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孝斌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她替父从军击败外敌入侵的事迹流传至今,更因影视剧的演绎而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花木兰”其实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木兰”和明代广西的瓦氏夫人这两位女将所融合成的民间形象。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朝的叙事诗《木兰诗》,讲述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位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成诗于北朝的北魏时期,最初见于南朝陈代僧人智匠编著的《古今乐录》(原书已亡佚),后收录于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而流传至今。从《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之“可汗”,推测木兰当是少数民族,但智匠在《古今乐录》中称“木兰不知名”,此外全诗也并未出现“花”之姓。
后世的各种记载,以木兰姓“魏”居多。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建有一座祭奠木兰的庙宇,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碑文为元代达世安所撰《汉孝烈将军记》,节录如下:“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一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自闺中悯其父志,即洗铅粉,脱梳珥,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辙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乡里,奉事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另据清代缪荃孙撰写的《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记载:“《汉孝烈将军记》,达世安撰,靖惟贞正书,石瑄篆额,至顺三年四月,在直隶完县城东一里本庙。”可知此碑立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四月,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最早的碑刻,清雍正时期的《直隶完县志》载有碑记全文。
连环画《花木兰》封面
元代侯有造著有《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文曰:“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世传: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历年一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代李贤等纂修、成书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亦有类似记载。明代李嵩纂修、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的《归德志》亦载:“隋木兰,姓魏氏,名木兰。营郭镇人。恭帝朝边鄙交侵,大发兵御之。木兰以父病弟幼代父从征,达武功,赐赏,弗受。惟愿送还,始知其为女子,欲内之入宫,木兰遂自尽死。唐封为孝烈将军。乡人立庙祀之。”
由此可知,尽管史籍所载代父从军的木兰的籍贯及人生结局有所差别,但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之前,木兰姓氏为“魏”是基本固定的,“花木兰”的称谓尚未出现。
杂剧集《四声猿》封面
“花木兰”这一名字,是明代徐渭在其杂剧集《四声猿》中《雌木兰替父从军》一篇中首创的,其创作源自明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现在所见《四声猿》最早的刻本是《古名家杂剧》本,其中最后一部杂剧在《女状元》的卷末落款为“万历戊子夏五西山樵者校正,龙峰徐氏梓行”。所以《四声猿》的创作时间不会晚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徐渭(1521—1593),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等。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其戏剧作品《四声猿》代表了明中晚期剧坛的最高成就。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政治活动是入胡宗宪幕府和参加抗倭战争。
徐渭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嘉靖十九年(1540年),徐渭考中秀才。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徐 渭 开 设“一枝堂”,招收学童,以教私塾糊口,并且开始追随季本、王畿等人,研习王阳明的学说。
明嘉靖年间,倭寇大肆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江南地区连遭倭寇的大肆侵掠,倭乱最为昌炽。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大举进攻,威胁到了绍兴,当地人民组织武装进行抗击,徐渭积极参加,加入战斗行列。名将俞大猷奉命到绍兴抗倭,徐渭献诗《赠俞参将公(并序)》表示拥戴,诗为:
孤城一带海东悬,寇盗经过几处全?
幕府新营开越骑,汉家名将号楼船。
经春苦战风云暗,深夜穷追岛屿连。
见说论功应有待,寇恂真欲借明年。
次年(1554年)正月始,长江口一带发生更大规模的倭乱,以苏州府、松江府为最,再次波及绍兴地区。平时熟读兵法的徐渭先后参加柯亭、皋埠、龛山等地的战役,并出谋划策,初步显示了军事才能。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是历史上倭乱最严重的一年,江南全境都受到倭寇的侵扰。朝廷急调广西瓦氏夫人率壮族俍兵入浙,瓦氏率众俍兵勇杀倭敌,取得重大胜利。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浙闽总督的胡宗宪十分钦慕徐渭的才识,便不辞劳苦多次寻访;几番邀请后,徐渭终于进入胡宗宪幕府充当幕僚,为抗倭战争积极出谋划策并立下大功。
瓦氏夫人的战场画像
《明诗综》关于“花瓦谣”的部分记载
这段特殊的抗倭经历,尤其是亲眼见证瓦氏夫人代曾孙从征的英雄事迹,触发了徐渭创作《雌木兰替父从军》的灵感,并将木兰的姓氏改为“花”。也就是说,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花木兰”正式取代“魏木兰”。
瓦氏夫人(1496—1555),本姓岑,名花,壮族,广西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市旧州村)土官岑璋之女。
岑花从小聪敏伶俐,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长大后嫁与广西田州土官岑猛为妾,因土俗讳娶同族,故以名为姓,又因壮语中“花”“瓦”同音,故有“瓦氏夫人”之称,亦称“花瓦氏”。
岑猛极力扩大田州势力,触发了与周边土官以及朝廷的矛盾。嘉靖二年(1523年),他起兵攻打泗城(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岑猛后来野心膨胀,不再听命于朝廷。瓦氏对丈夫的不义之举,常常耐心规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清代谢启昆编修的《广西通志·瓦氏传》记载:“猛多行不义,瓦委曲陈谏不听,至于流涕。”岑猛对瓦氏便冷淡起来。
嘉靖五年(1526年),姚镆偕总兵官朱麒等发兵8万,由都指挥沈希仪、张经、李璋、张佑、程鉴等5位将军率领,分道并进讨伐岑猛,岑猛父子一并被杀(其中岑猛被沈希仪用计,为岑璋诱杀)。之后,岑猛手下头目卢苏、王受再次起兵造反,攻占思恩、田州府城。姚镆率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省大军前往征讨,最终败退下来。朝廷不得不连下3道圣旨,急命王阳明出征广西。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初八,王阳明从家乡出发前往广西。次年(1528年)正月二十六日,在王阳明招抚政策的感召下,卢苏、王受率7万多人至南宁府城之下分营屯扎。次日,卢、王二人囚首自缚,各与其头目数百人前往王阳明军门投表乞降。
王阳明采取招抚的形式,和平解决了思田之乱。在推行土流并治的同时,他认为“岑氏世有田州,其系恋之私恩久结于人心”(马昊宸主编:《王阳明全集》2,线装书局,2014),对于土官知州的人选,王阳明认为需立岑氏一脉之人。因而,岑猛的孙子岑芝得以继续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纪尚幼,故由瓦氏夫人代理知州事。
岑芝经瓦氏夫人抚育成人后,继承了土官之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死于朝廷调征海南的战事,其长子岑大寿时年仅4岁,次子岑大禄尚在襁褓之中,瓦氏夫人又担负起抚育曾孙的重任。
徐渭《雌木兰替父从军》剧本(片断)
瓦氏夫人先后抚育两代遗孤,在此期间她成为田州的实际主政人,“凡州之利害,躬为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编:《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四辑,1982,下同)。由于她的倾心治理,田州地方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生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江南地区受到倭寇的侵扰,田州土司接到调兵抗倭的诏书。按理本应岑大寿从征,但因其尚年幼,不能执掌兵事,时年58岁的瓦氏夫人决定代替曾孙亲自领兵出征,便请示督府。督府准其所请,并授予她“女官参将总兵”军衔。瓦氏出征前表下决心,誓不与贼俱生。
瓦氏率田州、归顺州、南丹州、东兰州和那地州等地俍兵6850人,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初一到达苏州,三月十二日到达江浙海防第一门户金山卫驻防,成为各路客军中率先到达抗倭前线的部队,隶属总兵俞大猷指挥。
四月初,张经派瓦氏率俍兵到漕径,堵截敌人,因敌我悬殊,瓦氏一行被倭寇包围。俍兵首次与敌相抗,个个英勇顽强。倭寇仗着人多势众,重重围困俍兵,俍兵勇将岑匡、钟富等24人牺牲,瓦氏率众杀出重围。
四月中旬,2000多名倭寇突然袭击金山卫。总兵俞大猷抵挡不住,被敌追赶。瓦氏闻讯后,率兵迎击,奋勇战斗,打得敌人四处逃窜,救下俞大猷。
倭寇不甘失败,没几天,又以3000兵力再犯金山卫。白泫都司领兵迎击,又陷重围,情况危急。瓦氏不顾个人安危,纵马独自驰援,杀入重围,救出白泫都司。此后,倭寇闻瓦氏俍兵到,都畏惧逃跑或坚壁不出。徐宗暮撰写的《抗倭纪略》载:“至是,瓦氏勇猛,始为敌人所畏服。”
在苏州盛墩之战中,瓦氏率俍兵冲锋陷阵,杀敌300多人,取得全胜。
四月二十日,在著名的王江泾战役中,张经调集瓦氏俍兵,配合官军,组成中、西、北三路,形成犄角之势,对敌人进行攻击。张经指挥各路部队协同作战,层层包围倭寇于王江泾。瓦氏率领中路军,直插敌人心脏。三路大军同时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歼灭倭寇3000多人,取得抗倭以来的首次大捷。《明史·张经传》记载,这是“自军兴以来,称战功第一”的重大胜利。
随后,在陆泾坝的战斗中,瓦氏率众再获胜利,斩获倭首500多级,焚烧倭船30多艘。倭寇的残部后来又逃到南浔、王江泾一带掳掠。瓦氏率领钩手2000人乘胜追击,杀敌250人。另外,部分俍兵与倭寇战于浦中,又获大胜。
瓦氏夫人在征倭半年多时间里,英勇杀敌,战无不胜,屡建奇功,在整个抗倭战争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明世宗特别犒赏瓦氏夫人白银、彩缎,诰封“二品夫人”。
瓦氏夫人不但得到朝廷的赏赐,也因军纪严明且战功卓越得到江浙一带广大群众的爱戴和高度赞扬,民间称瓦氏夫人为“宝髻将军”,“花瓦家,能杀倭”之类的民谣在江南民间广泛流传。
明代松江著名诗人朱察卿写下《江南感事诗》:
江南千里暗妖氛,野哭家家不可闻。
落日群弧窥白骨,荒林万马卧黄云。
将军不下征夷令,使客空傅祭海文。
试问九重霄肝处,殿头香气正氤氲。
万里迢遥征戍士,虎符星发路何赊。
帐前竖子金刀薄,阃外将军宝髻斜。
田父诛茅因缚犬,乞儿眠草为捉蛇。
军储不惜人间供,愿斩鲸鲵净海沙。
清代朱彝尊编著的《明诗综》卷一〇〇有《花瓦谣》之载:“田州女土官瓦氏,嘉靖十四年[笔者注:应为三十四年(1555年)],调之征倭。至苏州,索有司捕蛇,为军中食。败倭于王江泾。”时人以“花瓦家,能杀倭,腊而啖之有如蛇”盛赞(花)瓦氏率领俍兵杀倭寇的功绩。《槜李诗系》(清·沈季友编)、《静志居诗话》(清·朱彝尊编)、《古谣谚》(清·杜文澜编)、《粤西丛载》(清·汪森编)、《元明事类钞》(清·姚之骃编)等亦有相似记载。
此外,《明诗综》卷八十四还载有《闻征瓦氏兵至》一诗,《历朝闺雅》(清·揆叙辑)等亦有同载。诗为:
传闻瓦氏勇超群,万里征来净寇氛。
多少材官屯海畔,策勋翻仗女将军。
瓦氏夫人在战斗实践中创造的“瓦氏双刀功”,曾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明末清初吴殳曾写过一首《双刀歌》(见《手臂录》卷四),歌颂瓦氏夫人的武功及其双刀功的威力,节录如下:
岛夷缘海作三窟,十万官军皆暴骨。
石砫瓦氏女将军,数千战士援吴越。
纪律可比戚重熙,勇气虚江同奋发。
女将亲战挥双刀,成团雪片初圆月。
麾下健儿二十四,雁翎五十齐翕忽。
岛夷杀尽江海清,南纪至今推战伐。
天都侠少项元池,刀法女将手授之。
乙亥春杪遇湖上,霜髯伟干殊恢奇。
谓余长矛疏远利,彼已填密须短器。
绕翠堂中说秘传,朔风六月生双臂。
身处抗倭一线,作为浙江绍兴著名文人的徐渭与广大江浙群众一样,也是瓦氏夫人的崇拜者,加之“花瓦家,能杀倭”民谣广泛流传,于是他就以瓦氏为原型,写下不朽剧《雌木兰替父从军》,将抗倭战争的背景融合进去,以“花木兰从军”故事来表现,木兰也就由此开始以“花”为姓。
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戏剧作品《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开篇便写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况且俺小时……有些小气力,又有些小聪明,就随着俺的爷也读过书,学过些武艺。”
通过与《木兰诗》对照,徐渭改写的剧本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木兰姓“花”,父名为“弧”。如上文所说,此出处应是以瓦氏夫人为原型。花木兰的父亲取名为“弧”也是隐含深意,花木兰是“代父出征”;瓦氏夫人曾先后抚育两代遗孤,此次抗倭出征是“代孤出征”。徐渭在“花木兰”身上,寄托了江浙人民对瓦氏夫人的崇敬之情。
二是木兰的家庭及出身。剧本中花木兰的身份已经由原来的普通农家女变成有丫环的小姐,父亲花弧也已从普通农民变为中级军官千夫长。花木兰自报家门的这些内容与瓦氏夫人出身土官家庭,自幼聪敏伶俐,随父读书学艺、骑马练武等情况如出一辙。
三是木兰在战争中的表现。《木兰诗》中并没有木兰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剧本中则有了具体描绘,讲述花木兰在决定性的一仗中,不仅担任主攻,而且身擒贼首领头功。这与王江泾抗倭战役中瓦氏夫人率众俍兵担任中路主攻,勇猛杀敌获得头功等情况非常契合。
瓦氏夫人参加抗倭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抗击外族侵略的爱国战争,反映了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精神。徐渭深受瓦氏夫人的影响,依据《木兰诗》编写了《雌木兰替父从军》杂剧,“花木兰”由此大放异彩,其形象至今仍常盛不衰,走上戏剧,走上银幕,唱响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