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舞蹈艺术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12 22:58
戏剧之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美育舞蹈艺术

白 兰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良性发展的价值如下:其一,优化美育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助学生增强审美能力;其二,将舞蹈艺术学习视为学生纾解内心压力的端口之一,在跳舞过程中消解负面情绪,优化情感体验,同时引领学生磨砺品格,养成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等良好习惯;其三,依托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可在了解、学习与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迸发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实现渗透德育的育人目标。基于此,为使高校公共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研究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要点

(一)教师积极研究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指经由艺术加工及意识化提炼的人体动作表现手段,基本要素包括表情、构图、节奏、舞蹈语言等,可塑造动态性、直观性、艺术性兼顾的舞蹈形象。舞蹈艺术由来已久,在不同国家及地区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审美标准等因素影响下诞生诸多类别,具有抒情性、律动性、造型性等特点,不同类别的舞蹈动作存在区别,艺术赏析体系亦不尽相同。基于此,高校教师若想助推公共舞蹈艺术发展需做好研究工作,一方面从宏观着眼,对舞蹈艺术起源、表现手段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微观切入,将中国舞、芭蕾舞、街舞等舞蹈种类视为研究抓手,促进专业理论知识扩容,保障教师言之有物,在充分了解舞蹈艺术的前提下做好教育工作,并为公共舞蹈艺术与德育、体育、美育等内容的融合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育环境

高校需为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提供专门的活动室,内设舞蹈练习所需器材,从硬件上优化教育环境,高校还需在大型活动中给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优化学生中国舞、街舞等舞蹈艺术学习实践情感体验,使学生更乐于学舞、跳舞,营造积极向上的舞蹈艺术发展氛围,有条件的高校还可组织学生观看舞蹈演出,接受美的熏陶,拓宽学生眼界。高校鼓励学生组建舞蹈社团,如街舞社团、现代舞社团、民族舞社团等,使学生在舞蹈艺术学习兴趣驱动下参加社团活动,用更多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加之志同道合的伙伴互帮互助,在编舞、练舞、学舞中成长,使社团得以成为舞蹈课堂的延展,有效优化高校公共舞蹈艺术发展环境。

(三)根据教育要求展开公共舞蹈艺术活动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需加大艺术普及教育力度,学生人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可有效提高,助推艺术教育改革,从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普及艺术教育三个角度切入,深化美育教学,遵循美育特点,引领学生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美育精神,用美培元、以美育人。舞蹈教育亦在美育工作深化发展及改革创新之列,用学生的兴趣推动公共舞蹈艺术发展,为学生放松身心、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身体素质提供有利条件。高校教师需根据“意见”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展开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改革创新提高基于舞蹈艺术的美育质量。

二、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高校学生舞蹈艺术修养发展不同步是客观事实,有些学生舞蹈基础较好,还有些学生不仅对舞蹈无兴趣,还从未接触过舞蹈,差异化的学情要求教师基于分层教育理念展开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以渗透优秀文化、加强美育熏陶、强化审美能力、全方位培育人才为指向,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把学生划分成三大层级。其中,A 层学生有较好的舞蹈基本功,身体条件较好,对舞蹈有浓厚的兴趣;B 层学生虽无基本功,但身体协调性、柔韧度、律动感良好,对舞蹈有一定的兴趣;C 层学生则完全不喜欢跳舞,舞蹈基础较差。教师要在分层后关注每个层级学生在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差异化教育指导,助力各层学生学舞、练舞,为每位学生提供均等舞蹈艺术学习机会,使学生不受先天条件、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影响,积极参与舞蹈艺术教育活动。

(二)综合性原则

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是新时代全方位培养人才的关键一环,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能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公共舞蹈艺术活动对学生的精神、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良性影响。基于此,高校公共舞蹈艺术发展应具有综合性,不局限于美育,使学生能根据个人成长需要从舞蹈艺术中获取养分。有些学生能在跳舞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还有些学生可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使人文素养随之强化,教师要多思路开展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使相关活动的生命力更为旺盛。

(三)持续性原则

为使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成为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持续推动育人活动发展,在实践中累积公共舞蹈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经验,解决美育现存问题,优化教育布局,统筹教育资源,强化师资力量,逐步形成公共舞蹈艺术专业化、普及性、艺术师范教育相关标准,助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坚守优质发展底线,满足高校学生个性化、全方位学习公共舞蹈艺术的需求,同时保障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与新时代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改革动态、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协调同步,助推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与时俱进。

三、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阻力

(一)课程开发滞后

当前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类课程存在内容浅显空洞的问题,许多专业知识的讲解不够系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客观存在,学生在参与度低、兴趣不强的前提下很难自学并积极融入公共舞蹈艺术教学活动。除课程内容专业性与趣味性不强外,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类课程还存在育人功能较弱的问题,文化传承、思政教育等能力随之减弱,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未能与时俱进,这阻碍相关教育活动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陈旧

教学方式是课程内容传导及育人目标落地的关键一环,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优劣与育人效果成正比,只有教学方法高效才能优化育人效果。通过对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知,多数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实践,这虽可降低学生舞蹈动作出错的概率,但学生艺术表现力及二度创作等能力的发展随之受阻,并不利于提升舞蹈艺术修养。除使用模仿式、灌输式等陈旧教法展开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外,部分教师还存在教法变革急功近利的问题,过于注重生搬套用新颖的教法,却忽视学生发展及本校舞蹈艺术教育条件对教法变革的要求,出现教法创新效果不如预期的现象。经验表明,教师公共舞蹈艺术水平较低亦影响教法优化,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与高校对公共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有些高校因不重视公共舞蹈艺术,所以未能定期组织教师研究教法与学习培训,致使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随之降低,这不利于落实公共舞蹈艺术教学目标。

(三)教育体系欠佳

高校公共舞蹈艺术若想不断发展则需注重优化教育体系,当前有些高校的公共舞蹈艺术教育体系呈“射线状”,根据若干教育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未能关注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双一流”学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还出现了忽视现有教育问题的现象,如师资力量不足、教研缺位、教学环境有待优化等,这有碍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加之教育内容的增减过于盲目、本土教育资源未能高效利用、学生反馈信息捕捉不及时等因素影响,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质量降低。

四、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课程开发,为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是知识的聚集地,课程具有合理性、时代性、规范性、发展性才能助推育人活动不断进步。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课程开发要从必修、选修两个角度切入,前者强调夯实基础、普及推广、文化宣传,后者强调兴趣驱动、丰富多元、针对性强、能力拔高,如以傣族舞、藏族舞、蒙古舞等民族民间舞蹈为指向开发选修课程等,为学生学习舞蹈艺术提供更多选择。高校公共课程开发需用“金课”替代“水课”,积极发展线上课程、线下课程、虚拟仿真课程、混合式课程,课程需强调层次划分、理实一体、系统全面,为舞蹈历史文化、舞蹈作品大赏、舞蹈动作教学指导等内容聚合到一起提供载体,满足学生赏、学、练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亦是“课程思政”一部分,有义务指引学生增强德育,从课程中感受到舞蹈艺术文化的魅力,能用新时代审美标准及价值观念赏析舞蹈,可将传递正能量视为舞蹈创编动力,还可在学习中磨砺意志品格,学习舞蹈艺术家的思想品行,继而实现高校公共舞蹈艺术课程开发的育人目标。

(二)教法变革,丰富组织开展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

为使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内容能有效输出,对学生思想、情感、心理、行为、价值追求等方面产生良性影响,教师需积极变革教法,拓宽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实践渠道。例如,教师可采用“微课+合作探究”教学法,发挥微课目标清晰、内容精简、图文并茂等优势,在此条件下依托视频、组图、音频、文本向学生展示公共舞蹈艺术相关知识,为学生理论研究、基本功练习、作品赏析、舞蹈创编提供有利条件,使学生可在微课协助下学、练、创,掌握公共舞蹈艺术学习主动权。因为学生舞蹈综合素养不尽相同,所以教师组建舞蹈合作学习小组,目的是指引组内成员共建舞蹈艺术学习“脚手架”,基于支架教育理论打乱学生层级,确保每组学生公共舞蹈艺术学习能力均等,学生互助可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打造活跃、自由、开放的舞蹈艺术学习环境,指引各组成员不断发现并解决公共舞蹈艺术学习难题,使学生舞蹈综合素养能良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基于阶段性能力测试结果积极调整舞蹈学习探究小组中的成员,保障各组学生可以能力互补,持续深入学习公共舞蹈艺术。教师还需做好过程性评价,扮演好“引导者”角色,搜集生成性教育资源,了解学生对微课的看法,在此前提下改进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对策,通过评价给予学生舞蹈艺术赏析、基本功训练、舞蹈动作规范化展现等方面的建议,保障教学并轨,使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质量能有所提高。

(三)体系优化,推动高校公共舞蹈教育良性发展

第一,教师为弥补公共舞蹈艺术专业能力有限的育人缺陷,以学生感兴趣的舞种为指向,积极邀请街舞、民族舞、拉丁舞等舞蹈领域的优秀人才线上、线下参与教育活动,创设“双师型”课堂,开展艺术沙龙活动,强化舞蹈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使学生在兴趣带动下学习公共舞蹈艺术;第二,教师需从舞蹈表演艺术中心等组织机构中获取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发展动能,为学生提供参与演出、观看表演及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使学生接触舞蹈艺术的渠道随之拓宽,在实践中接受前沿舞蹈艺术熏陶,继而增强学生舞蹈艺术修养;第三,教师需对公共舞蹈艺术发展实况进行自评,养成教育反思习惯,从个人能力、学生成长、教育改革等角度出发,得出自评结果,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公共舞蹈艺术发展提供着力点,如“信息化+舞蹈”教学、体育与舞蹈融合等,使公共舞蹈艺术领域能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继而提升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良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接受德育、美育并全面发展,基于此,高校教师需积极研究舞蹈艺术,增强个人的专业素养,优化教育环境,根据教育要求展开舞蹈艺术活动,在此过程中推行持续性原则、生本性原则及综合性原则,还需加强课程开发,丰富组织学生参与公共舞蹈艺术教育活动的育人举措,优化教育体系,继而达到推动高校公共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美育舞蹈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冰上舞蹈搭档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我和舞蹈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