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岳锋 唐侨颖 崔 鸿
(1.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 广东深圳 518107)
(2.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建构和运用模型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能够有效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使复杂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描述、解释科学现象或预测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中亦设置了“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制作和运用模型的科学实践能力。下文基于5E教学模式,运用自制眼球成像模型开展眼球成像探究教学,以探索中学生物学模型教学的实施路径,并为眼球模型制作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包括吸引(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致(Elaborate)、评价(Evaluate)五大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内容见表1。5E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学生联系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探究活动,从而实现概念的构建,最终迁移运用于新情境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了探究实践能力,促进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表1 5E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科学合理的眼球成像模型是开展“眼球成像探究活动”的重要前提。在讲授眼球的结构和基本成像原理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废弃牛奶箱、塑料透膜等简易材料进行眼球成像模型的制作。学生在制作模型前,着重思考以下问题:①眼球成像过程主要涉及的眼球结构有哪些?②应该以什么材料作为眼球的主体?巩膜应涂什么颜色?如何观察眼球成像结果?③如何设计一个能够调节大小的虹膜模型?虹膜应涂什么颜色?④如何设计一个能够调节曲度的晶状体模型?这四个问题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形成对眼球成像模型的初步构想。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最终确定了眼球成像模型的制作方案(图1),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该模型以牛奶箱作为眼球主体,在右侧中间剪出一个圆孔以放置透镜,并在剪出的圆片画上3个同心圆,沿同心圆裁剪成3个圆环,涂上黑色作为虹膜模型(图2)。学生可以通过对圆环纸片的粘贴拼接调整瞳孔的大小。之后,再裁去牛奶箱的一部分正面,以便观察纸箱左侧的成像情况;而裁下的纸箱片又可制作一个标有刻度的简易轨道,以方便描述光源的位置。而晶状体模型则是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圆环而制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射器改变水透镜的曲度,模拟晶状体的调节。在光源的选择上,为了让学生更明显观察到光屏成像的变化和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该模型采用了“L形”电灯光源替代常用的蜡烛光源。
教师播放近视科普宣传短片,并调查学生中近视眼的情况,让近视的学生谈谈近视的感受,从而提出问题:“近视眼如何形成?”教师利用科普短片,联系学生对近视的亲身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
3.2.1 模拟眼球正常成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眼球成像模型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之后,学生调节光源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呈现清晰的成像,记录轨道上的刻度,以此模拟眼球的正常成像,并思考:“光屏上的像是什么样?我们平常看到的东西会是倒着的吗?”学生从而认识到物体成像和视觉产生的位置是不同的。
3.2.2 模拟瞳孔的调节
学生调整虹膜模型,以模拟瞳孔的大小变化,观察光屏上成像的变化,并思考:瞳孔的变化会对光屏成像的清晰度产生影响吗?当瞳孔变大(或变小)时,光屏成像是变亮了?还是变暗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虹膜的功能,并排除虹膜对成像清晰度的影响。
3.2.3 近视眼成像的探究
学生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增加水透镜的曲度,以模拟近视眼的晶状体,并记录注射器刻度变化值。之后,调整光源的位置,直至光屏成像清晰,记录光屏的位置刻度。然后,用注射器再次加大水透镜的曲度,重复以上过程多次,以模拟近视眼逐步加深的过程,并记录注射器刻度变化值与光源的位置刻度(表2)。
表2 近视眼成像探究结果记录表
3.2.4 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在第三次近视眼成像的探究结束后,学生保持水透镜曲度不变,将光源还原到初始位置,并在水透镜与光源中间增添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图3),调整位置,观察光屏成像的变化,以此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注射器刻度的变化值是水透镜曲度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当刻度变化值为负数时,注射器注水,数值越小,水透镜的曲度越大;当刻度变化值为正数时,注射器抽水,数值越大,水透镜的曲度越小。学生利用表2所记录的数据,以注射器刻度变化值作为横坐标,光源位置刻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图4),并利用该数学模型解释“为什么近视度数越深,看东西就得越近”。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归纳,结合模拟近视眼矫正探究过程与物理光学的知识,总结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并让学生在学案中绘制光路图(图5),以巩固知识,及时反馈学生对眼球成像原理的掌握情况。
教师询问学生家中的爷爷、奶奶有无老花眼,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教师追问学生对远视眼的理解以及老花眼的成因。学生模仿近视眼成像的探究过程,开展“远视眼成像探究”与“模拟远视眼矫正”,完善眼球成像探究数学模型(图6),并绘制远视眼及矫正光路图(图7),将新学的方法和技能迁移运用于新问题情境的解决中,以此帮助深化对眼球成像原理的理解,提升探究实践能力和模型思维能力。
本研究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眼球成像探究,完成探究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在自我反思中发现不足,在小组互评中彼此促进。而教师综合学生在小组合作、举手发言、实验报告填写等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此外,教师还让学生尝试解释“激光近视手术是如何治疗近视的”,并以此作为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实现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最后,教师向学生强调激光近视手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课后宣传预防近视的措施,渗透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本研究基于5E教学模式,运用自制眼球成像模型开展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球成像探究活动,并利用数据建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眼球成像原理,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模型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探究开始前,教师应准备好眼球成像模型与导学案等相关材料,并在“吸引”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保障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②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各组成员的表现,掌握学生的进度,及时反馈学生的求助信息,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共谋者。③在探究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建构眼球成像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科学概念的深度建构。