,过了小桥,再拐个弯,就到家了。妻子的微笑及晚饭的香味似乎呈现在他的眼前。
突然,一人惊呼:有人投河!
这一声惊叫,在宁静的桥头抛出了一颗炸雷,向周围泛起阵阵涟漪。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向事发地。杂乱的脚步声、呼救声盖过了附近店铺传出的柔美的歌声乐声。
徐士飞已发现前方出现了异常情况。如同受到一种本能的驱使,他飞速上前,飞快停车,飞身挤入人群。
桥上,两岸站满了人。他们好像还没从惊吓中反应过来似的,除了惊叫,竟束手无策……也许,有的人已知道此时此地该做些什么,但却碍于河水的冰凉及其刺鼻的气味而犹豫,还有些人更会因为那2米多深的河水,特别是面对从城河护栏顶端到水面的四五米高的陡峭的河沿而发怵,只得站立一旁,焦急地等待着比自己更勇猛的人出现。
见义勇为,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强者——身心皆强的人。
冲入人群的徐士飞,一眼就看出了此事的严重与急迫。
他迅速脱下外衣,毫不犹豫地翻越护拦,跳入河中。
临河而居的徐士飞当然知道此时此地的河水多冷多难闻,但此时仍顾虑重重,裹足不前,那他就决不是徐士飞了。
他尽量屏住呼吸,奋力向河中间游去。落水女子看到了救星,两手乱挥,试图要抱住徐士飞。徐士飞提醒她,这样不仅救不了她,而且两人都很危险,必须要……
如不是遇上这件事,这时的徐士飞肯定是坐在餐桌旁,为工作一天而疲惫的自己补充能量。但此时,他只能打起精神,顽强抵御着体能上的透支,奋力把落水者送到岸边。
岸上的热心人及徐士飞用绳子上拉下推,终于把落水者送上岸。
徐士飞又游了50多米,从河的上下台阶处上了岸。
他感谢岸上几位主动为他看护衣物的女青年,便匆匆离去。
像往常一样,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但他的妻子孙远侠真真切切地知道,就是这次救人,就是那无情的河水,是多么令徐士飞反胃,几天吃不下饭,且连连上医院打吊针,还有徐士飞那几件衣服及其洗澡之后的卫生间是多么难以清洗,竟让她劳作了近3个小时。
此事发生于2016年6月初,正是武怀苏寻找徐士飞的动因。
徐士飞,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慷慨助人,一心为公的故事确实不少,且细腻多情、豪爽大气、从容低调、生动感人。
1991年元月,三九寒冬,刚参加工作的徐士飞,随本地航运公司的船队,沿着古老的大运河,扬帆远行。
长江滚滚,烟波浩渺。船队到达目的地,当晚,停靠在江阴市峭岐镇粮管所附近的江汊子里,等待卸货。
黎明时分,江风大作,水浪汹涌,波及支流。一条水泥驳船随波逐流,不幸撞上了礁石。
“坏了坏了,船危险啦!”有人惊呼。
睡梦中的徐士飞听到惊叫声,一跃而起,连外衣都没穿,便顶着寒风,跑到出事船的跟前,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察看险情。
船舱被撞了个脸盆大的洞,江水无情地灌进舱内,船体将倾,危若累卵。
徐士飞急忙接过同事抛下的一床棉被,堵住了漏洞。
天寒地冻,江水冰冷,徐士飞被冻得瑟瑟发抖,腿脚几近麻木,但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他咬紧牙关,坚持与寒冷抗争,与江水搏斗,又将一块雨布穿过船底,把漏洞处包扎起来,以防险情再现。
船及船上的105吨大豆保住了。船上的6位头枕着波涛的同事,沉浸在甜蜜的梦中,竟还没被惊醒。而盖上了5床被子,又一个劲猛喝生姜、胡椒、尖辣椒及红糖熬制的发汗汤的徐士飞还唠叨着:人没出事,船已脱险,值!
今天,又逢岁末年初,离1991年元月,徐士飞江边堵漏已有30年。我们待在有空调的房子里,斟酌以上这段文字,遥想那个寒冷的长江之滨,遥想徐士飞置身江水中的那几十分钟,揣度着见义勇为的“勇”字的重量,在20°C的室温里,仍感到一阵寒冷袭来……
睢宁老城区,公园的东北角,有一尊铜塑像——一头体态硕美,阳刚之气十足的老牛,两眼如铃,目光如炬,长角高举,护卫着背上的一盏古朴精致的灯饰。镂空的灯罩似有光焰猎猎,明亮无比,照彻千载。
这是被放大数倍的“铜牛灯”,本是当地出土的东汉时期的一件文物。此牛酷似我们中华民族的芸芸众生,那盏灯则象征其精神,其品质,其心愿……
广场的对角,耸立着一座大楼,上有“中国交通”四个大字。20年前,这一侧是睢宁汽车站。
这天清晨5点30分,站内首班发往南京、徐州等班车准时发动,缓缓而行。到门口时,却发现大门未开。一向准时的退伍军人、门卫王允新怎么会误点呢?
喇叭响起,一声,两声,变成长鸣……
不对吧?情况有异。
很快,一位员工跑到了大门口。值班室的门被打得山响,可仍不见王允新出现。
看来,情况确实很不寻常。
这时,只见那位冲上前来的小伙子,急忙奋起拳头,砸烂窗玻璃,撕破粘着玻璃的窗户纸,看清了室内煤炉炭火熊熊。
小伙头脑中即刻闪出了“煤气”两个字,并随之迅速打开门,冲进室内。
这个人又是徐士飞,他已从航运公司调到了汽车站,从为船服务,变成为车工作。
此时,躺在床上的王允新已经昏迷。
原来,前一天傍晚下了一场小雨,本站一位在站外做小生意的职工家属,收摊时,把做菜煎饼的煤炉,就近放在门卫值班室,因此,致使王允新煤气中毒。
徐士飞用大衣裹起王允新,飞身上了汽车,奔向县人民医院……
2020年9月9日,天高气爽,阳光灿烂,坐在铜牛广场一角的王允新老人开心地告诉我们,家里有6口人:“我,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幸福美满,其乐融融都写在王允新的脸上。善良慈祥、知足感恩的人都会是这样的。可是,此时此刻,王允新却又说,如果不是徐士飞,不是他的热情果敢、见义勇为,到现在,我王允新就“走了”快30年了。
王允新继续和我们唠叨着:“后来听人说,当时,我全身是汗,衬衣都湿了,如果抢救不及时,哪有我的今天。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徐士飞不仅把我送到医院,而且,又陪伴我5个多小时,直到我醒来,家属得到消息赶到医院。”
“事后,我给他买了一条很不错的烟,他怎么也不收。我又先后多次邀请他吃顿饭,他也坚决拒绝。他这个人就是‘犟’。”
是的,王允新很无奈,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18年3月15日,睢宁县官山镇曙光商店的主人姚宜芳一早就去了县城。这一天,她在县城办健康证,跑小商品批发市场……忙忙碌碌,车轮飞转。
姚宜芳母女为拾金不昧的徐士飞赠送锦旗、感谢信 ▲
傍晚时分,她才离开县城。出城不久,夜色渐浓,电动三轮加快了速度,这里离家还有二三十里地呢,她有点着急。
这条公路正在进行分段维修,过往行人与车辆忽而左、忽而右地交叉前行。在变道处,姚宜芳的车颠簸了一下,此时,一个黑色皮包从车把上滑出。
一台与姚宜芳相向而行的汽车驾驶员看到了这一幕,此人又是徐士飞。徐士飞已从县公安局魏集派出所被聘用到县检察院了,此时,他从本县城南的驻看守所检察室下班回城。
徐士飞捡起那个沉甸甸的黑色皮包,调转车头,追了上去。
“大姐!你停一停。”
姚宜芳听到了叫声,转脸看了看,但并没停下。她不觉得那叫声与她会有什么关系。徐士飞又叫,姚宜芳想,那人叫什么啊?莫名其妙。直到徐士飞超车挡住了她的路。
“大姐,你的包呢?”
姚宜芳心里咯噔一下,接着,腿一软,坐到了雨水未干的路边。片刻,姚宜芳反应过来了,问徐士飞:“你拾到了我的包?”
“我是拾到了一个包,不知是不是你的。”徐士飞说,“你包里有什么?带身份证吗?”
“带啦,就在包里。”
姚宜芳接过包,即刻取出了身份证。
“你看看包里的东西少不少?”
姚宜芳再次打开包,看了看,说道:“不少,不少。我的包,我清楚。”
此后,她很后悔,当时,没有问问那位恩人的尊姓大名,但她下了决心,非要找到那位恩人不可。她一定要表达感激之情。好在他们分别的一刹那,她记下了他的车牌号。
数日后,姚宜芳和女儿凭着那车牌号,找到了县检察院。仅凭车牌号,让女儿查询,费了许多周折。
一面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弘扬正气传承美德”赞语的鲜红锦旗送到了县检察院,徐士飞说,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一直鞭策着、激励着他。
2020年9月18日,我们随车在平坦而曲折的乡间公路上奔波,放眼欣赏着秋日金色的田野、丰收的田野、希望的田野。一路蜿蜒,找到了姚宜芳的家。
坐在彩灯高悬、窗明几净、宽敞舒适、时尚漂亮的客厅里,倾听着姚宜芳与徐士飞的故事。
茶几上放着几本相册,我们征得主人的同意,翻阅着。姚宜芳是位十分爱美的女士,她与女儿着婚纱的那些照片,可谓美丽时尚,张张带着欢乐与幸福。
听着姚宜芳的讲述,我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显现出了一个问题:那个包如真的遗失了,对姚宜芳该有多大影响?
“当时,那个包是我开店多年的心血与汗水,也几乎是我的全部家当。”姚宜芳说。
是的,每个家庭的富裕与幸福,都需要须臾不离的生活物资支持,更需要拥有美好情操加以装点、呵护。
魏集镇地处睢宁县北部,与邳州、新沂、宿迁等县市毗邻,流动人口较多,治安状况较复杂。
1996年,睢宁县公安局的孙权被调到魏集镇派出所任所长,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他想把联防队长的重任压在这个人身上,此人便是徐士飞。
孙权在睢宁县城即睢城镇派出所工作期间,就多次听到从菜市场传来的徐士飞仗义执言、见义勇为的故事,孙权发现徐士飞是个干公安的人才。
此后,徐士飞的工作业绩,也多次证明了伯乐孙权的远见卓识。换种说法,徐士飞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又进一步得以展示他那敢于担当、见义勇为的特点。
徐士飞在魏集镇工作了6年。在这里,他救助过高考落榜、离家出走、病卧道旁的学生娃;也救助过吞食农药、生命垂危、经济困难的农家女。但更为突出的则是他的工作业绩。
一位同事记得,一次魏集镇街头出现了几个流窜犯,徐士飞赶上前去,一手提溜一个,带回派出所。同事说,我真是服了,我们两个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抓到一个,他一次竟抓了俩,而且,一转身回镇上,竟又抓了一个,一个四人团伙,被他一人抓了仨。
同事还记得,1998年夏季的一天清晨,徐士飞在派出所门前打扫卫生。见一辆摩托,向派出所方向驶来。徐士飞看到车上的两个人想停未停,就觉得这里有问题,就叫两名队员上前拦截,但没拦住。
摩托慌不择路,飞快地向徐士飞这边开了过来,企图再次闯关。
徐士飞眼疾手快,侧身用力,一把推倒了摩托。
他上前察看,发现塑料纸包着一团纱布,堵在油箱口上,在提包里,还发现了一把已经变形的作案工具螺丝刀及破损的油箱盖。
那天一上班, 魏集派出所便给南京的同行打了电话。
千里之外的答复是,昨晚接到报案,确实丢了一辆摩托。
有趣的是,那天下午,当失主骑着摩托返回时,在魏集街头,也遇到了徐士飞及其联防队员。
“咦!那不是早上截获的车吗?怎么又……”
于是,又是一番询问,并打电话回所落实,失主才顺利返回。
随后赶来的省城同行赞叹:“这里的防范工作有板有眼,真不错!”
冬夜,11点多钟,魏集派出所院内灯火通明,人来人往,20多名联防队员摩拳擦掌,士气高昂,生龙活虎,整装待发。他们在队长徐士飞的带领下,正在进行交接班。
“巡逻、防范胜于破案。有你们这些‘小牛犊子’日夜巡防,谁敢作案?”县局领导对联防队大加赞扬。
说这话没几天,浦棠乡派出所发生案件。凌晨4点多,一小卖部失窃,并向县局报案。
早上一上班,县局领导却接到了魏集派出所电话:“昨晚,浦棠发生了案子。”
“你们怎么知道?”领导很诧异。
原来犯罪嫌疑人,途经魏集辖区时,已被徐士飞及其联防队员截获,并已问清案情。而且,一早,他们看到了县刑警大队的警车鸣笛,经魏集开向浦棠方向。
徐士飞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魏集派出所工作的6年间,徐士飞及其队友们,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0多名,协助南京、徐州等地及本县同行破案多起。其间,徐士飞孤身一人,抓获流窜犯罪嫌疑人30多人。
2001年,县检察院法纪科科长郭克强到魏集查案子,徐士飞协助他们工作。
调查结束,郭克强和所长孙权客气上了:“孙所长,跟你商量个事儿。”
孙权道:“老领导,请指示,不客气。”
郭克强接着说:“这几天查材料,徐士飞鞍前马后,跑里跑外,做了不少事。这个小伙子工作勤奋,说话谨慎,责任心强,事业心强,比较优秀,我想把他带走,俺法纪科缺一名驾驶员。”
孙权没有想到郭克强给他出了这么一道难题:这个人我培养了好几年,你带走,我怎么办?联防队都交给他的,巡逻、守候、设卡、抓捕都是他负责,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正因为他有这个责任心,我才要他……”
孙权也没想到,当年他把徐士飞从汽车站借到魏集派出所的办法,郭克强也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伯乐遇伯乐,结果是孙权也尝了一把忍痛割爱的滋味。而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的郭克强,今天提起这件自己慧眼识珠的事,仍是眉飞色舞,十分开心。
徐士飞城河救人后,他的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在他的工作单位及本县、市、省引起极大反响。
徐士飞在县检察院的群里成了热门人物。检察长徐志平群里留言:徐士飞的成功体现,岗位不是局限,面对的天空都是一样的,振翅高飞才能傲视群雄!让我们共同祝贺,向徐士飞学习。同事们纷纷为他点赞,向他学习!
徐州市“爱国拥军先进个人”的排行榜中,徐士飞依然当仁不让,奉献突出。
江苏省“最美家庭”的名录中有他们夫妻。
景色秀丽的云龙湖畔——徐州市好人园里,留下了徐士飞见义勇为、坚强果敢的身影。
……
然而,徐士飞还是那个徐士飞,还是那个整天风尘仆仆、埋头工作的徐士飞,还是那个慈眉善目、英气过人的徐士飞,还是那个掌握好方向盘,奔波在上下班路上的徐士飞,还是在身边同胞危难时,彰显出见义勇为本色的徐士飞……
笔者先后采访了徐士飞和他的妻子孙远侠及两位好友曾州、胡正跃,想从他们口中听到有关徐士飞的故事。
有趣的是,从徐士飞的妻子那里,听到的只是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从他的好友那里听到的只是对徐士飞和他的妻子的肯定与赞美,从徐士飞和他的妻子那里听到的则是对好友的感激与赞赏。他们是一群讷言敏行的好人。这样,我们像捉迷藏一样,捕捉到了徐士飞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
徐士飞老家在睢宁老城小西关,具体位置在从城里一条老街通往西关菜市场的丁字路口。几间草房,还开了个小烟酒店。
徐士飞家境贫寒,两个哥哥均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萎缩,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但父母竟把两个残疾的孩子也送进了学校,可是,父母苦于生计,又没有时间送这两个孩子上学。
学校离家两三里,一来一去五六里。两个哥哥上学一天,就要往返4趟,全靠还没入学的徐士飞背来背去。徐士飞上学了,继续背,一背6年。
6年,徐士飞背出了一副勇于担当,坚强有力的肩膀,一个勤于做事,埋头苦干的习惯。
徐士飞的那两位同学说:“那时,我们也想帮他背,但是,我们背不动,那两个瘫痪的胖子太难背了。”
其实,更难背的是“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道义与责任,这才是最难的。
这两位同学常和这两位哥哥一起玩,陪他俩下下棋、聊聊天。两个哥哥都聪明,就喜欢下象棋。他们会嘴里含根筷子,指示别人,帮他们把棋子摆过去。
这两位好友还常陪着两位哥哥打理小商店。“正跃,给客人拿包烟!”“曾州,拿瓶酒!”他俩是有求必应,而且,还常买些小菜熟食,陪着哥哥喝点小酒。二三十年里,为这两位哥哥增添了不少欢乐。
徐士飞和他身边的人,真的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红花美,绿叶也美,徐士飞的妻子,则是其中最亮丽的那一片绿叶。
徐士飞的妻子孙远侠是县城一位局领导的女儿,眉清目秀,身材高挑,家庭条件比徐士飞家好得多。
说起往事,孙远侠历历在目。
“年轻时,徐士飞给我第一眼的印象是,他很诚实。他跟我相处时,第一次见面就告诉我,结婚后还得照顾两个哥哥。要是别人的话,谈恋爱,刚见面,可能会隐瞒两个哥哥的残疾,也不会就讲家庭如何困难。他这么讲,我倒觉得这个人诚实、善良,能靠一辈子。”
“我第一次到他家,看那个样子,门都不敢进。唉,我又很心疼他。”
说起伺候两个哥哥的事,孙远侠说:“每天都要给他俩洗脸、洗脚、洗头,剪脚指甲、手指甲都是常事。吃饭时,我和士飞要把饭碗端到两个哥哥面前,还要帮他俩把胳膊摆到桌子上,把勺子放到他们手上。他俩胳膊没劲,手好一点。每天晚上,每两个小时,都要给他俩翻一次身,以免形成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孙远侠记得很清晰的一件事是,有一次烧田螺,她给两个哥哥挑好了,放到他们面前,他俩眼泪都下来了。吃田螺很费事,一只田螺只能挑出一星半点肉,那时,生活条件差,吃顿田螺,胜过现在吃红烧肉。
两个哥哥最希望有人能和他们聊聊天,孙远侠说。
有一次,三哥跟我聊天,聊的时间很长。他说士飞交给你了。我说:“俺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他说:“士飞心地善良, 有时好冲动,你思维清晰,你要看住他,你讲话他听。”我听他这样讲,知道他心疼自己的弟弟了。他说:“如果不是俺哥俩,你俩会过得更好。”我说:“哥你可不能这样说。”
讲这些,我很难受。我是先知道这个家的难处,进的这个家。我不怕,再苦再累也不怕。什么样的日子,人都要过,他俩感觉是拖累我们两个人,其实,我和士飞无怨无悔。
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今人唱“好人是山水间永恒的新绿,好人是星空下不老的传说”。
徐士飞家的老房子早已拆迁,那里低矮破旧的民房已变成了高楼林立。我们望着那一片繁华,却想着它简陋的过去;望着街头那熙熙攘攘的行人,却看到了胡正跃、曾州少年的身影,并似乎寻找到了徐士飞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根”。
我们中华民族,大家互相关爱,彼此帮助,助人为乐,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忙忙碌碌的宣传干部武怀苏,为我们提供一份徐士飞见义勇为的事迹材料。现在我们把它压缩再压缩,作为本文的一部分。我们不愿因为文章的简练,而埋没了这个可敬可爱的人。
1997年5月的一个晚上,在联防队巡逻途中,徐士飞发现一男子用平板车拉着一个女子匆匆赶路。他连忙上前了解情况,得知,该女子喝了农药,危及生命。他迅速把那位女子抱上巡逻车,送往镇医院抢救, 并垫付医药费1870元,事后,获救者给他送来了“恩重如山”的锦旗。
1998年9月的一天,去省会南京办事,途经安徽省天长县时,发现有人因车祸倒在路旁,满脸是血。徐士飞将伤者抱上自己的车,送往医院,为伤者赢得了抢救时间。
1999年8月的一个下午,巡逻途中,徐士飞发现有人在路边昏睡,这是邻省的一个高考落榜、欲寻短见之人,徐士飞立即把他背上车,送往镇医院救治,并为他垫付医疗费700余元。
徐士飞多次主动向贫困地区,向汶川、玉树地震受灾地区捐款捐物。2009年6月13日和8月9日,他分别收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四川省通江县学生王玉君寄来的感谢卡。
2018年9月的一天,在小区门口,徐士飞听到有人呼喊:“快救救孩子!”他马上停车,询问情况。得知小孩被摔伤,伤情严重。他立即开车把孩子送往县医院抢救,并为没带钱的母子,掏出1000元给孩子治伤。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二,徐士飞参加小区疫情防控点值班, 给本院党建对口单位岚山镇韩二社区及附近社区共捐了3200块钱及抗疫物资酒精100斤。
2022年三四月间,当地疫情突显,已回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徐士飞主动报名参加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值勤,并积极就近参加小区的抗疫志愿者活动。他整夜值班、站岗、巡逻、消毒、发放生活物资,为核酸检测服务,尽显危难之中显身手的共产党员、道德模范的风采。
这是一件件十分感人且简略不全的故事。
这是一份份感动过去,感动当下,也必将感动未来的报告。
即将结束历时数月的多次采访,告别徐士飞、孙远侠,告别王允新、姚宜芳、孙权、胡正跃、曾州、郭克强……那一位位朴实善良,知恩图报,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朋友,我们徜徉在睢宁街头,欣赏着沿街那一幅幅别具特色的散发着稚气与淳朴,充满追求与理想的儿童画。哦,这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儿童画之乡”,人们在营造着一个童画般的世界。
记得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那一年,这里的一位少女,就在上海出版的《儿童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一幅《好事天天有》的儿童画,至今,世事依然,好人辈出,徐士飞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
好事天天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