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秀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530009)
所谓智慧物流,是指在发展物流业过程中,以互联网技术与多种高新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将行业中不同类型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资源、货物、用户的高效率管理,从而实现物流运输全过程的智能化与一体化建设[1]。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持续应用背景下,智能物流运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满足智能物流建设需求,建设方需要在此过程中,优化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反馈等工作。其中信息收集与处理,主要是处理公路建设、公路事故、快速通道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基础资料提高货物的抵达速度,精准计算物流配送、运输等所需的人力情况。此部分数据是支撑智慧物流的基础数据,也是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数据[2]。将此部分数据录入计算机,对其进行高速运算,可以实现对货物配送、运输、到站、服务的全面、高效的分析。在智慧物流的智能仓库中,需要依靠信息分析与处理机制,将准确地接收物流信息与网络相结合,保障信息完整性与保密性的同时,优化货物分拣工作。可以借助高效的互联网技术,为用户发布物流信息,引导物流企业在配送中对人员、车辆、线路的合理调配。为落实此项工作,下面将对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展开详细分析,提出推动智慧物流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指导措施。
完善智慧物流产业链,可对我国物流产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也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我国物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逐渐走向较为成熟的模式,尤其是陆运领域,根据数据统计,陆运物流占据了市场物流业75%的份额,综合占有率较高。但深入研究行业发展时发现,物流业在信息互联、互通方面的建设相对落后,各个地区之间的物流企业交流、沟通较少,即便是地区龙头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应用的现代化技术也较少,此种现象是拉低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智慧物流理念提出后,应将“互联网+”技术与多种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撑,加大对智能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只有落实此项工作,才能保证产业在经济市场内的稳定、协调运营,因此,强化此项工作,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的物流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群体网络购物次数的增加,电子商务发展呈现迅猛趋势,与此同时,对国内物流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为满足群体的需求,物流运输企业加大了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的引进,并在阶段性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参照市场调研数据,统计我国2012—2021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在2013—2014年的景气指数剧增,在2014—2018年中,景气指数维持在55%~60%范围内。2018年起,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部分企业出现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景气指数逐渐下滑,说明物流业的发展出现滞后现象[3]。统计我国2012—2021年物流业社会经济总额,如表1所示。
图1 我国2012—2021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变化趋势
表1 我国2012—2021年物流业的社会经济总额(万亿元)
表1中表述的我国2012—2021年物流业的社会经济总额变化趋势,与图1中物流业景气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以证明,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呈现滞后趋势。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统计物流业现有的信息化设施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业现有的基础设施占比
从图2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物流业大部分企业仍在以传统人工的方式对接信息,关键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仍存在不足。
目前国内的智慧物流发展,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较大,但大部分企业对物流设备、设施的投资相对较少,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4]。超过半数的企业尚未建立线上仓库管理系统、物流跟踪系统,致使市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存在严重的不足。
在高新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智慧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应从丰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升物流产业的智慧化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促进产业迅速完成智慧化转型。我国城市物流体系比较健全,但是在偏远乡村仍然存在物流运输基本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交通不便的情况,政府应对其进行帮扶,全面提升我国的物流运输水平。物流企业除为物流配备先进的设施外,还应将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放在第一位,对员工开展培训,提升其对智慧物流一体化的认识,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物流技术和发展经验,对企业进行革新。我国的电商经济较为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物流运输水平创造了良机,但也给物流行业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现代人们对物流效率、运输质量要求的提高,物流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降低运输成本,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运输要求提高的问题。
物流企业要想从整体上提升经营品质、服务水准、整合社会力量,要有更高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作为支撑,为此,在推动智慧物流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强化智慧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作为基础工作[5]。只有地方物流企业具有强大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才能使其在市场内具有竞争力,提高物流业在市场内的信誉度,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为满足现代化物流企业的社会发展需求,应改进、优化企业现有的物流经营和管理模式,将企业内的技术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整合在一个工作部门,将此部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同时,开放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窗口,提高信息的交流次数,争创地区示范物流建设企业,促进并带动地区相关行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通过建立智慧物流发展集群,提升物流企业在地区的映射范围与影响力,逐步提高企业在市场内占据的地位。要实现智慧化物流产业发展的转型,需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速现代化物流服务平台的升级与转型,转变智慧物流的体系结构。在前期阶段,可将转型的驱动力作为资源驱动。但在长期发展或企业未来的工作中,资源驱动模式要逐步向平台驱动方向转变。同时,技术上要加强与市场内各大物流公司的交流,优化物流企业的市场经营核心技术。必要时可联合地方政府,打造并扶持龙头企业,完善物流技术的相关标准,共同创造行业内部优等价值观念。此外,物流公司资源也可以通过平台共享,使市场内不同规模物流企业可以在市场经营中互帮互助。
其二,加强智慧物流一体化供应链中的短链发展。纵观全球各大城市智慧物流发展的实践经验,“短链化”物流是我国物流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现阶段市场物流行业服务对象的需求逐渐出现了碎片化趋势,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必须通过直接面对顾客的方式实现供求双方的效用最大化。
其三,强化物流企业的智能化无人管理。根据市场相关企业的智能化发展实践,可在物流配送时使用机械手取代人工,使部分重复性工作成为无人操作项目,通过此种方式辅助物流业建设,不但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危险,而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达到规模效应,起到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
终端服务是智慧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可在此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载体,融合市场内的电子商务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建立并完善智慧物流终端服务运行系统。执行此项工作时,可引进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加大对物流运输货物无人配送体系的建设,提高配送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企业的人力投入。
同时,引进自动化技术,加速物流末端的自动化转型,包括电子标签自动化分类、货物自动化分拣等,通过此种方式,使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工操作,提高物流企业的综合作业效率。
在此基础上,加大末端一体化服务在市场内的覆盖范围,建立与社区、高校等配送服务地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合理配置智能快递柜,提高末端的服务范围。
在上述设计内容的基础上,为深化智慧物流一体化发展模式,应建立完善的智慧物流跨区域横向合作体系。企业可整体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打破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隔阂,使物流配送、服务、售后等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智能物流系统的整合与协同下,借助政府带动效应与社会需求杠杆效应,平衡企业社会发展需求,使物流产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信息化合作平台,将“互联网+”作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将地区物流资源汇聚在一起,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分配。解决区域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防止企业沟通不顺畅、政策不明确等现象的发生。同时,简化在集聚地区内建立、经营物流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鼓励物流企业创新经营,发展特色化经营模式,尽量降低集聚地区内对物流企业智能升级的制约。
同时,物流企业要深入挖掘行业的需求,运用信息化和智慧物流,取消、合并或简化不需要的物流活动和无价值的环节,减少间断、延迟对物流运输服务的局限,实现多行业的高效互动,满足地区物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横向互动需求。
完善物流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经济成本,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工作效率。为落实此项工作,本文通过提高智慧物流信息化服务与发展水平、健全智慧物流末端一体化服务运行机制、建立智慧物流横向合作体系,对智慧物流的一体化发展给予专项策略指导,以此种方式深化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