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永祖
2020年,中国和东盟首次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标志着双方的经济合作关系跃上了新的台阶。根据海关提供的最新数据,2022年1-5月份,东盟与中国贸易总值为2.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14.8%,此三项数据均超过同期的欧盟,已经重返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自从1991年正式开启对话进程以来,双方不断加强政治互信,拓宽合作领域。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生效;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东盟时提出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迅速获得区域内各国的响应;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由此中国与东盟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种方式的区域自由贸易合作体系,这些成就实实在在提高了区域内20多亿民众的福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融合和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东盟守望相助,合作的脚步还在不断加快。中国对东盟国家加大疫苗和防护物资的输出,开展关键药物研发和生产合作;重大项目有条不紊按计划推进,中老铁路正式通车,助推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雅万高铁开始启动铺轨工作,首趟“长沙—河内”东盟国际货运班列开行。2022年前两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投资首次达到中国整体对外投资的20%,主要投资目的地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
不过,也有国家出于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不愿意看到中国和东盟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22年5月,美国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盟部分国家以及日韩等国家加入,不过这个框架缺少与经济合作相关的实质内容,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意图分裂东盟、打压中国经济发展。
美国的这个目的不可能实现。一方面,大多数国家已经明白,美国挑起的地区争端不能给本地区带来利益,对其抱有警惕。另一方面,在当前世界经济前景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展现出了具有高度韧性的一面。面对国内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5月份,中国货物对外贸易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物价保持稳定,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拉动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其应对外来风险的重要屏障。
中国和东盟地理相近、民众沟通密切,双方政府都意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政治互信,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共同宣布了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层次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面对百年大变局,双方在众多经济领域面临更大的合作空间。
首先,金融领域的合作。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合作离不开资金融通的助力,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实施,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拓展跨境投资、促进本币结算以及跨境理财、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共同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的国际金融形势,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区域营商投资环境。
其次,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层次合作。云计算、导航系统等高科技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可提升区域内关键物流网点的智能化水平,创新性打造特色产品产业运输服务方案。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规模大、发展水平高,可以为东盟国家电商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更多培训和指导,促进本地区新业态、新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服务行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2020年中国对东盟服务出口额达530亿美元,占中国整体出口额的19%。随着区域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双方在技术合作、数字服务、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将面临更大的合作空间。
另外,中国和东盟还可以在气候、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由此可见,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当前高水平的基础上,正在加快向更多领域拓展,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前国际格局加速变化的形势下,这对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都有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