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夕梅
(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山东 临沂 276400)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生率不断递增,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慢性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慢性病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同时还需要长期坚持用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继而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1]。为避免慢性病患者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我院提出对接受慢性病体检的患者开展心理健康管理,通过系列的干预和管理措施,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现共选取120例慢性病患者,旨在进一步评价心理健康管理的干预效果,详述如下。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2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组。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5岁,平均(51.26±3.28)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7~76岁,平均(51.38±3.44)岁。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①均经系统检查,且明确诊断;②基础资料完整;③对本研究过程表示知情和同意。
排除标准[3]:①意识障碍;②精神障碍;③沟通障碍。
对照组行常规指导:根据患者的体检报告向其说明目前的病情,并向患者介绍日后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用药。
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在体检和疾病筛查中发现自身的疾病,多数患者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对于大多数而言会造成心理冲击。因此,要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定期邀请专家到医院内举办关于慢性病防治的健康知识讲座,邀请慢性病患者及家属参与,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并和专家进行互动,了解关于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明确良好的、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与病情康复之间的必然联系,让患者意识到不良的情绪只会阻碍病情的康复。此外,让慢性病患者真正意识到严格遵医嘱用药、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和合理适量运动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是至关重要的,改变患者以往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让患者从此以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以最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邀请家属参与到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来,让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来自亲人的关爱与照顾,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可组建微信群,让慢性病患者在群中讨论疾病,分享一些趣事,可在群中提问,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及时予以解答,通过群内成员的分享,让彼此获得情感支持,互相帮助提高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①于体检时和干预后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用焦虑自评量表[4]作为评估工具,50分以下说明患者无焦虑情绪,50分以上说明有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
②于体检时和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用抑郁自评量表[5]作为评估工具,52分以下说明患者无抑郁情绪,52分以上说明有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抑郁越严重。
③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三个评价项目,分别是:主观感受好转、主观感受无变化、主观感受较差,计算比较两组的主观好转率。
④评估两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四个方面的遵医行为,各项的评分范围均是0~1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遵医行为越佳[6]。
⑤于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用的评价工具是SF-36量表[7],主要评价患者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根据最终各项指标的评估所得分数判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干预后和体检时相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体检时和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比较分)
体检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P>0.05,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和体检时相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均有显著性改善,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体检时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分析分)
观察组的主观好转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的主观好转率比较[n(%)]
①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是(8.16±0.23)分,对照组是(6.07±0.21)分,t=51.979,P=0.000<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②科学饮食:观察组是(8.65±0.47)分,对照组是(6.13±0.17)分,t=39.055,P=0.000<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合理运动:观察组是(8.74±0.22)分,对照组是(6.22±0.24)分,t=59.955,P=0.000<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④良好生活习惯:观察组是(8.11±0.13)分,对照组是(6.38±0.16)分,t=65.002,P=0.000<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①情感职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是(90.23±2.14)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是(83.26±2.34)分,经统计学分析,t=10.124,P=0.000<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②生理职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是(92.13±2.2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是(82.54±2.46)分,经统计学分析,t=12.385,P=0.000<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③心理职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是(92.98±2.63)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是(80.14±2.88)分,经统计学分析,t=15.454,P=0.000<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④社会角色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是(93.26±2.3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是(81.84±2.42)分,经统计学分析,t=16.653,P=0.000<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类型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大多与患者的心理、运动和饮食因素有关,不仅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病原因复杂,并且患者的病程长,且基本上缺乏有效的根治药物[8]。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性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这对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积极、依从性差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9]。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要对其进行定期的体检,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管理。以往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体检时往往只是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向患者说明体检结果,提醒患者如何用药、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并未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缺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配合度差,最终影响治疗效果。
我院提出在慢性病筛查时开展心理健康管理,即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旨在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本研究显示,经实施心理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其主观好转率更高,可达到96.67%,患者经干预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改善,患者在用药、饮食、运动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相对较高,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管理,让患者对疾病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认知,掌握了更多关于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善了患者因疾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10]。并且,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患者掌握了更有效的调节方式,通过不同方式获得了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掌握了更多的自护方法,学习了更多的改善情绪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具备针对性,主要是针对于患者的心理特征开展系列的健康管理,尽量让患者在漫长的疾病康复和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患者真正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病情控制的重要意义。虽然大多数的慢性病是无法根治的,但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系统的治疗,是可以保障病情稳定、避免疾病进展的,这对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体检慢性病筛查中开展心理健康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