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涉及6方面12条措施。《若干措施》中包括:第一,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第二,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第三,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第四,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第五,优化汽车使用环境;第六,丰富汽车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承压,汽车消费下滑明显。《若干措施》的出台是对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稳定增加汽车消费相关政策措施的细化落实。同时,针对二手车市场“小散弱”、交易登记有待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地方保护、车辆充电不够便利等问题,提出更多有力举措,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潜力释放。
由商务部主导,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的《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信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于2021年12月发布,2022年7月1日执行。《要求》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前瞻性。标准的内容、要求等,结合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实际情况,立足汽车后市场现状,规范各种配件流通信息,解决配件分类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难以追溯等问题。
近日,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行业企业加快新技术攻关突破,推动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融合发展。二是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通行、停车等环节优惠政策,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三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与各国在技术创新、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
近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根据最新榜单,前5名仍旧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今年上榜的企业共来自14个国家,日本企业上榜数依然领先,共有22家企业入围;美国有21家企业上榜;德国有18家企业上榜;中国、韩国各有10家企业上榜。中国上榜企业分别是:延锋、北京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敏实集团、安徽中鼎密封件、德赛西威、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和Preh。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926.1万辆,同比下滑7.2%,其中6月销量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不过,受疫情、零部件供应影响,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跌幅仍有7.2%。从榜单来看,上半年销量前十车企分别是一汽-大众、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整体来看,中国车企在上半年的表现略好于合资车企,其中比亚迪汽车大涨168.0%,长安汽车、吉利汽车跌幅均低于10%,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车企跌幅均超20%,其中上汽通用下跌33.1%,为榜单中跌幅最大的厂商。
近日,多家新能源上市车企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2年6月份及上半年其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多家车企上半年交付车辆同比增速超过100%。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保险保费也大幅增长。据介绍,从保单件数看,目前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燃油车商业险件数占比为66.6%,而其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件数占比达71.2%。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险企获得的市场份额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保费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未来更将是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
日前,银保监会公布2022年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保险金额同比增长43.08%,原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4.62%。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6472亿元,保险金额同比增长49.74%,赔款支出同比增长4.05%。其中,位列保费前三的险种为机动车辆保险、健康险、责任保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3272亿元、1024亿元、524亿元。车险保费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占比达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