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婷
(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江苏 连云港 222241)
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合科学教育内容,能使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过程,协同提升音乐素养与科学素养。本文首先分析科学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从备课、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三个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科学教育模式创新。
小学音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而科学教育是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往往具有科学内涵,通过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协同提升音乐素养与科学素养,从而获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成效。通常来说,音乐演唱需要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会教授学生科学发声法,这导致学生音乐演唱能力不能全面发展,还可能会造成声带损伤。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渗透,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法,促使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有效提升音乐演唱能力,加强对声带的保护。而小学音乐教学中所涉及的乐器蕴含丰富的声学科学知识,在小学音乐的乐器教学环节中,教师有必要教授学生基础声学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明确乐器的发声原理,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音乐素养以及科学素养。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渗透,还需要教师将信息化技术与音乐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促进学生通过音乐与科学并重的学习过程,有效提升内在的信息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希望广大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此加以重视。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具体策略,笔者从备课、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对这三个环节中的科学教育渗透过程的研究,能够使广大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明确小学音乐科学教育渗透的具体途径。
在小学音乐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创新教育的理念,积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能够更为科学化地开展。在小学音乐的备课过程中,基于学生对音乐演唱学习的需要,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歌曲演唱内容,设计科学发声法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课上的科学发声法,使学生有效利用科学发声法提升自身的音乐演唱质量,并且更好地保护声带,从而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在具体的小学音乐科学发声法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搜集了权威的科学发声法资料,并结合相应的科学发声法训练理论,为学生设置了“口部操训练”“发声原理解读”“气息训练”“共鸣腔训练”“音质音色训练”“音高音调训练”,并结合一学期音乐课程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这些科学发声法训练内容,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小学音乐学习有效地掌握科学发声法的基础。在之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备课环节为学生制定的科学发声法训练规划,引导学生从“口部操训练”开始,逐渐利用科学发声法进行相应的音乐演唱,既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发声能力,帮助学生保护好声带,又能促进学生有效提升歌曲演唱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展这样的备课工作,能够将科学发声法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演唱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科与科学知识的重要联系,从而有效体现出科学教育渗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一般不会利用科学教育渗透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协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科学素养,教师应基于信息化教学以及器乐教学的科学教育渗透方向,引导小学生有效地通过音乐学习过程,获取科学知识,从而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具体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键盘钢琴”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电脑键盘,根据相应简谱进行“键盘钢琴”的演奏,从而在有效发展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科学素养。在“键盘钢琴”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键盘钢琴”,为学生演示相应的“键盘钢琴”演奏过程,使学生们认识到即使没有一台钢琴或电子琴,也能够利用电脑演奏出相应的乐曲旋律,并且“键盘钢琴”的操作比钢琴或电子琴更为简单,这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便利。在帮助学生见证“键盘钢琴”的奇妙特点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的“键盘钢琴”科技教学,为学生将“1-8”的键盘数字键分别进行编程,使它们分别对应钢琴的“哆、来、咪、发、唆、拉、西、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操作“键盘钢琴”,试着自主弹奏一定的旋律。学生们起初对于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参与态度较为平淡,但是在他们按下键盘中的数字键之后,就能够听到“键盘钢琴”中的优美音符,这使学生们提起了对于“键盘钢琴”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歌曲简谱,引导他们对应简谱中的“1-8”的键盘数字键,尝试对具体歌曲开展“键盘钢琴”演奏,促使学生在有效发展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充分掌握“键盘钢琴”中内在的信息化科学知识,从而协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科学素养。
又如,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科学教育渗透的过程中,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音乐鉴赏教学体验。在多媒体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整合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智能交互课件,并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虚拟现实技术交互设备,通过播放多媒体音乐教学智能课件,引导学生正确穿戴虚拟现实交互设备,帮助学生在视听一体化的虚拟现实中,更好地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在智能课件的播放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对虚拟现实交互设备的操作,随时控制智能课件演示内容,促使学生在获得丰富视听体验的同时,有效提升信息化科学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以信息化技术为主导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渗透,能够使学生在获得快乐音乐学习体验的同时,有效发展音乐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科学素养,促使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音乐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提升科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科技知识,进行更高效率的音乐学习,从而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技术素养。
例如,教师根据“扩音器”的原理,组织学生利用搜集的废旧纸杯以及废旧饮料瓶,开展相应的“自主制作扩音器”活动。在本次活动的初始阶段,教师为学生们介绍“扩音器”的科学原理,并利用由教师制作完成的“自制扩音器”进行相应的歌曲演唱,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制扩音器”能够有效扩大声音的奇妙效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废旧纸杯以及废旧饮料瓶,进行相应剪裁与粘贴,制作出一个个像大喇叭一样的“自制扩音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废旧纸杯以及废旧饮料瓶剪开,并将“自制扩音器”的“话筒”部位剪贴成为能够放在嘴上的“话筒”,在“自制扩音器”的“喇叭”部位通过剪贴,制作成为比“话筒”开口更大的“喇叭”,从而使学生发出的声音得以有效扩大。在学生们完成了“自制扩音器”的制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钢琴伴奏学生演唱的形式,对于相应的歌曲进行演唱,学生们只要通过“自制扩音器”发出很小的声音,就能获得很大声音的演唱效果。学生们对于这一有趣的现象十分感兴趣,纷纷继续利用“自制扩音器”进行歌曲的演唱,这使学生们获得更为快乐的音乐学习体验。在完成了“自主制作扩音器”音乐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基于声学原理,对于学生的“自制扩音器”制作特点进行有效点评,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声学科学知识。
通过开展这样基于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发挥科学教育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学生们培养“废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样的小学音乐科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有效参与科学小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学学习兴趣与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帮助全体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的科学教育渗透过程中,从备课开始,就要积极进行音乐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注重通过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协同培养音乐素质与科学素质,并有效组织小学音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们能够不断提升音乐能力与科学能力。通过这样的音乐与科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获得快乐学习体验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