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纪实,创伤治愈
——浅评电影《地久天长》

2022-11-12 18:44:30陈雪聪
戏剧之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王小帅海燕家庭

陈雪聪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时代变迁,风云变幻。当代全新的社会状态及家庭结构与计划生育、知青下乡的年代截然不同,中国发展巨变让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王小帅深有触动。王小帅导演新作《地久天长》在中国发展史上撷取了20 世纪80 年代左右近30 年来的历史变迁,以三个家庭的恩怨情仇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当时整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地久天长》的三小时彰显了社会变迁中独有的一个个时代标签。“失独”家庭是时代缩影,一个时代的强制造成了家庭和个体的悲痛,但是山河虽然改头换面,感情却地久天长,最终达到个人间、家庭间以及与时代的和解。《地久天长》以朴素真实的手法重现社会历史,让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回顾那个已然逝去的年代。在着重展现人事物年代感的同时,那个年代人文情感的地久天长也是影片所要体现的“共情”。

一、时间走廊承载着时代印痕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脱离时代独自生存,尤其在时代发生巨变的时候。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认同,也有着不同的社会观念。三十年的变迁牵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记忆,《地久天长》从个体出发,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变迁。王小帅将民族史诗的隐伤,埋于几个家庭的故事之中,借助家庭亲情、友情等个体命运的沉浮,抒发了他对于整个时代的观点。《地久天长》是历史的重塑和传统再现,“那个年代的真实感”和“扑面而来的生活感”正是符合影片一直追求呈现的在过往的那30 年里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真实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王小帅极力追求场景道具的真实性和时代感,以达到历史场景的再现,回忆和现实无缝衔接,以期让观众能感同身受般与主人公一同度过三十年的人生旅程。在三十年里,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是影片主人公悲苦命运重要的导火索,另一方面正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是“失独”家庭出现的时代背景。海燕身为主任强制拉丽云去医院打胎,虽然她是恪尽职守但也未免有些冷漠无情,从悲观的角度来讲,这或许是互相检举“人吃人”的时代。除此之外,80 年代知青返城分别的生离死别、黑灯舞会的获罪入刑、9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工人下岗潮的辛酸血泪、房地产热和出国热的潮流兴起……计划生育和下岗热潮皆是时代变化的趋势,亦为刘耀军与王丽云的悲剧生活烙上了时代的烙印。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洪流碾压,遗留下的伤疤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刘耀军与王丽云仅仅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代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年代的时代标签一一呈现,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每一次的社会变迁,都会给每个人的生活,甚至一生的命运带来影响。这一个个的变迁的标签就是处在这个时代里普通人命运中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继而串联起平凡大众的一生。电影运用写实手法平淡而真实地演绎了普通人的一生,集中而舒缓地讲了一个年代应该有的模样,从而在每个观众心里留下那个社会历史中特有的时代印痕。

二、历史洪流中保鲜的人文情愫

《地久天长》伴随着那个时代的背景,描绘了人的关系。人们就像历史洪流中的泥沙,随波逐流。王小帅导演表示,《地久天长》虽然瞄准的是中国三十年的人情与社会变迁,但体现出来的还是“共情”。“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经历了诸多人生不得已的不幸和打击之后,仍然艰难而平静地生活着,中国的老百姓,很伟大”。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地久天长,那个年代给人造就的伤痕地久天长,那个年代人们情深厚意的友情更是地久天长。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发展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单单是生活水平在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在变。淳朴单纯的情感相对于新时代是难得的,有恩怨的仍能处以宽容,并且一直牵挂30 年的情谊更是难能可贵的深厚情感。导演王小帅不只要重现历史,更是要再现深挚情义,呼唤纯粹灵魂之间交往的美好。影片中,主要是耀军、丽云和英明、海燕这两家子的情感交集。海燕和其子浩浩先后“杀害”了耀军和丽云的两个孩子,导致两人失独、无后。“失独”的痛苦终究是一生不能弥补的悲痛,导演虽然呈现历史,剥露伤痛,但是却没有对任何事物进行批判,只是朴素平华地述说那段中国确实存在的年代风貌。海燕因为间接导致耀军、丽云无子一直埋怨自己,在悔恨中度日,直到临终仍然牵挂,天真地说了句“我们有钱了,不怕,你可以生了”。浩浩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兄弟刘星溺死,心里也一直备受煎熬,正如最后在向耀军夫妇说出真相那般“从那天起,我觉得我身体里长了一棵树,我长,它也跟着一起长大,我觉得它要把我撑破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朴素的生活没有大恶之人,海燕作为车间主任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她也无法预料之后刘星的早逝。浩浩也只是个孩子,好动活泼是天性,他定然不能想到这么一推就会推走了一个珍贵的生命并让两个家庭从此深陷入痛苦之中。“计划生育政策”也只是国家为了更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在历史的大洪流之中,“失独”悲痛必然不只在一家上演,但是相对于几个家庭的悲哀,国家千千万万亿亿人民大方向的繁荣发展可能更被重视。“失独”家庭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也正是在这时候不得不体现出来。因此,即便两家矛盾如此激化,耀军和丽云仍旧不予责怪,因为他们清楚地明白怪不得任何人。即便英明想赔罪要求拿菜刀“一命抵一命”,但是耀军却为保护浩浩心智不让再提,夫妻两人克制、隐忍、宽容,辗转海南最终隐居福建的渔村,为了逃离伤心地,也为了让另一家不被悔意折磨,避免两家情感尴尬的局面。横跨30 年的历史横沟,两家人再聚,释放压抑悔痛的内心,重归于往日那般亲切。虽然被狠狠地烙上时代印痕,但人物的心仍旧向善,艰难平静地生活,接受命运,努力向前走。情谊不会因为意外轻易变质,情感不会因为时间侵蚀而淡薄,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珍贵的人文情愫。

三、命运创伤后的精神救赎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耀军和丽云的创伤无法怪罪于社会和时代,在那样的时代里,社会发展属于起步阶段,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深刻影响着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阻碍了社会进步发展的速度。社会意识形态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计划生育的政策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是必然的,从后来英明和海燕家庭情况好起来就能证明国家政策的方向对于推动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家庭的繁荣发展都是正确的。对于当时身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海燕来说,她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彻底错误之说,她没能想到打胎之后耀军和丽云会失去独子。然而耀军和丽云的悲剧只是大社会下“失孤”家庭的典型,如果硬要怪罪,只能埋怨沈浩孩童时候的不懂事。计划生育政策带动了多数家庭的发展,但是凡事都是“双刃剑”,耀军和丽云的破碎家庭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典型更普遍,代表了当时被时代创伤的家庭。任何作品都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王小帅导演《地久天长》绝不仅仅只是想要展现那时那人那事,虽然关注历史和时代背景下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他电影的一种表达方式,但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表达了情怀,致力于关注时代背景社会现象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展现在经历过悲痛、离别后仍能释怀的升华,王小帅在这部电影中给予深情的人文关怀和歌颂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和追求。三十多年的蹉跎岁月、喜怒哀乐浓缩在三个小时之中,我们不仅能直面耀军和丽云家的失子之痛,还能从海燕充满愧疚的一生、沈浩压力自责的成长等情境中揣摩出英明和海燕家的善良和真诚。虽然回望时间的长廊,泪水溢出眼眶,幼小生命在其中回荡,但是没有真正的坏人,仔细一看都是时代的伤痕。所幸!最后落叶归根,两家人的坦白让彼此释怀,因造化弄人心中种下的愧疚的树和种子连根拔起。人生中有时无处诉苦,无处讲理,无奈就是人生的常态,政策已成为历史,但那个年代纯真质朴的感情却是无法比拟的。养子的回归,最后的和解为全片画上了温暖的句号,原谅本就是精神的彼此救赎,耀军和丽云靠着相濡以沫、日久天长的感情、互相依偎与友情的无奈、亲情的执念以及过去的时代和解,治愈你我。

“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等着慢慢变老。”王丽云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失独家庭”的心酸。影片的感人之处不在于悲剧的惨烈,而是虽然经历了诸多人事不得已的不幸和打击之后,仍然以善意面对生活,在舍己身小利的奉献和为情谊永存的宽容之心中展现熠熠生辉的人性情感。《地久天长》写实地重塑历史,再现时代沟壑,具有浓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成功塑造了在时代洪流裹挟下饱满的人物形象,着力展现那段历史应该有的样子,勾起了两代人的回忆。时间、空间和感情随着时代迁移、变故,人们面对时代伤痕无力改变却仍保有纯粹善良。即便岁月流逝,但生命仍旧滚滚向前,历史、生活、情感无论是面向那个年代的前辈还是对于现代的我们,都愿一切地久天长。

猜你喜欢
王小帅海燕家庭
证 据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证据
寻找好嗓子
故事会(2018年17期)2018-09-05 03:24:30
偷电证据
爱你(2017年28期)2017-11-24 22:47:37
Friendship
恋练有词
赏春
特别文摘(2016年8期)2016-05-04 05:47:51
赏春
特别文摘(2016年8期)2016-05-04 05:47:50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